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070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单联RH、CSP工艺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冶炼脱硫、转炉、RH工序、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序、冷轧工序、退火工序、平整工序,冶炼工序中所用超低碳钢水重量成分为:C≤0.01%、Si≤0.03%、0.10%≤Mn≤0.20%、P≤0.015%、S≤0.01%、0.03%≤A1s≤0.06%、0.030≤Ti≤0.075%、N<0.005%,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本发明专利技术精炼工序采用单联RH真空处理,减少一道LF精炼工序,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炼钢作业率;采用CSP生产冷轧超低碳深冲IF钢原料,合金元素加入量少;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高效的优势。高效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间隙原子IF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汽车使用的冷轧深冲钢产品,为保证产品优良的冲压性能,多数采用超低碳无间隙原子(IF)钢的成分设计,且在常规铸机、常规轧机进行生产,CSP连铸连轧因其连铸坯较薄,浸入式水口通道狭窄,加之该钢采用Al脱氧,容易在水口处产生Al2O3夹杂物导致水口蓄钢,致使浇铸过程被迫中止,CSP连铸连轧产线生产超低碳无间隙原子(IF)钢的技术不成熟。
[0003]中国专利CN105463316A公开了一种基于FTSC薄板坯连铸生产超低碳钢的方法,该专利的C含量范围在0.03

0.06%之间,不能达到超低碳IF钢C含量双零级的成分要求,其冲压性能不及IF钢。
[0004]中国专利CN 109706284 A公开了一种基于CSP薄板坯连铸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该专利技术详尽给出了CSP生产IF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脱硫、转炉、RH工序、薄板坯连铸连轧CSP工序、冷连轧工序、退火工序、平整工序,其特征在于:所用低碳钢水重量成分为:C≤0.01%、Si≤0.02%、0.10%≤Mn≤0.20%、P≤0.015%、S≤0.01%、0.03%≤A1s≤0.06%、0.030≤Ti≤0.075%、N≤0.005%,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联RH真空处理和CSP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超低碳IF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工序中所用低碳钢水重量成分为:C≤0.004%、Si≤0.01%、0.10%≤Mn≤0.20%、P≤0.015%、S≤0.008%、0.04%≤A1s≤0.055%、0.040≤Ti≤0.070%、N≤0.004%、O≤0.003%,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SP工艺单联RH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铁水预脱硫,采用深脱硫方式,入炉铁水要求S≤0.003%,铁水渣扒清面积≥95%,铁水脱硫扒渣后要尽快入转炉,减少停顿时间;铁水成分质量百分比:P≤0.13%、Si≤0.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SP工艺单联RH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出钢至1/3时,加入锰铁进行脱氧操作,在出钢过程中加入白灰500~1000kg,保证白灰熔化;转炉终点控制目标:C:0.03~0.06%,300ppm≤[O]≤500ppm,P≤0.015%,S≤0.01%;转炉拉碳操作后点吹次数≤1次;改制剂加入量铝粒100kg~200kg,改制剂加入量300kg~500kg,强化转炉终点的顶渣改质,降低钢渣的氧含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SP工艺单联RH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工序采用RH抽真空处理,钢水进站温度:1580℃~1650℃,采用Al粒脱氧,RH极限真空度<2mbar,合金化完成后纯脱气时间≥5min,钙处理后钢水静置时间≥10min;钢水出站成分百分数:C≤0.0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秀廷高军詹卢刚辛广胜薛越张帅张文博贾瑞杰张秀青杜智俊郭海东武晓晶张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