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万祥专利>正文

一种液压输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83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输水机,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底部分别与U型管的两端连通,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所述第一缸体的顶部和第二缸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入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水流从入水口分别进入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后,第一液压组件启动通过液压进行出水时,此时第二液压组件进行进水,当第一液压组件进水时,第二液压组件出水,两个液压缸组交替工作,实现不间断的输水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液压缸进行输水,压力大,输水效率高。输水效率高。输水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输水机


[0001]本技术属于输水设施
,具体属于一种液压输水机。

技术介绍

[0002]输水设备用于水的传输,将其中一个地方的水通过输水设备传输到另一个地方。
[0003]但是,现有的输水设备一般是需要先将水抽到水箱内,然后才能从水箱传输出去,不能实现不间断的输水过程,工作效率较低。
[0004]如申请号CN201520235348.9的专利申请周,公开的一种具有稳流输出的输水装置,包括离心泵及离心泵体进水口连接的中间蓄水罐,所述离心泵体的出水口端连接有一外套筒和设置在外套筒中心轴线处的锥状整流体,所述外套筒与锥状整流体之间沿径向均布有若干个整流板,所述中间蓄水罐的底部上设有与离心泵进水口连接的出水口,所述中间蓄水罐的底部设有与管口置于水源周的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口,所述中间蓄水罐的底部上还设有用以维修用排水口,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流向朝向中间蓄水罐的单向阀。
[0005]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输水装置,工作时需要先将水抽到中间蓄水罐中,再将水从中间蓄水罐输出,不能实现不间断的输水过程,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输水机
[0007]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液压输水机,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底部分别与U型管的两端连通,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所述第一缸体的顶部和第二缸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入水口。
[0009]采用上述方案,位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入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于外部的水源,水流从入水口分别进入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后,第一液压组件启动通过液压进行出水时,此时第二液压组件进行进水,当第一液压组件进水时,第二液压组件出水,两个液压缸组交替工作,实现不间断的输水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液压缸进行输水,压力大,输水效率高。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缸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阀塞,所述第一阀塞位于第一缸体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架固设在第一阀塞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固设在第一缸体的顶部,第一活塞杆穿过第一支架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阀塞,所述第一阀塞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阀塞位于第一溢流口的正上方。采用该优选的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第一液压组件,该第一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活塞杆和固定第一活塞杆的第一支架,对第一缸体的内部进行改进,在第一缸体的底部设置第一阀塞,并对第一阀塞设置第一溢流口,当水流进水时,第一液压缸启动,带动
第一活塞杆上提,第一活塞杆上移的过程中,第二阀塞的顶部会带动第一支架的顶部及第一阀塞上移,水流从第二阀塞与第一阀塞的第一溢流口流入缸体内,待第一缸体都装满水后,第一液压杆再次启动,第一活塞杆下移,使得第二阀塞至第一溢流口位置处,带动第一阀塞下压,对水进行下压输送,提高了水流流动的压力,增加了输水的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与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第五阀塞。采用该优选的方案,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第五阀塞,对第一活塞杆进行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活塞杆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缸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阀塞,第三阀塞位于第二缸体的上部,所述第二支架固设在第三阀塞的上方,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架,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固设在第二缸体的顶部,第二活塞杆穿过第二支架的端部设置有第四阀塞,所述第三阀塞上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第四阀塞位于第二溢流口的正上方。采用该优选的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第二液压组件,该第二液压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活塞杆和固定第二活塞杆的第二支架,对第二缸体的内部进行改进,在第一缸体的顶部设置第三阀塞,并对第三阀塞设置第二溢流口,当第二缸体的顶部水流进水时,第二液压缸启动,带动第二活塞杆上提,第二活塞杆上移的过程中,第四阀塞的顶部会带动第二支架及第三阀塞上移,水流从第四阀塞与第三阀塞的第二溢流口流入第二缸体内,待第二缸体都装满水后,第二液压缸再次启动,第二活塞杆下压,使得第四阀塞至第二溢流口位置处,带动第三阀塞下压,对水进行输送,提高了水流流动的压力,增加了输水的效率;第二液压组件与第一液压组件交替设置,轮流输送,提高了输水的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U型管的底部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管的中部设置有减压器。采用该优选的方案,在出水管的中部设置减压器,控制水流的流量,调控水流的压强,防止水流压强过大对后续设备造成损伤。
[0014]优选的,所述U型管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分别连接的两端均设置有自闭阀。采用该优选的方案,在U型管的两端均设置自闭阀,分别控制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内的水流量。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位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入水口均通过管道连接于外部的水源,水流从入水口分别进入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后,第一液压组件启动通过液压进行出水时,此时第二液压组件进行进水,当第一液压组件进水时,第二液压组件出水,两个液压缸组交替工作,实现不间断的输水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采用液压缸进行输水,压力大,输水效率高。
[0017]2、本技术提供一种第一液压组件,该第一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活塞杆和固定第一活塞杆的第一支架,对第一缸体的内部进行改进,在第一缸体的底部设置第一阀塞,并对第一阀塞设置第一溢流口,当水流进水时,第一液压缸启动,带动第一活塞杆上提,第一活塞杆上移的过程中,第二阀塞的顶部会带动第一支架的顶部及第一阀塞上移,水流从第二阀塞与第一阀塞的第一溢流口流入缸体内,待第一缸体都装满水后,第一液压杆再次启动,第一活塞杆下移,使得第二阀塞至第一溢流口位置处,带动第一阀塞下压,对水进行下压输送,提高了水流流动的压力,增加了输水的效率。
[0018]3、本技术提供一种第二液压组件,该第二液压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第二活
塞杆和固定第二活塞杆的第二支架,对第二缸体的内部进行改进,在第一缸体的顶部设置第三阀塞,并对第三阀塞设置第二溢流口,当第二缸体的顶部水流进水时,第二液压缸启动,带动第二活塞杆上提,第二活塞杆上移的过程中,第四阀塞的顶部会带动第二支架及第三阀塞上移,水流从第四阀塞与第三阀塞的第二溢流口流入第二缸体内,待第二缸体都装满水后,第二液压缸再次启动,第二活塞杆下压,使得第四阀塞至第二溢流口位置处,带动第三阀塞下压,对水进行输送,提高了水流流动的压力,增加了输水的效率;第二液压组件与第一液压组件交替设置,轮流输送,提高了输水的效率;在出水管的中部设置减压器,控制水流的流量,调控水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输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缸体(1)、第二缸体(2)和U型管(3),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所述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的底部分别与U型管(3)的两端连通,所述U型管(3)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4),第一缸体(1)和第二缸体(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液压组件和第二液压组件,所述第一缸体(1)的顶部和第二缸体(2)的顶部均设置有入水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输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6)、第一活塞杆(7)和第一支架(8),所述第一缸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阀塞(9),所述第一阀塞(9)位于第一缸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支架(8)固设在第一阀塞(9)的上方,所述第一活塞杆(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支架(8),第一活塞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6)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6)固设在第一缸体(1)的顶部,第一活塞杆(7)穿过第一支架(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阀塞(10),所述第一阀塞(9)上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阀塞(10)位于第一溢流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万祥
申请(专利权)人:叶万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