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1468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采集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采集装置包括主体座、脉搏信号采集单元、舌象信号采集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微控制器;脉搏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机驱动模块、减速电机、丝杆、测头及脉搏信号采集模块;主体座包括底座、顶板、电机座和脉枕、测头,脉枕设置在底座上;减速电机用于带动丝杆转动;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脉搏信号采集模块、舌象信号采集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电机驱动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精准地获取脉搏信号,精准固定下巴到摄像头的距离和高度,获得理想的舌头照片,收集多模态生理数据使得中医诊断有更加可靠的判断来源。中医诊断有更加可靠的判断来源。中医诊断有更加可靠的判断来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人体生理信息采集系统
,主要是指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诊断已经传承数千年,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望、闻、问、切”是其代表性的诊断手段。但在中医体系中,对于脉象和舌象等信息通常只有定性描述而没有明确的定量标准;比如中医脉诊理论中对脉象中弦脉的描述是“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这类描述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中医看诊结果高度依赖于医生的理论认知、技法熟悉程度和看诊经验积累,即便是经验老道的医生们,对同一个病人的病症也可能做出不一样的表述和判别。这种缺少定量分析、描述模棱两可的看诊手段和强烈的主观性造成了中医诊断体系的模糊性和不规范性。
[0003]目前已有的中医信息采集系统大多只采集一种生理信息比如脉搏信息,单一生理信息不能很好地进行病情诊断。中医切诊不止要感受脉搏搏动信息,还要感受皮肤温度等信息,望诊要观察病人的面目唇舌状态等。因此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医多模态信息采集对于中医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采集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采集装置包括主体座、脉搏信号采集单元、舌象信号采集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微控制器;脉搏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机驱动模块、减速电机、丝杆、测头及脉搏信号采集模块;其中,主体座包括底座、顶板、电机座和脉枕、测头,脉枕设置在底座上,测头与丝杆连接,电机座设置在顶板下方;减速电机设置在电机座内,减速电机用于带动丝杆转动;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脉搏信号采集模块、舌象信号采集模块、红外温度传感器和电机驱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脉搏信号采集单元设有三组,三组脉搏信号采集单元的工作状态单独地通过微控制器进行操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医理论的人体多模态生理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头包括寸、关、尺部测头,脉搏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压阻脉搏传感器和脉搏信号处理单元;其中压阻脉搏传感器设有三个,分别设置在寸、关、尺部测头下方,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红艳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