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和电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74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包括一体化复合框体、正极、负极、以及复合框体之间的密封层,所述复合框体将金属基体与框体塑料一体化连接,正极置于金属基体的一侧,负极置于金属基体的另一侧,复合框体之间的密封层置于相邻一体化双极性电极之间防止电解液外漏;还公开了一种电池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框体兼具金属基体与框体的作用,充分结合了塑料聚合物的绝缘性与金属的导电性,连接位置非常牢固、无缝隙、密封性能良好,可完全杜绝相邻单体电池之间的电解液连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放电末期单体电池间电解液连通而导致漏电陡增的问题,提高活性物质利用效率,减轻电池重量,提高电池比能。高电池比能。高电池比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和电池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高倍率动力电池组用一体化双极性电极,以及基于该电极的电池堆。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倍率动力电池组的双极性电极片通常是由在强腐蚀电解质、高温环境应力作用下,发挥导流、支撑正负极活性材料、隔断单体电池电解液沟通等作用的金属基体,与支撑双极性极片、电解液进出通道、双极性电池堆密封作用的框体,采用粘接的方法形成。
[0003]此种结构的极片金属基体与框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差,导致电解液在双极性电极片之间穿过而使单体之间漏电增大。
[0004]在反应后期,随着电极的不均匀腐蚀增大可能会引起极片的局部穿孔而导致单体间短路;这将大大降低电池有效利用率,甚至导致电池局部过热而引发安全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可杜绝电解液在单体之间的沟通,减小电池堆的漏电,提高电极材料有效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比能。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金属基体(9)与塑料框连接形成的复合框体(5)以及分别设置在金属基体(9)上下侧的负极(11)和正极(10),所述的正极(10)和负极(11)表面为活性物质材料区域(2),所述的塑料框表面设置有环绕活性物质材料区域(2)的密封槽(7)以及垂直方向穿过密封槽(7)并与活性物质材料区域(2)连通的电解液进口流道(4)和电解液出口流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体(9)采用模压、注塑或纳米成型与塑料框搭接实现一体化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体(9)与塑料框上对应设置有金属基体定位孔(1)和框体定位孔(6),所述的复合框体(5)边缘处设置有限位边(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体(9)为金属箔或复合金属箔,厚度为0.01~0.1mm,外形为方形或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双极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框为尼龙、聚氨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东金岑余江洪毛振东丁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