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028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0
在不损害级联热交换器的性能的情况下,使制冷剂成为过热状态。制冷剂循环系统(100、200)包括第一制冷剂回路(1、201)、第二制冷剂回路(2、202)以及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221)。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221)使流经第一制冷剂回路(1、201)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第二制冷剂回路(2、202)的第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循环系统(100、200)具有切换机构(13、25、213、225)。切换机构(13、25、213、225)对第一制冷剂回路(1、201)和第二制冷剂回路(2、20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221)具有第一主热交换部(21a、221a)和第一副热交换部(21b、221b)。第一副热交换部(21b、221b)用于使通过了第一主热交换部(21a、221a)的第一制冷剂处于过热状态。221a)的第一制冷剂处于过热状态。221a)的第一制冷剂处于过热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剂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剂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

193339号公报)所示,已知基于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二维制冷剂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专利文献1没有提及二维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控制。
[0005]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第一观点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制冷剂回路、第二制冷剂回路以及第一级联热交换器。第一制冷剂回路是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第二制冷剂回路是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第一级联热交换器使流经第一制冷剂回路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第二制冷剂回路的第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循环系统具有切换机构。切换机构对第一制冷剂回路和第二制冷剂回路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回路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第一级联热交换器具有第一主热交换部和第一副热交换部。第一副热交换部供通过了第一主热交换部的第一制冷剂通过。
[0007]由此,由于能在第一副热交换部中控制第一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冷剂循环系统(100、200),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为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第一制冷剂回路(1、201);形成为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第二制冷剂回路(2、202);以及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221),该第一级联热交换器使流经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1、201)的第一制冷剂与流经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2、202)的第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10、201)和所述第二制冷剂回路(2、20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具有切换回路的制冷剂的流路的切换机构(13、25、213、225),所述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221)具有第一主热交换部(21a、221a)和第一副热交换部(21b、221b),该第一副热交换部供通过了所述第一主热交换部(21a、221a)的所述第一制冷剂通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22),该第一流量调节阀对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1)中流向所述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的所述第一制冷剂的量进行调节;以及控制部(60),该控制部调节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22)的开度,当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1)的所述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为蒸发器时,所述控制部(60)调节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使从所述第一副热交换部(21b)出来的所述第一制冷剂处于过热状态。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热交换部(21a)是板式热交换器或层叠有多个扁平管的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副热交换部(21b)是双重管或者使配管接触的构造的热交换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为蒸汽压缩式冷冻循环的第三制冷剂回路(3);以及第二级联热交换器(41),该第二级联热交换器使流经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1)的所述第一制冷剂与流经所述第三制冷剂回路(3)的第三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级联热交换器(41)具有第二主热交换部(41a)和第二副热交换部(41b),该第二副热交换部用于使通过了所述第二主热交换部(41a)的制冷剂成为过热状态,所述第一级联热交换器(21)和所述第二级联热交换器(41)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1)中并联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循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热交换部(221b)在所述第一制冷剂回路(201)中在进入所述第一主热交换部(221a)之前的所述第一制冷剂与从所述第一主热交换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仓英二山田拓郎吉见敦史岩田育弘南田知厚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