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31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2
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一轴线朝向一像侧。第二透镜具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第五透镜具屈光力。第一、二、三、四及五透镜沿着轴线从一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3<(f1+f)/SD1<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SD1为第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移动终端或行动装置,例如手机或平板的成像镜头的发展趋势不断朝向高分辨率发展,其中成像镜头所使用的透镜数目愈来愈多,使得成像镜头的镜头总长度愈来愈长、外径愈来愈大,成像镜头体积相比于手机内部体积的比值也愈来愈大,已经无法满足手机轻薄的需求,所以需要有另一种新架构的成像镜头,才能同时满足高分辨率及小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不能兼顾高分辨率及小型化的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镜头总长度较短、镜头外径较小、分辨率较高、制程加工容易,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一轴线朝向一像侧。第二透镜具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第五透镜具屈光力。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沿着轴线从一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3<(f1+f)/SD1<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SD1为第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
[0005]其中第一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可更包括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第二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及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第五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及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
[0006]其中可更包括反射组件,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反射组件设置于第一透镜与第五透镜之间,第四透镜可更包括一凸面或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
[0007]其中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及另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0008]其中第三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及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
[0009]其中第三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及一凸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0010]其中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条件:

6<R
11
/R
52
<

0.5;1<f1/L1T<4;

4<R
11
/L1T<0;3.5<TTL/SD1<6.5;1mm2<f1×
f4<11mm2;

12mm2<f2×
f4<

1mm2;其中,R
11
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
52
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轴线的厚度,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轴在线的间距,SD1为第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
[0011]其中反射组件可更包括一入射面沿着轴线朝向物侧及一出射面沿着轴线朝向像侧,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条件:0.5<MT/L1T<3;0<MT/(SD2+SD3+SD4+SD5)<1;2mm<L<6mm;0.5<f1/L<2.5;其中,MT为入射面经反射面至出射面于轴在线的间距,L1T为第一透镜沿着轴线的厚度,SD2为第二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SD3为第三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SD4为第四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SD5为第五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反射面于该轴线上的间距,f1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
[0012]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第一透镜具有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凹面沿着一轴线朝向一物侧;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力,该第二透镜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力;以及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该反射组件设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该轴线从该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其中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2mm<L<6mm;其中,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反射面于该轴线上的间距。
[0013]一种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该第一透镜更包括一平面或一凹面朝向一像侧;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第四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其中该反射组件更包括一入射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以及一出射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其中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条件:0<MT/(SD2+SD3+SD4+SD5)<1;0.5<MT/L1T<10;0<f/L1T<5;4<TTL/SD1<14;

20<R
11
/L1T<0;1<TTL/L<5;0<f/L<2;其中,MT为该入射面经该反射面至该出射面于该轴线上的间距,SD2为该第二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SD3为该第三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SD4为该第四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SD5为该第五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轴线的厚度,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该轴线上的间距,SD1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光学有效直径,R
11
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该反射面于该轴线上的间距。
[0014]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镜头总长度较短、镜头外径较小、分辨率较高、制程加工容易,但是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0016]图2A、2B、2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例的场曲(Field Curvature)图、畸变(Distortion)图、调变转换函数图。
[0017]图3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与光路示意图。
[0018]图4A、4B、4C分别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例的场曲图、畸变图、调变转换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图。
[0019]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一透镜包括一凸面沿着一轴线朝向一像侧;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具有屈光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该第四透镜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以及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力;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该第三透镜、该第四透镜以及该第五透镜沿着该轴线从一物侧至该像侧依序排列;其中该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3<(f1+f)/SD1<5;其中,f1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该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SD1为该第一透镜的光学有效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更包括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该第二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以及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五透镜为弯月型透镜,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以及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反射组件,该反射组件包括反射面,该反射组件设置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五透镜之间,该第四透镜更包括一凸面或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为双凸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以及另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以及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五透镜具有正屈光力。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透镜为弯月型透镜具有负屈光力,且包括一凹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物侧以及一凸面沿着该轴线朝向该像侧;以及该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至少满足以下其中一条件:

6<R
11
/R
52
<

0.5;1<f1/L1T<4;

4<R
11
/L1T<0;3.5<TTL/SD1<6.5;
1mm2<f1×
f4<11mm2;

12mm2<f2×
f4<

1mm2;其中,R
11
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
52
为该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1为该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该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为该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L1T为该第一透镜沿着该轴线的厚度,TTL为该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该轴线上的间距,SD1为该第一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宏张锡龄吴国扬陈柏言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