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成岩阶段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65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层成岩阶段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分析的电镜薄片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为不同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图像;运用第一处理方法分析第一图像,得到地层总体的矿物分布特征;运用第二处理方法获得针对电镜薄片的矿物定量特征;基于矿物分布特征和矿物定量特征,确定第一处理结果;第一处理结果包括: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运用第三处理方法分析第二图像,得到第二处理结果;第二处理结果包括:自生矿物类型、自生矿物含量分布、自生矿物接触关系、成岩作用环境、矿物成因类型;第一处理结果和第二处理结果,用于确定地层成岩阶段。于确定地层成岩阶段。于确定地层成岩阶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层成岩阶段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
,尤其涉及一种地层成岩阶段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碎屑岩油气储层中,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渗透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对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分析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分析预测贡献很大。对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分析至关重要。从成因角度看,油气储集和运移所必需的孔隙和喉道实际上是在埋藏不同阶段受多种不同类型成岩作用控制而形成的,因而,碎屑岩储层的储集性能对成岩阶段的划分具有极强的依赖性。
[0003]在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划分方面,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方法。例如X射线衍射(XRD,X

ray diffraction)方法和铸体薄片相结合、扫描电镜与铸体薄片相结合的方法。
[0004]其中,应用XRD方法和铸体薄片相结合对成岩演化阶段进行分析,主要是应用XRD方法确定矿物种类及含量,通过铸体薄片观察矿物间接触关系,根据矿物类型和成岩特征进行碎屑岩成岩演化阶段的分析。然而,该方法所获得的矿物种类及含量与铸体薄片在表征尺度上有所差异,铸体薄片表征的为二维结果,XRD方法表征的为三维的矿物质量含量,判断矿物接触关系会与实际存在差异。
[0005]应用扫描电镜与铸体薄片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不同类型矿物微观赋存特征,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作为重要补充,对矿物的形成先后顺序、矿物类型等进行推断,综合判断矿物类型、接触关系、形成顺序、形成原因,进一步综合分析判断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1)扫描电镜的视域范围有限,只能观察到特定视域范围内的矿物类型,与二维的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视域存在较大差异,难以通过局部推断整体;(2)仍然存在矿物定量表征的结果与薄片分布的矿物类型和平面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3)只能通过电镜能谱结合人工判断的方式对矿物接触关系进行判断,依赖于人工分析,存在一定误差。
[0006]综上,虽然上述方法在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方法对于矿物之间转化及孔隙类型、大小分布等参数均通过镜下观察进行人工估算,因而基于人工进行矿物转化分析得到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阶段的分析结果精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成岩阶段确定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成岩阶段确定方法,包括:
[0010]获取待分析的电镜薄片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不同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图像;
[0011]运用第一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一图像,得到地层总体矿物分布特征;运用第二处理方法获得针对所述电镜薄片的矿物定量特征;基于所述矿物分布特征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第一处理结果;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包括: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
[0012]运用第三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二图像,得到第二处理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包括:自生矿物类型、自生矿物含量分布、自生矿物接触关系、成岩作用环境、矿物成因类型;
[0013]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二处理结果,用于确定地层成岩阶段。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运用第一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矿物分布特征,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不同区域的灰度值,确定不同矿物对应的区域;
[0015]所述运用第二处理方法获得针对所述电镜薄片的矿物定量特征,包括:运用QEMSCAN矿物定量分析方法,识别所述电镜薄片内矿物元素类型,确定所述电镜薄片矿物定量特征;所述矿物定量特征至少包括: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
[0016]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矿物分布特征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第一处理结果,包括:
[0017]根据所述不同矿物对应的区域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所述电镜薄片中包括的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一图像的局部放大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呈现以下矿物成岩特征:
[0019]孔隙和/或裂缝内自生的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
[0020]孔隙和/或裂缝内充填矿物的充填程度、充填顺序、充填期次;
[0021]孔隙和/或裂缝内矿物胶结、溶蚀作用的发生顺序;
[0022]孔隙和/或裂缝内自生的矿物的形成顺序。
[0023]上述方案中,所述运用第三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二图像,得到第二处理结果,包括:
[0024]根据预设的第一规则,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及与所述第二图像同视域的QEMSCAN矿物分析所呈现的矿物成岩特征,确定自生矿物类型、自生矿物含量分布、自生矿物接触关系、矿物的成岩作用环境、矿物成因类型。
[0025]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6]根据预设的第二规则,基于矿物的所述成岩作用环境、所述自生矿物类型、所述总体矿物类型、所述矿物成因类型、所述自生矿物含量分布、所述矿物含量分布、所述矿物接触关系中的至少之一,确定地层成岩阶段。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层成岩阶段确定装置,包括:
[0028]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的电镜薄片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不同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图像;
[0029]第二处理模块,用于运用第一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一图像,得到地层总体的矿物分布特征;运用第二处理方法获得针对所述电镜薄片的矿物定量特征;基于所述矿物分布特征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第一处理结果;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包括: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
[0030]第三处理模块,用于运用第三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二图像,得到第二处理结果;所
述第二处理结果包括:自生矿物类型、自生矿物含量分布、自生矿物接触关系、成岩作用环境、矿物成因类型;
[0031]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二处理结果,用于确定地层成岩阶段。
[003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不同区域的灰度值,确定不同矿物对应的区域;
[0033]运用QEMSCAN矿物定量分析方法,识别所述电镜薄片内矿物元素类型,确定所述电镜薄片矿物定量特征;所述矿物定量特征至少包括: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
[0034]根据所述不同矿物对应的区域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所述电镜薄片中包括的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
[003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一图像的局部放大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呈现以下矿物成岩特征:
[0036]孔隙和/或裂缝内自生的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
[0037]孔隙和/或裂缝内充填矿物的充填程度、充填顺序、充填期次;
[0038]孔隙和/或裂缝内矿物胶结、溶蚀作用的发生顺序;
[0039]孔隙和/或裂缝内自生的矿物的形成顺序。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层成岩阶段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分析的电镜薄片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为不同分辨率的扫描电镜图像;运用第一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一图像,得到地层总体矿物分布特征;运用第二处理方法获得针对所述电镜薄片的矿物定量特征;基于所述矿物分布特征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第一处理结果;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包括: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运用第三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二图像,得到第二处理结果;所述第二处理结果包括:自生矿物类型、自生矿物含量分布、自生矿物接触关系、成岩作用环境、矿物成因类型;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二处理结果,用于确定地层成岩阶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第一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矿物分布特征,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中不同区域的灰度值,确定不同矿物对应的区域;所述运用第二处理方法获得针对所述电镜薄片的矿物定量特征,包括:运用QEMSCAN矿物定量分析方法,识别所述电镜薄片内矿物元素类型,确定所述电镜薄片矿物定量特征;所述矿物定量特征至少包括: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矿物分布特征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第一处理结果,包括:根据所述不同矿物对应的区域和所述矿物定量特征,确定所述电镜薄片中包括的总体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矿物接触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图像为所述第一图像的局部放大图像;所述第二图像呈现以下矿物成岩特征:孔隙和/或裂缝内自生的矿物类型、矿物含量分布;孔隙和/或裂缝内充填矿物的充填程度、充填顺序、充填期次;孔隙和/或裂缝内矿物胶结、溶蚀作用的发生顺序;孔隙和/或裂缝内自生的矿物的形成顺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第三处理方法分析所述第二图像,得到第二处理结果,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规则,基于所述第二图像及与所述第二图像同视域的QEMSCAN矿物分析所呈现的矿物成岩特征,确定自生矿物类型、自生矿物含量分布、自生矿物接触关系、矿物的成岩作用环境、矿物成因类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二规则,基于矿物的所述成岩作用环境、所述自生矿物类型、所述总体矿物类型、所述矿物成因类型、所述自生矿物含量分布、所述矿物含量分布、所述矿物接触关系中的至少之一,确定地层成岩阶段。6.一种地层成岩阶段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待分析的电镜薄片的第一图像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虎吴国强马克苏睿李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数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