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真空注浆治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衬砌病害治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真空注浆治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渗漏水是常见的隧道工程病害之一,目前我国隧道工程基本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渗漏部位分布在衬砌及围岩各处。同时,在我国东北及西北寒冷地区,渗漏水不但是隧道工程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还会进一步引发冻害。比如新疆某隧道在修建后发生了严重的渗漏现象,在温度极低的条件下反复冻结融化,导致隧道几乎不能使用。渗漏水引发的次生隧道病害,如衬砌劣化、空洞等,这些次生病害进一步危害到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隧道病害诊断中,将渗漏水作为一项隧道病害类的重要考虑因素。
[0003]目前对隧道衬砌渗漏水的治理措施常用处置办法就是暗槽引水和堵漏止水。暗槽引水主要针对一些裂纹流水以及小面积多个出水点的情况,在衬砌内表面开矩形小槽,埋入透水管引至侧沟或边墙底部,表面用砂浆封死。如CN103437779B公开了一种这整治隧道衬砌渗水病害的施工方法,其在隧道衬砌渗水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真空注浆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根据衬砌表面的水渍分布,估算需要的薄膜的结构尺寸大小,对所述薄膜四周需进行强化并处理成粘贴条形式;S200:对渗漏水部位的衬砌表面进行初步打磨,清理,去除衬砌表面的灰尘与水渍污垢,将薄膜完全覆盖在渗漏水部位的衬砌表面上形成渗水病害治理空腔,在薄膜与衬砌之间设置棉布或海绵之类吸水材料,并记录吸水材料的初始重量;S300:薄膜的四周用强力胶和钢钉与衬砌表面紧密相连,打开薄膜上的真空抽气孔进行抽气处理,待薄膜与衬砌之间的空气排空后停止抽气;S400: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吸水材料吸水后的重量,计算排出水的体积,如排水重量大于阈值则重复进行步骤S300,直至排水量稳定至小于阈值的状态;S500:调制水泥浆,并加入渗透添加剂,搅拌均匀后迅速倒入注浆泵中;S600:取出吸水材料,打开薄膜上的注浆孔和真空抽气孔,使用注浆泵通过注浆孔向薄膜与衬砌之间注射渗透水泥浆,薄膜与衬砌之间的空气从真空抽气孔排出,待水泥浆充满薄膜与衬砌之间的空间,关闭真空抽气孔,保持一定的注浆压力;S700:稳定一段时间后,估算渗透进衬砌内部的水泥浆体积,并与前面排出的水体积进行对比,当二者相等时停止水泥浆渗透,打开覆盖薄膜,回收剩余水泥浆,并将衬砌表面抹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真空注浆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10%*S*H,其中,S为渗漏水表面积,H为衬砌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奇,田铠玮,陈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