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146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放置有靠背椅,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固定有手柄,所述支撑轴上还固定有支撑齿轮,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连接齿盘,所述连接齿盘与前述支撑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齿盘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支撑柱穿过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定有连接柱穿过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齿条,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端面固定有转盘。本装置可以实现同时对手臂及腿部进行康复训练。训练。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目前,一般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往往需要适当的活动锻炼,这样可以加快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现有的一些神经内科康复锻炼椅,往往只能锻炼手臂或者腿部,不能兼顾两种锻炼方式,而且锻炼方式往往只有一种,比较单一。
[0003]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
[0005]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放置有靠背椅,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固定有手柄,所述支撑轴上还固定有支撑齿轮,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连接齿盘,所述连接齿盘与前述支撑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齿盘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支撑柱穿过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定有连接柱穿过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齿条,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端面固定有转盘,所述底板上方还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两侧均固定有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末端均固定有脚踏,所述固定板均通过摆动装置与前述转盘连接,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转盘上的连接轴,所述摆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固定板背面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通过定位杆与前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定位杆一端与定位轴转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另一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病人坐在靠背椅上,双腿放在对应位置的脚踏上,通过手握着手柄转动支撑盘,支撑轴随支撑盘转动,支撑齿轮随支撑轴转动,由于连接齿盘与支撑齿轮啮合,连接齿盘随支撑齿轮转动,连接齿盘上端面的支撑柱围绕连接齿盘的轴线转动,并且支撑柱上固定有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连接柱连接齿条,支撑柱围绕连接齿盘轴线转动时,连接杆带动齿条前后移动,由于齿条与固定轴上摆动齿轮啮合,齿条前后移动时,摆动齿轮来回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可以实现固定轴上端固定的转盘来回转动,转盘上端的连接轴围绕固定轴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连接轴通过定位杆带动固定板围绕固定杆前后摆动,从而实现两个脚踏交错前后摆动,即可以实现同时对手臂及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0007]优选的,所述齿条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板上方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入
到前述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伸入到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可以实现齿条稳定前后摆动及与摆动齿轮啮合。
[0008]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09]可以实现同时对手臂及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4]图中:1、底板;2、靠背椅;3、支撑轴,4、支撑盘;5、手柄; 6、支撑齿轮;7、连接齿盘;8、支撑柱;9、连接杆;10、齿条;11、限位杆;12、固定轴;13、摆动齿轮;14、转盘;15、固定杆;16、固定板;17、脚踏;18、连接轴;19、定位杆;20、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放置有靠背椅2,底板1上固定有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支撑轴3,支撑轴3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盘4,支撑盘4上固定有手柄5,支撑轴3上还固定有支撑齿轮6,底板1上固定有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连接齿盘7,连接齿盘7与支撑齿轮6啮合,连接齿盘7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柱8,支撑柱8上固定有支撑柱8 穿过并与支撑柱8转动连接的连接杆9,连接杆9末端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固定有连接柱穿过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齿条10,底板1 上还固定有与底板1转动连接的固定轴12,固定轴12上端面固定有转盘14,底板1上方还固定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上两侧均固定有与固定杆15转动连接的固定板16,固定板16末端均固定有脚踏17,固定板16均通过摆动装置与转盘14连接,摆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转盘 14上的连接轴18,摆动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固定板16背面的定位轴 20,定位轴20通过定位杆19与连接轴18连接,定位杆19一端与定位轴20转动连接,定位杆19另一端与连接轴18转动连接。病人坐在靠背椅2上,双脚放在对应位置的脚踏17上,通过手握着手柄5 转动支撑盘4,支撑轴3随支撑盘4转动,支撑齿轮6随支撑轴3转动,由于连接齿盘7与支撑齿轮6啮合,连接齿盘7随支撑齿轮6转动,连接齿盘7上端面的支撑柱8围绕连接齿盘7的轴线转动,并且支撑柱8上固定有与支撑柱8转动连接的连接杆9,连接杆9另一端通过连接柱连接齿条10,支撑柱8围绕连接齿盘7轴线转动时,连接杆9带动齿条10前后移动,由于齿条10与固定轴12上摆动齿轮 13啮合,齿条10前后移动时,摆动齿轮13来回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可以实现固定轴12上端固定的转盘14来回转动,转盘14上端的连接轴18围绕固定轴12前后移动,从而实现连接轴18通过定位杆19带动固定板16围绕固定杆15前后摆动,从而实现两个脚踏17 交错前后摆动,即可以实现同时对手臂及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0017]其中,齿条10上设置有限位槽,底板1上方固定有限位杆11,限位杆11穿入到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杆11伸入到限位槽内并与限位槽滑动连接,可以实现齿条10稳定前后摆动及与摆动齿轮13啮合。
[0018]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双腿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放置有靠背椅,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固定有手柄,所述支撑轴上还固定有支撑齿轮,所述底板上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连接齿盘,所述连接齿盘与前述支撑齿轮啮合,所述连接齿盘上端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有支撑柱穿过并与支撑柱转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固定有连接柱穿过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齿条,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端面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荣
申请(专利权)人:兴国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