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2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该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0),导管管体(10)的前端设有气囊(20),导管管体(10)的后端设有导管接头(11),导管管体(10)上设有分泌物吸管(30)和用于为气囊(20)充气的充气管(40),气囊(20)上设有一凹陷部(50),凹陷部(50)绕着导管管体(10)设置,凹陷部(50)将气囊(20)分成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上均开设有用于将凹陷部(50)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孔道(23),分泌物吸管(30)的一个端部位于凹陷部(50)内。该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有利于保持分泌物吸管的畅通,并能较全面地吸引气囊周围的分泌物。物。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导管是用于插入患者气管或支气管,为患者特别是不能自主呼吸患者创建一个临时性的人工呼吸通道的一种医疗器械。气管导管的管体前端一般设置气囊,以实现对管体的定位。气囊常配设有分泌物吸管,因为气囊周围常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分泌物容易滋生细菌,需要用分泌物吸管将产生的分泌物及时吸走。中国专利文献CN 204319462 U公开了一种易护理的气管导管,包括管体,管体的前端包覆有气囊,管体的管壁内设有用于吸引分泌物的吸引管,吸引管的一端呈“Y”型,端部两个分支分别位于靠近气囊外侧上方的管壁上,吸引管的另一端向导管接头方向延伸。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1)气囊的前后两侧均会汇聚分泌物,而该方案只关注气囊的后侧,无法吸引气囊前侧产生的分泌物;(2)端部两个分支分别位于靠近气囊外侧上方的管壁上,负压吸引时,会吸住气管的内壁,从而影响分泌物吸管的畅通;(3)吸痰等护理操作时会无意拨动管体,管体常会发生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其有利于保持分泌物吸管的畅通,并能较全面地吸引气囊周围的分泌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管体,导管管体的前端设有气囊,导管管体的后端设有导管接头,导管管体上设有分泌物吸管和用于为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气囊上设有一凹陷部,凹陷部绕着导管管体设置,凹陷部将气囊分成前壁部和后壁部,前壁部和后壁部上均开设有用于将凹陷部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孔道,分泌物吸管的一个端部位于凹陷部内。
[0006]作为改进,所述气囊的轴截面呈X型。
[0007]作为改进,所述孔道沿着导管管体的外壁设置。
[0008]作为改进,所述气囊为高容低压套囊。
[0009]作为改进,所述导管接头上连接有侧孔管,侧孔管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保护帽。
[0010]作为改进,所述导管管体上设置有刻度尺。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气囊中间部位设置凹陷部的形式,能增加气囊与导管管体内壁的摩擦力,能减少导管管体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发生位移的概率。同时,由于孔道的前后通气作用,位于凹陷部内的分泌物吸管端部不会对导管管体的内壁产生过大的吸引力,所以凹陷部的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形,这有助于保持分泌物吸管的畅通,也能避免分泌物吸管的端部对病人的气管粘膜产生伤害。分泌物吸管连通负压吸引装置,可在凹陷部形成一个微负压环境,使气囊周围产生的分泌物都能通过孔道向凹陷部汇聚并
被吸走,提高了分泌物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导管管体;11、导管接头;20、气囊;21、前壁部;22、后壁部;23、孔道;30、分泌物吸管;40、充气管;50、凹陷部;60、侧孔管;61、保护帽;70、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0,导管管体10为一中空的管体,导管管体10的前端设有气囊20,导管管体10的后端设有导管接头11。导管管体10上设有分泌物吸管30和用于为气囊20充气的充气管40。充气管40的前端与气囊20连通。分泌物吸管30和充气管40的末端穿出导管管体10的管壁且位于导管管体10之外。分泌物吸管30和充气管40的前端位于导管管体10的内部,以增加导管管体10的整体硬度。导管管体10被病人的牙齿压紧时,分泌物吸管30和充气管40起辅助支撑作用,使导管管体10可以保持畅通。
[0019]导管接头11上连接有侧孔管60,侧孔管60上设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保护帽61。通过侧孔管60可进行气道内给药。导管管体10上设置有刻度尺70,刻度尺70方便判断插入病人气道的导管管体10长度。
[0020]如图2、图3所示,气囊20为高容低压套囊,其形状为柱状,气囊20的中间部位设有一凹陷部50,凹陷部50绕着导管管体10设置呈环状,凹陷部50将气囊20分成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充气管40为气囊20充气时,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向四周膨胀,实现对导管管体10端部的定位。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上均开设有用于将凹陷部50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孔道23,孔道23沿着导管管体10的外壁设置。分泌物吸管30的一个端部位于凹陷部50内。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气囊20的轴截面呈X型。凹陷部50的截面为等腰梯形,该形状有利于在凹陷部50的前后两侧各形成一个辅助负压空间,位于气囊20前侧的分泌物汇向位于凹陷部50前侧的辅助负压空间,位于气囊20后侧的分泌物汇向位于凹陷部50后侧的辅助负压空间。汇聚在辅助负压空间内的分泌物通过孔道23向凹陷部50集中,再由分泌物吸管30吸引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分泌物吸管的气管导管,包括导管管体(10),导管管体(10)的前端设有气囊(20),导管管体(10)的后端设有导管接头(11),导管管体(10)上设有分泌物吸管(30)和用于为气囊(20)充气的充气管(4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0)上设有一凹陷部(50),凹陷部(50)绕着导管管体(10)设置,凹陷部(50)将气囊(20)分成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前壁部(21)和后壁部(22)上均开设有用于将凹陷部(50)与外部空间连通的孔道(23),分泌物吸管(30)的一个端部位于凹陷部(50)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