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轨撑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轨撑。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既有铁路的运营方式等原因,决定了单独采用线路外轨超高方式是无法彻底消灭列车的离心力。未被平衡的离心力使列车车轮的轮缘对钢轨的轨头产生向外的推力,造成钢轨外翻,轨距瞬间变大。如果同时存在钢轨扣件连续失效、线路空吊及列车走行部位的缺陷等不利条件的组合,极有可能会发生行车事故。为提高线路的质量,适应既有线路的维修体制和维修方式,解决或减小曲线地段钢轨外翻问题,保障行车安全,则需要轨撑作为辅助设备对钢轨进行支撑。
[0003]专利技术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1.在列车经过时轨道发生轻微的形变,现有的轨撑为钢件,与钢轨之间的配合接触难以实现完全贴合,钢件的弹性模量较大,难以实现所有轨撑对钢轨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种弹性轨撑,其使用复合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轨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轨撑本体,轨撑本体一体成型,在轨撑上设置有轨枕接触部、轨底角接触部与轨腰接触部,轨枕接触部与轨枕接触,轨底角接触部与钢轨的轨底角接触,轨腰接触部贴近轨腰及轨头下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撑本体采用复合材料经热压成型工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接触部与轨枕接触位置的形状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腰接触部上端位于钢轨的下颚处,下端低于轨腰中部位置,安装时轨腰接触部与钢轨轨腰及轨头下颚保持1
‑
3毫米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弹性轨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腰接触部与其接触的钢轨位置的形状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轨撑,其特征在于,轨枕接触部的折角做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山,张渝,黄为,肖杰灵,
申请(专利权)人:逍游世界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