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045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进行青蛙养殖池1的清洁与消毒后;向青蛙养殖池1内注入水、注入氧气;青蛙的饲养管理:养殖青蛙的生长过程分为蝌蚪、幼蛙及成蛙三个阶段,其中利用孵化箱孵化蝌蚪,蝌蚪饲料主要成分及含量为鱼粉、白糖、小豆皮以及花生粉养殖30天后将蝌蚪投放到青蛙养殖池1内;蝌蚪投放养殖池35天后会形成幼蛙后定时、定量、定点投放青蛙料,所述青蛙料的成分及含量为鱼粉、小豆皮、花生粉以及麦麸皮;幼蛙养殖至成蛙后,为其投喂鱼肠、鸡肠、蔬菜末及自然繁殖的蝇蛆、面包虫。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池塘内部的换水处理,保持池塘内的清洁度与含氧度,能够有效提高青蛙的成活率,也能提高青蛙的生产质量。也能提高青蛙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青蛙养殖
,具体的说是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青蛙常栖息于河流、池塘和稻田等处,主要在水边的草丛中活动,有时也能潜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间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在青蛙养殖的过程中通常把青蛙放置于养殖池中圈养,青蛙养殖池的设计要求必须有充足的光照,除休息区外,应最大程度的接受太阳暴晒,利用紫外线有效杀灭病原,青蛙养殖吃的选址一般地势较高,养殖池的朝向满足太阳光的全天照射,同时为了满足养娃时的水质要求,一般需要对水质进行处理,保障水质稳定。
[0003]青蛙具有药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各种营养成分,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有保健抗衰老之功效。但是青蛙在养殖过程中存活率不高,养殖的青蛙质量一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用以克服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具体如下:
[0006]步骤S1:将青蛙养殖在青蛙养殖池的内置水池内,所述青蛙养殖池包括第一围挡栅栏、第二围挡栅栏、进水沟、排水沟、内置水池、内圈营养土地以及外圈营养土地,所述第一围挡栅栏可拆卸安装安装于进水沟的外侧,所述进水沟第二围挡栅栏可拆装安装于排水沟的外侧,所述进水沟设置于内置水池的一侧,所述排水沟设置于内置水池的另一侧,所述内置水池通过内圈营养土地设置青蛙养殖池在内部,所述内圈营养土地环绕内置水池设置,所述外圈营养土地设置于内圈营养土地的外层;
[0007]步骤S2:进行青蛙养殖池的清洁与消毒后,将内圈营养土地种植水草类植物、外圈营养土地种植藤蔓类植物;
[0008]步骤S3:向青蛙养殖池内注入水、注入氧气;
[0009]步骤S4:青蛙的饲养管理:养殖青蛙的生长过程分为蝌蚪、幼蛙及成蛙三个阶段,其中利用孵化箱孵化蝌蚪,蝌蚪饲料主要成分及含量为鱼粉5

8份、白糖2

5份、小豆皮1

2份以及花生粉1

2份养殖30

45天后将蝌蚪投放到青蛙养殖池内;蝌蚪投放养殖池35~50天后会形成幼蛙后定时、定量、定点投放两次100~120g的青蛙料,所述青蛙料的成分及含量为鱼粉5

8份、小豆皮1

2份、花生粉1

2份以及麦麸皮1

2份;幼蛙养殖至成蛙后,为其投喂鱼肠、鸡肠、蔬菜末及自然繁殖的蝇蛆、面包虫。
[0010]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蛙养殖池的深55~65cm,其中内置水池(6)的池水深45~55cm,且所述青蛙养殖池四周侧壁呈倾斜状,其倾角为15~45
°

[0011]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水池为长方形水池形状,水池长度15

18m,宽度2

2.5m,深度45

55cm。
[0012]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挡栅栏、第二围挡栅栏的上端均设置遮阳网和若干均布设置的诱虫灯。
[0013]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沟四周分布宽、深分别为1~1.5m的田头沟,中间具有若干呈井字交叉设置且宽度相间的宽沟及窄沟,宽沟的宽度为35~45cm,深度为55~75cm,窄沟的宽度为15~25cm,深度为15~35cm。
[0014]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四周分布宽、深分别为2~3.5m的田头沟,中间具有若干呈井字交叉设置且宽度相间的宽沟及窄沟,宽沟的宽度为45~55cm,深度为60~80cm,窄沟的宽度为25~35cm,深度为25~45cm。
[0015]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藤蔓类植物为丝瓜、癞瓜以及黄瓜中的一种。
[0016]上述的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蔬菜为大白菜、菠菜、萝卜、生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便于池塘内部的换水处理,保持池塘内的清洁度与含氧度,能够有效提高青蛙的成活率,也能提高青蛙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21]图中:1青蛙养殖池、2第一围挡栅栏、3第二围挡栅栏、4进水沟、5排水沟、6内置水池、7、内圈营养土地、8外圈营养土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具体如下:
[0024]步骤S1:将青蛙养殖在青蛙养殖池1的内置水池6内,所述青蛙养殖池1包括第一围挡栅栏2、第二围挡栅栏3、进水沟4、排水沟5、内置水池6、内圈营养土地7以及外圈营养土地8,所述第一围挡栅栏2可拆卸安装安装于进水沟4的外侧,所述进水沟4第二围挡栅栏3可拆装安装于排水沟5的外侧,所述进水沟4设置于内置水池6的一侧,所述排水沟5设置于内置水池6的另一侧,所述内置水池6通过内圈营养土地7设置青蛙养殖池1在内部,所述内圈营养土地7环绕内置水池6设置,所述外圈营养土地8设置于内圈营养土地7的外层;
[0025]步骤S2:进行青蛙养殖池1的清洁与消毒后,将内圈营养土地7种植水草类植物、外圈营养土地8种植藤蔓类植物;
[0026]步骤S3:向青蛙养殖池1内注入水、注入氧气;
[0027]步骤S4:青蛙的饲养管理:养殖青蛙的生长过程分为蝌蚪、幼蛙及成蛙三个阶段,其中利用孵化箱孵化蝌蚪,蝌蚪饲料主要成分及含量为鱼粉5

8份、白糖2

5份、小豆皮1

2份以及花生粉1

2份养殖30

45天后将蝌蚪投放到青蛙养殖池1内;蝌蚪投放养殖池35~50天后会形成幼蛙后定时、定量、定点投放两次100~120g的青蛙料,所述青蛙料的成分及含量为鱼粉5

8份、小豆皮1

2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高效青蛙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方法具体如下:步骤S1:将青蛙养殖在青蛙养殖池(1)的内置水池(6)内,所述青蛙养殖池(1)包括第一围挡栅栏(2)、第二围挡栅栏(3)、进水沟(4)、排水沟(5)、内置水池(6)、内圈营养土地(7)以及外圈营养土地(8),所述第一围挡栅栏(2)可拆卸安装安装于进水沟(4)的外侧,所述进水沟(4)第二围挡栅栏(3)可拆装安装于排水沟(5)的外侧,所述进水沟(4)设置于内置水池(6)的一侧,所述排水沟(5)设置于内置水池(6)的另一侧,所述内置水池(6)通过内圈营养土地(7)设置青蛙养殖池(1)在内部,所述内圈营养土地(7)环绕内置水池(6)设置,所述外圈营养土地(8)设置于内圈营养土地(7)的外层;步骤S2:进行青蛙养殖池(1)的清洁与消毒后,将内圈营养土地(7)种植水草类植物、外圈营养土地(8)种植藤蔓类植物;步骤S3:向青蛙养殖池(1)内注入水、注入氧气;步骤S4:青蛙的饲养管理:养殖青蛙的生长过程分为蝌蚪、幼蛙及成蛙三个阶段,其中利用孵化箱孵化蝌蚪,蝌蚪饲料主要成分及含量为鱼粉5

8份、白糖2

5份、小豆皮1

2份以及花生粉1

2份养殖30

45天后将蝌蚪投放到青蛙养殖池(1)内;蝌蚪投放养殖池35~50天后会形成幼蛙后定时、定量、定点投放两次100~120g的青蛙料,所述青蛙料的成分及含量为鱼粉5

8份、小豆皮1

2份、花生粉1

2份以及麦麸皮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易林邱荣来廖方元邱荣金周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云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