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68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饰边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及其应用,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本体以及用于连接边框本体两端的金属连接片;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设有安装凹槽,所述金属连接片位于安装凹槽内,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边框本体两端的安装凹槽底部通过胶粘剂粘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金属连接片将金属边框的两端连接成框,可以在保证连接处平整、美观的同时,保证连接强度,避免连接处开裂。避免连接处开裂。避免连接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饰边框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镜框、画框、相框等装饰框类产品的多样性和美观性需求日益提高,圆形、多边形等各种不同形状的框类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装饰画、镜子等产品的装饰中。由于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具有轻质、耐磨、耐腐蚀、强度高等优点,目前市场上用于画框或其他领域的框类产品一般都是由金属型材制成。
[0003]现有的框类产品制作时,一般是将多个金属型材连接在一起,或将一个金属型材的两端对接起来形成框架,多个金属型材或一个金属型材的两端通常使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铝框浴室镜”,其公开号CN108308964A,包括:三边焊接框架、与三边框架连接的卡扣框边及铝合金框边的密封条。
[0004]但将金属型材焊接成框时,焊接处不平整,有疤痕存在,并且连接处还易受热发生形变,影响框类产品的装饰效果。因此,需要研发新的连接方式以满足消费者对装饰框架越来越高的美观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将金属边框焊接成框时,焊接处不平整,有疤痕存在,并且连接处还易受热发生形变,影响框类产品的装饰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及其应用,通过金属连接片将金属边框的两端连接成框,可以在保证连接处平整、美观的同时,保证连接强度,避免连接处开裂。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包括边框本体以及用于连接边框本体两端的金属连接片;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设有安装凹槽,所述金属连接片位于安装凹槽内,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边框本体两端的安装凹槽底部通过胶粘剂粘结;边框本体的两端相贴合。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位于边框本体内侧的安装凹槽内的金属连接片将边框本体的两端连接,采用内置连接的方式,不但可以避免边框本体两端的接缝处焊接时产生的疤痕,将边框本体连接成框后,从边框正面也不会看到金属连接片,不会影响边框正面的装饰效果;同时,金属连接片的连接强度高,接缝处不易开裂,也不易受热变形,提高了边框的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保证金属边框接缝处的连接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接缝处的美观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流孔。本专利技术在金属连接片的两端设置导流孔,可以在涂抹胶粘剂时对胶粘剂进行导流,使胶粘剂分布均匀,避免胶粘剂在金属连接片表面涂抹过多从接缝处溢出,影响接缝处的美观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金属连接片的长度为20~40mm,厚度为0.4~0.8mm。本专利技术对金属连接片的长度和厚度进行限定,可以在保证金属连接片对边框本体的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金属连接片过长过厚影响边框本体与镜面、画芯等装饰主体的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胶粘剂采用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质量比为2~3:1的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90~10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份稀释剂;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80~90份植酸和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3~5份固化促进剂,8~10份甲苯。
[0011]因环氧树脂胶粘剂具有粘结力强、材料力学强度高、耐化学性能好、固化收缩小等特点,本专利技术选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对边框本体和金属连接片进行粘接。但固化后的环氧树脂胶粘剂通常存在质脆、抗冲击性能和剥离强度差、容易开裂等缺陷,用于粘贴边框本体和金属连接片时接缝处易在外力作用下开裂。同时,环氧树脂固化后会形成交联结构,胶粘剂层中会存在微小的孔隙,边框使用过程中水和氧气等腐蚀介质会通过这些孔隙渗透到胶粘剂层内部与边框本体和金属连接片接触,对边框本体和金属连接片表面进行腐蚀,腐蚀产物在胶粘剂层与金属层之间堆积,逐渐使胶粘剂涂层形成鼓泡、开裂、剥落,影响边框的使用寿命。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植酸和POSS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剂进行改性,POSS是一种纳米尺度的笼状结构化合物,由Si

O组成的内部无机骨架赋予其高的刚性、耐热性及化学稳定性,将其加入环氧树脂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外部能量,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提高胶粘剂的抗冲击性能和剥离强度。植酸是一种金属多齿螯合剂,将其加入胶粘剂中可以有效地在边框本体和金属连接片表面通过螯合作用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基体间的接触,避免因腐蚀作用导致的粘结强度降低、影响边框的使用寿命。但由于POSS和植酸与环氧树脂基体的相容性差,直接将其加入环氧树脂中时,对胶粘剂的增韧和防腐蚀效果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用POSS和植酸对固化剂进行改性,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混合后POSS和植酸可以随着胺类固化剂与环氧树脂的反应连接在交联后的树脂基体中,提高了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从而可以使胶粘剂获得较好的增韧和防腐蚀效果。
[0013]作为优选,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E44或环氧树脂E51;所述稀释剂选自丁基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1,4

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固化促进剂为咪唑类促进剂。
[0014]作为优选,所述植酸和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

缩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水溶液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反应5~7h后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再加入甲苯将产物溶解,70~80℃下回流反应5~6h,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反应后的溶液至中性,分离得到有机相,旋蒸、干燥后得到环氧基POSS;(2)将环氧基POSS溶于DMF中,并加入乙二醇,搅拌均匀后加入NaOH,60~80℃搅拌反应2~3h;然后再加入三亚乙基四胺,继续保温反应3~5h;旋蒸去除溶剂后干燥得到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3)将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溶于二甲基亚砜,并加入双氰胺和尿素,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00~110℃,然后加入植酸水溶液及甲苯,搅拌反应1~3h;将产物用无水乙醇沉淀,将沉淀产物洗涤、干燥后得到所述植酸和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
[0015]本专利技术先通过步骤(1),利用3

缩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水解反应制得八个顶点具有环氧基的环氧基POSS;然后通过步骤(2),利用环氧基与羟基和氨基的反应将乙二醇和三亚乙基四胺修饰在POSS上,使POSS上带有羟基和氨基;最后再通过步骤(3),利
用POSS上的羟基与植酸中的磷酸基团发生酯化反应,将植酸连接在POSS上,最终得到植酸和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后,植酸和POSS可以随氨基和环氧基的反应连接在交联后的树脂基体中,提高了与树脂基体的相容性。
[0016]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所述的3

缩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水溶液及异丙醇的添加量之比为90~100g:35~45g:400~500mL。
[0017]作为优选,步骤(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边框本体(1)以及用于连接边框本体两端的金属连接片(2);所述边框本体的内侧设有安装凹槽(101),所述金属连接片位于安装凹槽内,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边框本体两端的安装凹槽底部通过胶粘剂(3)粘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金属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流孔(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金属连接片的长度为20~40mm,厚度为0.4~0.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胶粘剂采用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所述双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质量比为2~3:1的A组分和B组分;以重量份计,所述A组分的原料包括:90~100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份稀释剂;所述B组分的原料包括:80~90份植酸和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3~5份固化促进剂,8~10份甲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边框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植酸和POSS改性胺类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3

缩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四甲基氢氧化铵的水溶液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反应5~7h后减压蒸馏除去异丙醇,再加入甲苯将产物溶解,70~80℃下回流反应5~6h,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反应后的溶液至中性,分离得到有机相,旋蒸、干燥后得到环氧基POSS;(2)将环氧基POSS溶于DMF中,并加入乙二醇,搅拌均匀后加入NaOH,60~80℃搅拌反应2~3h;然后再加入三亚乙基四胺,继续保温反应3~5h;旋蒸去除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品忠
申请(专利权)人:华鸿画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