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及汽车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69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及汽车悬架,其中,该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和支撑杆;所述下摆臂的一端部形成第一连接位、用于和车身相连,所述下摆臂的另一端部形成第二连接位、用于和车轮转向节相连,所述下摆臂还设有第三连接位,所述第三连接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之间;所述第三连接位设置有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一柔性垫设有第一穿过孔,所述支撑杆插接于所述第一穿过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件与所述第一柔性垫定位安装。如此设置,该下摆臂组件的支撑杆和下摆臂之间通过第一柔性垫进行柔性连接,可以更好地缓冲受力,且支撑杆插入第一柔性垫的杆段的受力方向和第一螺母件的预紧力方向一致,连接可靠,不易松动。不易松动。不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及汽车悬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及汽车悬架。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和支撑杆,二者布置在车轮转向节和车身之间,用于传递轮胎所受到的纵向力和侧向力。在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中,支撑杆是通过两个螺栓与下摆臂进行刚性连接,且螺栓的轴向与支撑杆的轴向相垂直。这样,支撑杆所受到的交变载荷构成螺栓的剪切力,长期使用条件下,容易导致螺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及汽车悬架,其中,该下摆臂组件的支撑杆和下摆臂之间通过第一柔性垫进行柔性连接,可以更好地缓冲受力,且支撑杆插入第一柔性垫的杆段受力方向和第一螺母件的预紧力方向一致,连接可靠,不易松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和支撑杆;所述下摆臂的一端部形成第一连接位、用于和车身相连,所述下摆臂的另一端部形成第二连接位、用于和车轮转向节相连,所述下摆臂还设有第三连接位,所述第三连接位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二连接位之间;所述第三连接位设置有第一柔性垫,所述第一柔性垫设有第一穿过孔,所述支撑杆插接于所述第一穿过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件与所述第一柔性垫定位安装。
[0005]如此设置,第一螺母件与支撑杆插接于第一穿过孔的杆段可以同轴设置,第一螺母件所施加预紧力的方向和支撑杆插接于第一穿过孔的杆段所受到的交变载荷的方向可以一致,连接不易松动,可靠性较高;而且,不同于
技术介绍
中的刚性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杆和下摆臂通过第一柔性垫进行柔性连接,可以更好地缓冲支撑杆和下摆臂之间力的传递。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垫包括两个沿轴向渐缩的锥形垫部,安装状态下,两个锥形垫部的小径端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一螺母件相配合、能够定位安装所述支撑杆。
[0007]可选地,还包括垫盘,所述第一螺母件通过所述垫盘压紧所述第一柔性垫。
[0008]可选地,所述下摆臂包括摆臂本体,所述摆臂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冲压件,所述第一柔性垫安装在两所述冲压件的对接处,两所述冲压件焊接固定。
[0009]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板,两所述冲压件均安装有所述加强板。
[0010]可选地,所述下摆臂包括摆臂本体;所述第一连接位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摆臂本体固连,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衬套,所述连接管的端面设有防滑纹;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位设有球销构件,所述球销构件与所述摆臂本体固连。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垫的中轴线与所述下摆臂相垂直,所述支撑杆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一柔性垫固连。
[0012]可选地,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三杆段,所述第三杆段用于和车身相连,所述第三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三杆段自远离所述第二杆段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0013]可选地,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三杆段,所述第三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呈夹角设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和车身相连,所述支架安装有第二柔性垫,所述第二柔性垫设有第二穿过孔,所述第三杆段插接于所述第二穿过孔,并通过第二螺母件与所述第二柔性垫定位安装。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悬架,包括下摆臂组件,所述下摆臂组件为上述的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
[0015]由于上述的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下摆臂组件的汽车悬架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1

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0]1下摆臂、11第一连接位、111连接管、112衬套、12第二连接位、
[0021]121球头座、122压板、123球头销、124防尘套、125弹簧圈、13第三连接位、131第一柔性垫、132第一螺母件、133垫盘、14摆臂本体、141冲压件、142加强板;
[0022]2支撑杆、21第一杆段、211止挡件、22第二杆段、23第三杆段;
[0023]3支架、31第二柔性垫、32安装座、33第二螺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0026]请参考图1

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7]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1和支撑杆2,下摆臂1的一端部形成第一连接位11、用于和车身相连,下摆臂1的另一端部形成第二连接位12、用于和车轮转向节相连,下摆臂1还设有第三连接位13,第三连接位13位于第一连接位11和第二连接位12之间。
[0028]区别于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下摆臂1的第三连接位13设置有第一柔性垫131,第一柔性垫131设有第一穿过孔(图中未标注),支撑杆2插接于第一穿过孔,并通
过第一螺母件132与第一柔性垫131定位安装。
[0029]如此设置,第一螺母件132与支撑杆2插接于第一穿过孔的杆段可以同轴设置,第一螺母件132所施加预紧力的方向和支撑杆2插接于第一穿过孔的杆段所受到的交变载荷的方向可以一致,连接不易松动,可靠性较高;而且,不同于
技术介绍
中的刚性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杆2和下摆臂1通过第一柔性垫131进行柔性连接,可以更好地缓冲支撑杆2和下摆臂1之间力的传递。
[0030]在一种具体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第一柔性垫131可以包括两个沿轴向渐缩的锥形垫部,安装状态下,两个锥形垫部的小径端可以相对设置,这两个锥形垫部的小径端沿轴向相抵;支撑杆2还可以设有止挡件211,止挡件211可以和第一螺母件132相配合、能够定位安装支撑杆2。
[0031]止挡件211可以为环形部件,也可以由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若干挡块构成。止挡件211具体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支撑杆2相固定。
[0032]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垫盘133,第一螺母件132可以通过垫盘133来压紧第一柔性垫131。垫盘133可以增大第一螺母件132与第一柔性垫131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小压强,以缓解压紧状态下第一螺母件132对第一柔性垫131的压损。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包括下摆臂(1)和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1)的一端部形成第一连接位(11)、用于和车身相连,所述下摆臂(1)的另一端部形成第二连接位(12)、用于和车轮转向节相连,所述下摆臂(1)还设有第三连接位(13),所述第三连接位(13)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位(11)和所述第二连接位(12)之间;所述第三连接位(13)设置有第一柔性垫(131),所述第一柔性垫(131)设有第一穿过孔,所述支撑杆(2)插接于所述第一穿过孔,并通过第一螺母件(132)与所述第一柔性垫(131)定位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垫(131)包括两个沿轴向渐缩的锥形垫部,安装状态下,两个锥形垫部的小径端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2)设有止挡件(211),所述止挡件(211)和所述第一螺母件(132)相配合、能够定位安装所述支撑杆(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盘(133),所述第一螺母件(132)通过所述垫盘(133)压紧所述第一柔性垫(131)。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摆臂(1)包括摆臂本体(14),所述摆臂本体(1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冲压件(141),所述第一柔性垫(131)安装在两所述冲压件(141)的对接处,两所述冲压件(141)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悬架的下摆臂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142),两所述冲压件(141)均安装有所述加强板(142)。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刚陈勇周华黄忠云卢良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