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及其安装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0624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包括:吊模,设于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上方;该吊模的中心设有一第一通孔;至少两混凝土垫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上且位于所述吊模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木模板,设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下方;该木模板的中心设有一第二通孔;第一木方,设于所述木模板的下方;该第一木方的中心设有一第三通孔;至少两第二木方,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木模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木模板与所述第一木方之间;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接缝、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安装使用方法,可以提升吊模组件的安装牢固程度,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建筑结构安全性。建筑结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预制叠合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领域的构件。目前,叠合板在施工现场装配完成后,相邻两叠合板之间会留有一道接缝。在进行现浇层浇筑时,一般吊模工具所用的配件会埋入现浇层中无法取出,既浪费建筑辅材,也增加了施工成本。更重要的是,前述无法取出的配件在生锈后会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导致难以估量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以降低吊模组件损耗,节约施工成本。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安装使用方法,以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安装使用方法,所述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包括:
[0005]一吊模,设于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上方;该吊模的中心设有一第一通孔;
[0006]至少两混凝土垫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上且位于所述吊模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
[0007]一木模板,设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下方;该木模板的中心设有一第二通孔;
[0008]一第一木方,设于所述木模板的下方;该第一木方的中心设有一第三通孔;
[0009]至少两第二木方,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木模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木模板与所述第一木方之间;
[0010]一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接缝、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而将所述吊模、所述木模板及第一木方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相对固定;以及
[0011]一套管,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上;
[0012]所述安装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在安装就位后的预制叠合板上方绑扎现浇层的钢筋;
[0014]在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上对称地放置至少两混凝土垫块;
[0015]在所述至少两混凝土垫块上放置所述吊模;
[0016]将所述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接缝;
[0017]在所述对拉螺栓上套设所述套管,以使所述对拉螺栓与现浇层隔绝;
[0018]将所述木模板和所述第一木方依次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上,并在所述木模板和所述第一木方之间设置所述至少两第二木方;以及
[0019]紧固所述对拉螺栓,以将所述吊模、所述木模板及第一木方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
合板相对固定。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接缝宽度大于等于200mm。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由PVC材料制成。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木模板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相连接部位的宽度均大于等于50mm。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木模板的上下两面均贴有覆膜纸。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模的下方还设有与所述混凝土垫块一一对应的支撑块,每个支撑块分别连接至一混凝土垫块。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套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沿所述接缝长度方向布置的间距为1000mm至1200mm。
[0026]本专利技术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安装使用方法,可以提升吊模组件的安装牢固程度。此外,由于其中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对拉螺栓可以重复使用,不但可以因此降低吊模组件损耗和施工成本,还可以增强预制叠合板现浇层接缝处的混凝土质量,从而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它包括:
[0028]一吊模,设于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上方;该吊模的中心设有一第一通孔;
[0029]至少两混凝土垫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上且位于所述吊模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
[0030]一木模板,设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下方;该木模板的中心设有一第二通孔;
[0031]一第一木方,设于所述木模板的下方;该第一木方的中心设有一第三通孔;
[0032]至少两第二木方,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木模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木模板与所述第一木方之间;
[0033]一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接缝、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而将所述吊模、所述木模板及第一木方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相对固定;以及
[0034]一套管,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上,以使所述对拉螺栓与现浇层隔绝。
[0035]本专利技术可以提升吊模组件的安装牢固程度。此外,由于其中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对拉螺栓可以重复使用,不但可以因此降低吊模组件损耗和施工成本,还可以增强预制叠合板现浇层接缝处的混凝土质量,从而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图1所示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中吊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1预制叠合板
[0041]2钢筋
[0042]3混凝土垫块
[0043]4吊模
[0044]41第一通孔
[0045]42支撑块
[0046]5对拉螺栓
[0047]6木模板
[0048]7第二木方
[0049]8套管
[0050]9第一木方
[0051]10现浇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2]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5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中吊模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安装使用方法,其中,如图1和2所示,每套所述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均包括一吊模4、至少两混凝土垫块3、一木模板6、一第一木方9、至少两第二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的安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叠合板接缝吊模组件包括:一吊模,设于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上方;该吊模的中心设有一第一通孔;至少两混凝土垫块,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上且位于所述吊模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一木模板,设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的下方;该木模板的中心设有一第二通孔;一第一木方,设于所述木模板的下方;该第一木方的中心设有一第三通孔;至少两第二木方,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木模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木模板与所述第一木方之间;一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接缝、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而将所述吊模、所述木模板及第一木方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相对固定;以及一套管,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上;所述安装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安装就位后的预制叠合板上方绑扎现浇层的钢筋;在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上对称地放置至少两混凝土垫块;在所述至少两混凝土垫块上放置所述吊模;将所述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接缝;在所述对拉螺栓上套设所述套管,以使所述对拉螺栓与现浇层隔绝;将所述木模板和所述第一木方依次套设于所述对拉螺栓上,并在所述木模板和所述第一木方之间设置所述至少两第二木方;以及紧固所述对拉螺栓,以将所述吊模、所述木模板及第一木方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预制叠合板之间的接缝宽度大于等于200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