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装置及更换其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106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0
一种探测器装置及更换其的方法。探测器装置包括:探测器组件,用于测量被探测件的测量数据;容纳装置,容纳装置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装置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容纳腔的腔口连通,探测器组件能够通过第一开口移入容纳腔或通过第一开口移出容纳腔;其中,容纳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有盖板,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可以对从容纳腔移出的探测器组件进行检维修,缩短了检维修的时间,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探测器装置较近的位置工作,保证了人员安全。保证了人员安全。保证了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测器装置及更换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核辐射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探测器装置及更换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探测器的检维修步骤中,一般需要采用搭建气帐或是人员涂装的方式,由工作人员进入环境内部进行工作,人员进入环境内部对故障探测器部件进行检维修时有时需要停止运行,影响整体工期和产量。而且检维修操作繁琐,工期较长,若探测器放置环境较复杂,探测器部件使用较多,则检维修过程更加繁琐,会增加工作人员在高剂量场的环境中进行检维修工作会遭受剂量照射的危险性,有损健康。除此之外,长期使用的探测器部件表面会积攒部分放射性物质,转出工作环境时必须经过严格去污,增加了工作量和放射性废物处理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探测器装置及更换其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探测器装置,探测器装置包括:探测器组件,用于测量被探测件的测量数据;容纳装置,容纳装置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装置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容纳腔的腔口连通,探测器组件能够通过第一开口移入容纳腔或通过第一开口移出容纳腔;其中,容纳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有盖板,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更换探测器的方法,应用于探测器装置,探测器装置包括探测器组件和容纳装置,容纳装置的敞口端开设第一开口,容纳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有盖板,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盖板转动,打开第一开口:将已使用的探测器组件从容纳装置内取出;将未使用的探测器组件放入容纳装置;控制盖板转动,以关闭第一开口。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探测器装置中,可以通过机械手等夹持工具将探测器组件从容纳腔中移出或移入容纳腔,以更换探测器组件,可以对移出的探测器组件进行检维修,缩短了检维修的时间,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探测器装置较近的位置工作,保证了人员安全。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探测器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探测器装置的结构性示意图。以及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更换探测器的方法。
[001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3]10、探测器装置;
[0014]100、探测器组件;110、探测器;120、操作头;121、通线管;122、夹持件;1221、弹性件;1222、第一电导件;
[0015]200、容纳装置;210、容纳腔;
[0016]300、盖板;310、盖板主体;320、第二电导件;
[0017]400、第一连接部;410、凸起;
[0018]500、第二连接部;510、凹槽;
[0019]600、第三连接部;610、合页;
[0020]700、第四连接部;710、弹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探测器装置10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参见图1,探测器装置10包括探测器组件100和容纳装置200。探测器组件100用于测量被探测件的测量数据。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装置200可以采用屏蔽准直结构,在保证对被探测件进行探测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周边辐射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容纳装置200的厚度可根据环境中放射物的含量改变,便于测量。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器组件10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以将测得的测量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设备可以为数据分析设备、或数据获取设备。
[0026]参见图1,容纳装置200设置有容纳腔210。容纳装置200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容纳腔210的腔口连通,探测器组件100能够通过第一开口移入容纳腔210或通过第一开口移出容纳腔210。
[0027]探测器组件100能够通过第一开口移入容纳腔210或通过第一开口移出容纳腔210。可以通过机械手等夹持工具将探测器组件100从容纳装置200中移出或移入容纳装置200,以更换探测器装置10,可以对移出的探测器组件100进行检维修,缩短了检维修的时间,不会对工艺过程产生影响。这种更换方式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探测器装置10较近的位置工作,保证了人员安全。
[0028]容纳装置200可转动地连接有盖板300,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盖板300关闭第一开口时,探测器组件100的第一端与容纳腔210的底壁相抵接,探测器组件100的第二端与盖板300相抵接,用于电连接探测器组件100和外部设备,以保证探测器组件100在容纳装置200内的稳定性,还可以保证探测器组件100和外部设备电连接的可靠性。
[0030]在第一种实施例中,探测器组件100包括探测器110和操作头120。操作头120的长度一方面需要保证探测器110使用时与被探测件的位置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当盖板300关闭容纳装置200时,探测器110与容纳腔210的底壁相抵触,避免探测器110晃动。
[0031]具体地,容纳装置200的两端分别为密封端和敞口端,探测器组件100在非更换状态下是位于容纳腔210内。由于探测器组件100在非更换时间均是位于容纳装置200内,保证了探测器110表面的干净,避免环境中的放射性沾污,方便后续移出探测器110和对探测器110进行去污。
[0032]探测器110用于探测被探测件。操作头120的一端与探测器110连接。当盖板300关闭第一开口时,操作头120位于探测器110和盖板300之间,操作头120的另一端与盖板300相抵接,探测器110的周向侧面与容纳装置200的内壁面相抵接,以限定探测器110在径向方向的位移,避免探测器组件100在盖板300关闭第一开口后发生晃动,保证第一电导件1222和第二电导件320之间电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也就是说,探测器110在第一预设投影面的投影完全覆盖操作头120在第一预设投影面的投影,第一预设投影面平行于容纳腔210的底壁。
[0033]具体地,操作头120的的一端与探测器110焊接,端部指的是操作头120的端面。
[0034]在第二种实施例中,探测器组件100包括探测器110和操作头120。操作头120的长度一方面需要保证探测器110使用时与被探测件的位置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当盖板300关闭容纳装置200时,探测器110与容纳腔210的底壁相抵触,避免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器组件,用于测量被探测件的测量数据;容纳装置,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装置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口连通,所述探测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移入所述容纳腔或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移出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容纳装置可转动地连接有盖板,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探测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相抵接,所述探测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抵接,用于电连接所述探测器组件和外部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组件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被探测件;操作头,所述操作头的一端与所述探测器连接;其中,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操作头位于所述探测器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操作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抵接,所述探测器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容纳装置的内壁面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组件包括:探测器,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被探测件;操作头,所述操作头设置有连通孔,至少部分所述探测器可拆卸地位于所述连通孔内;其中,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操作头与所述盖板相抵接,所述操作头的外壁面和所述容纳装置的内壁面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头包括:通线管,所述探测器的第一连接线位于所述通线管内;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与所述通线管通过拆卸件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所述夹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通线管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有至少一个放置孔;至少一个第一电导件,每个所述第一电导件设置于每个所述放置孔内,每个所述第一电导件的一端与所述探测器的第一连接线连接,用于电连接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外部设备;其中,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每个所述第一电导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盖板相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工字件,所述放置孔贯穿所述工字件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和/或每个所述第一电导件的两端凸出于所述弹性件的两端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盖板主体,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盖板主体在朝向所述容纳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凹坑;至少一个第二电导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电导件设置于所述凹坑处,所述第二电导件与所述盖板主体相接触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线穿过所述盖板主体与所
述外部设备连接;其中,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时,每个所述第一电导件和每个所述第二电导件均接触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通线管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凸起;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通线管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的其中另一者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凹槽;其中,当所述探测器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移入所述容纳腔或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移出所述容纳腔时,所述凸起能够在所述凹槽内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夏兆东侯龙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