一种鼻空肠管置入辅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2000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空肠管置入辅助支架,其包括支撑座、悬臂、防退导套和抬高架;支撑座采用现有眼镜框的结构,悬臂的前端头连接至支撑座的中梁上,悬臂的后端头固定连接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的防退导套,抬高架通过抱夹固定夹持在防退导套的外筒或悬臂的杆体上,使抬高架的开口托环位于防退导套后侧上方的位置。使用时将支撑座佩戴在患者的脸部并挂耳固定,将鼻空肠管的尾端管体置入防退导套和开口托环内,由抬高架的开口托环对鼻空肠管的尾端管体进行抬高支托,使其相对患者鼻孔保持一定的抬高状态,同时由防退导套防止管体向后倒退。本辅助支架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其用来替代护士在鼻空肠管置管后段的工作,可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护士的工作量。护士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空肠管置入辅助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饲辅助用具,具体是一种鼻空肠管置入辅助支架,属于医用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尽早对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可阻断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避免因肠道细菌移位所致的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并有助于改善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维持肠道的完整性,预防应激性溃疡。对于不能经口进食且肠功能尚好的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需要置入鼻空肠管进行幽门后管饲。
[0003]目前临床上为患者进行鼻空肠管置管时,一般由护士先将鼻空肠管的前端管体经鼻插至患者胃内,然后用手掌轻轻握着鼻空肠管的尾端管体使其相对患者鼻孔保持一定的抬高状态,等待患者的胃肠蠕动,利用胃肠蠕动自然对鼻空肠管进行推送,将鼻空肠管的前端管体缓慢推动至幽门,直至送入空肠部,这个等待的过程耗时相对较长,需要护士全程保持手握鼻空肠管尾端管体的抬高状态,而且既不能用力向前推送管体,又要防止患者因咽部恶心反应将管体向后倒退,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空肠管置入辅助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支架包括支撑座、悬臂、防退导套和抬高架;所述支撑座采用现有眼镜框的结构,支撑座设有左、右镜圈,左、右镜圈的外侧分别通过桩头铰接有左、右镜腿,镜腿的后端设有弹性松紧挂圈,左、右镜圈的内侧设有鼻托,左、右镜圈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中梁,中梁的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悬臂采用可弯曲定型的软杆制成,悬臂的前端头通过螺纹连接至中梁的螺纹孔内,悬臂的杆体先向后侧上方延伸,再向下弯折,悬臂的后端头固定连接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的防退导套;所述防退导套设有圆柱形外筒,外筒一侧的柱面上设有一个供鼻空肠管置入筒内的直向缺口,外筒的内壁上设有多道向前凸出的圆斗状防退卡圈,每道防退卡圈由多瓣径向倾斜伸出的弹性软齿片拼合而成,防退卡圈在对应外筒直向缺口的位置设有开口,防退卡圈的中心通径与鼻空肠管的外径相匹配,当置入外筒内的鼻空肠管从防退卡圈穿过时,防退卡圈的弹性软齿片弹性顶靠在鼻空肠管的外壁上,使鼻空肠管后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喜宁雷秋连卢洁韦微光黄冬雪莫丽丹冯海兰郭荣金陈嘉怡韦芳源罗耿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