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共振扫描的被动运动功能刺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磁共振扫描的被动运动功能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现象。其意义上较广,包含核磁共振、电子顺磁共振或称电子自旋共振。核磁共振成像,又称自旋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检查范围广,检查精度高,适应人体的各个部位。
[0003]目前,在对脑肿瘤患者诊治和手术时都要进行磁共振定位,来确定脑肿瘤的位置和生长情况。使用时,需要患者双手握拳、开合,或者双脚开合来辅助进行脑肿瘤磁共振定位;如果肿瘤正好生长在对应的运动功能脑区,那么会对患者的手或脚的运动功能造成影响,使患者无法完成对应的运动来辅助定位脑肿瘤,此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来完成磁共振定位,诱发患者对应的运动功能区,方便外科手术切术肿瘤。但是现有的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共振扫描的被动运动功能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床(1),所述操作床(1)的一端设置有磁共振装置(2),所述操作床(1)顶面远离所述磁共振装置(2)的一端设有脚部运动装置(3),所述脚部运动装置(3)与所述磁共振装置(2)之间的所述操作床(1)顶面设有手部运动装置(4);所述操作床(1)包括上床体(5)和下床体(6),所述上床体(5)与所述下床体(6)之间设置有自动送进装置;所述上床体(5)与磁共振装置(2)相对设置;所述脚部运动装置(3)和所述手部运动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上床体(5)的顶面;所述下床体(6)的底面固接有若干支撑腿(7);所述下床体(6)的一侧固接有操作装置(41),所述脚部运动装置(3)和所述手部运动装置(4)均与所述操作装置(41)电性连接;所述脚部运动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的顶端设有脚部托板(9);所述手部运动装置(4)包括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铰接有手部托板(10),所述手部托板(10)位于所述上床体(5)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共振扫描的被动运动功能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凹槽(8)侧壁的第一滑轨(11),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滑轨(1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7)和第二滑块(12),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5),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2)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16),所述第一螺杆(15)与所述第二螺杆(16)垂直;任意所述第一滑块(37)上固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与所述第一螺杆(15)传动连接,任意所述第二滑块(12)上固定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与所述第二螺杆(1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5)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7),所述第二螺杆(16)贯穿所述移动块(17)并与所述移动块(17)螺纹连接;所述脚部托板(9)与所述移动块(17)顶面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3)和所述第二电机(14)与所述操作装置(41)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共振扫描的被动运动功能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托板(9)包括支撑板(18)和遮挡板(19),所述遮挡板(19)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板(18)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所述遮挡板(19)通过固定杆(20)与所述移动块(17)的侧壁固接,所述第一凹槽(8)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遮挡板(19)相适配的环形槽(21),所述遮挡板(19)的边缘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槽(21)内;所述支撑板(18)通过铰接组件与所述移动块(17)顶端连接。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晨,张宇辰,任雨寒,梁宇霞,袁惠婕,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