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157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天线、天线传输线、控制器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识别天线、天线传输线和控制器的壳体;所述识别天线经天线传输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天线部和控制部;所述天线部为一端敞口的腔体,其敞口端与控制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天线固定在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部为中空杆,所述控制部上设置有控制槽以及用于封闭所述控制槽的盖板,所述控制槽用于至少容纳控制器;所述控制部的第一端与控制槽之间为天线连接部,其用于容纳天线传输线;所述控制部的第二端为手持部,以便于所述识别装置的用户手持所述识别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扩大了识别装置可以触达的范围,同时方便用户手持。持。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信息管理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为了便于统计动物的个体信息,通常需要为动物佩戴动物标识。耳标作为最常见的动物标识,通常被固定在动物的耳部,并且承载了动物的个体信息(通常为动物编号,又称耳号),用于证明动物的身份。目前常用的耳标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耳标。其内置有芯片,动物编号信息存储于芯片内。
[0003]针对RFID耳标,通常采用与RFID耳标匹配的识别装置(例如读卡器)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读取RFID耳标内的动物编号。目前的识别装置通常比较短,因此在扫描动物耳标时需要近距离接触动物。而近距离接触动物容易引起动物的应激反应,从而不利于动物的健康,同时也提升了识别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其为手持的杆状装置,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在动物畜牧舍外对动物进行电子标签的识别,从而避免了在识别动物的电子标签时需要进入畜牧舍或者近距离接触动物的情况。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包括:识别天线、天线传输线、控制器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识别天线、天线传输线和控制器的壳体;所述识别天线经天线传输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天线部和控制部;所述天线部为一端敞口的腔体,其敞口端与控制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天线固定在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部为中空杆,所述控制部上设置有控制槽以及用于封闭所述控制槽的盖板,所述控制槽用于至少容纳控制器;所述控制部的第一端与控制槽之间为天线连接部,其用于容纳天线传输线;所述控制部的第二端为手持部,以便于所述识别装置的用户手持所述识别装置。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电源,其用于为识别装置供电,所述电源设置在控制槽内。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嵌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识别装置的运行。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开关,所述识别开关与电源和控制器连接。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识别指示灯,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指示所述识别装置识别所述电子标签的进程。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蜂鸣器,所述识别蜂鸣器与控制器连接,以在所述识别装置成功识别所述电子标签时发出提示音。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输出天线和蓝牙模块,所述输出天线经蓝
牙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蓝牙指示灯,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指示所述蓝牙模块的连接状态。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其与电源和控制器连接,以便于控制器根据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反馈的信息判断电源的剩余电量;以及电量指示灯,其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指示所述电源的剩余电量。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上还套设有识别按键,其用于启动和关闭识别装置的识别功能。
[0015]通过将识别天线设置在远离识别装置的手持部的一端,并且通过增加具有一定长度的天线传输线来实现天线与主板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扩大了识别装置可以触达的范围,从而可以使用户在畜牧舍外即可识别动物的电子标签。进一步地,通过在识别装置的一端设置手持部,可以方便用户手持所述识别装置。
附图说明
[0016]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0017]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识别装置的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0019]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的框架图;以及
[0020]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动物信息的系统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为了便于对方案的清晰理解和符合法律的要求而提供的部分实施例,而并非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
[0023]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100,其为手持的杆状物,其电子元器件由壳体包裹。电子元器件可以包括:识别天线3、天线传输线4和控制器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可以是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容易理解的是,该识别装置还包括射频识别模块,其与识别天线3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识别电子标签的动作。识别天线3经天线传输线4和射频识别模块与控制器5连接。壳体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天线部1和控制部2,在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部1为一端敞口的腔体,其敞口端与控制部的第一端21连接,识别天线3(例如陶瓷天线)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该腔体内,该腔体的敞口端可以通过螺丝与控制部的第一端21连接,并且腔体与控制部之间可以设置天线部密封圈13,以防止液体、灰尘等杂物进入腔体,从而影响识别天线3的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部2为中空杆,其上设置有用
于至少容纳控制器5的控制槽23,以及用于封闭所述控制槽23的盖板25。控制器5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槽23内。盖板25通过螺栓与控制槽23连接,并且盖板25与控制槽23之间设置有控制槽密封圈26,以防止液体、灰尘等杂质进入控制槽23内。
[0024]在一个实施场景中,控制部的第一端21与控制槽23之间还设置有天线连接部22,其用于容纳天线传输线4。天线连接部22为杆状,其长度可以在20厘米至80厘米之间,其延长了整个识别装置的长度,从而便于使识别天线3靠近动物,进而方便对动物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尤其针对只容纳单个动物的小型畜牧舍,工作人员在畜牧舍外即可完成对畜牧舍内的动物的电子标签的识别,方便又快捷,同时不会对动物造成任何干扰。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控制部2的第二端为手持部24,以便于所述识别装置的用户手持所述识别装置。手持部24上还可以套设手柄套8,以防止识别装置从用户手中滑脱。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源6(例如锂电池),该电源6用于为识别装置的电子元器件供电。电源6也可以设置在控制槽23内,电源6的充电口7设置在控制槽23的一侧。另外,由于控制器5体积较大,电源6体积较小,因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标签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天线、天线传输线、控制器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识别天线、天线传输线和控制器的壳体;所述识别天线经天线传输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天线部和控制部;所述天线部为一端敞口的腔体,其敞口端与控制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天线固定在所述腔体内;所述控制部为中空杆,所述控制部上设置有控制槽以及用于封闭所述控制槽的盖板,所述控制槽用于至少容纳控制器;所述控制部的第一端与控制槽之间为天线连接部,其用于容纳天线传输线;所述控制部的第二端为手持部,以便于所述识别装置的用户手持所述识别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电源,其用于为识别装置供电,所述电源设置在控制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嵌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以控制识别装置的运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识别装置的识别开关,所述识别开关与电源和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良赵亚伟韩仁正白傲雷鸣云刘陈龙李维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