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防污涂膜、表面具有该涂膜的涂装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24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且浸水初期的防污性及长期防污性两者均优异的多层防污涂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多层防污涂膜,具有下层涂膜、及形成于其上的上层涂膜,前述上层涂膜含有共聚物A,前述下层涂膜含有共聚物B,前述上层涂膜及下层涂膜分别含有防污药剂,前述共聚物A为含有单体(a)与单体(c)且也可含有单体(b)的第1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前述共聚物B为含有前述单体(a)与单体(b)中的至少一种的第2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前述单体(a)~(c)分别以通式(1)~(3)表示,前述共聚物A中,令第1单体混合物为100质量%的话,前述单体(a)的含量为10~45质量%,前述单体(b)的含量为0~15质量%,前述单体(c)的含量为20~50质量%,前述单体(a)与前述单体(b)的合计含量为10~45质量%,前述共聚物B为前述共聚物A以外的共聚物,且令第2单体混合物为100质量%的话,前述单体(a)与前述单体(b)的合计含量为46~65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防污涂膜、表面具有该涂膜的涂装物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防污涂膜、表面具有该涂膜的涂装物。
[
技术介绍
][0002]藤壶、龙介虫、紫贻贝、苔藓虫、海鞘、绿藻、海莴苣、粘泥等水生污损生物会附着在船舶(尤其船底部分)、渔网类、渔网配件等渔业用具、发电厂导水管等水中构造物上,从而存在损害这些船舶等的功能、损及外观等的问题。
[0003]为了防止此类问题,已知有通过在船舶等涂布防污涂料组合物以形成防污涂膜,并使防污药剂从防污涂膜缓慢释放出,从而长期间发挥防污性能的技术(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17203号公报
[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0005]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基于水解的涂膜更新性涂膜,通常被认为浸水初期的涂膜更新性差。尤其舾装期间,由于船舶处于静置状态,涂膜的更新性非常差。因此,在浸水初期容易发生粘泥等的附着,之后会继续发生藤壶、龙介虫等的附着,存在燃料消耗率降低、外观受损等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且浸水初期的防污性及长期防污性两者均优异的多层防污涂膜。[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防污涂膜,具有下层涂膜、及形成于其上的上层涂膜,前述上层涂膜含有共聚物A,前述下层涂膜含有共聚物B,前述上层涂膜及下层涂膜分别含有防污药剂,前述共聚物A为含有单体(a)与单体(c)且也可含有单体(b)的第1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前述共聚物B为含有前述单体(a)与单体(b)中的至少一种的第2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前述单体(a)~(c)分别以通式(1)~(3)表示,前述共聚物A中,令第1单体混合物为100质量%的话,前述单体(a)的含量为10~45质量%,前述单体(b)的含量为0~15质量%,前述单体(c)的含量为20~50质量%,前述单体(a)与前述单体(b)的合计含量为10~45质量%,前述共聚物B为前述共聚物A以外的共聚物,且令第2单体混合物为100质量%的话,前述单体(a)与前述单体(b)的合计含量为46~65质量%。
[0008]本案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努力研究的结果,发现上述构成的多层防污涂膜可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0009]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
[0010]1.多层防污涂膜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多层防污涂膜,具有下层涂膜、及形成于其上的上层涂膜。下层涂膜与上层涂膜均为水解型防污涂膜。
[0011]1‑
1.上层涂膜上层涂膜含有共聚物A、及防污药剂。上层涂膜可使用通过使上层涂膜中含有的成分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获得的防污涂料组合物来形成。
[0012]<共聚物A>共聚物A为第1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第1单体混合物含有单体(a)与单体(c),且也可含有单体(b),也可含有单体(a)~(c)以外的单体。
[0013]共聚物A中,令第1单体混合物为100质量%的话,前述单体(a)的含量为10~45质量%,前述单体(b)的含量为0~15质量%,前述单体(c)的含量为20~50质量%,前述单体(a)与前述单体(b)的合计含量为10~45质量%。
[0014]单体(a)的含量具体而言例如为10、15、20、25、30、35、40、45质量%,也可以为此处所例示的数值中的任2者之间的范围内。单体(b)的含量具体而言例如为0、5、10、15质量%,也可以为此处所例示的数值中的任2者之间的范围内。单体(c)的含量具体而言例如为20、25、30、35、40、45、50质量%,也可以为此处所例示的数值中的任2者之间的范围内。单体(a)与单体(b)的合计含量具体而言例如为10、15、20、25、30、35、40、45质量%,也可以为此处所例示的数值中的任2者之间的范围内。
[0015]单体(a)为通式(1)表示的甲基丙烯酸三有机硅酯单体。[化1]式中,R1~R3各自相同或不同地为碳数3~8的支链烷基或苯基。
[0016]R1~R3各自相同或不同地表示碳数3~8的支链烷基或苯基。碳数3~8的支链烷基,例如可列举: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1

乙基丙基、1

甲基丁基、1

甲基戊基、1,1

二甲基丙基、1,1

二甲基丁基、叔己基(thexyl)、环己基、1,1

二甲基戊基、1

甲基己基、1,1

二甲基己基、1

甲基庚基、2

甲基丁基、2

乙基丁基、2,2

二甲基丙基、环己基甲基、2

乙基己基、2

丙基戊基、3

甲基戊基等。R1~R3优选为异丙基、仲丁基、叔丁基、苯基、及2

乙基己基。特别优选为异丙基。
[0017]单体(a)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三异丙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异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仲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异戊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苯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苯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异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仲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异戊基硅酯、甲基丙烯酸异丙基二异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异丙基二仲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二异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二异戊基硅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二苯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叔己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环己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环己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

1,1

二甲基戊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

2,2

二甲基丙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环己基甲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二异丙基环己基甲基硅酯、甲基丙烯酸

‑2‑
乙基己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
‑2‑
丙基戊基硅酯等。优选可列举甲基丙烯酸三异丙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仲丁基硅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二苯基硅酯、甲基丙烯酸三
‑2‑
乙基己基硅酯等。这些单体(a)可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0018]单体(b)为通式(2)表示的丙烯酸三有机硅酯单体。[化2]式中,R1~R3各自相同或不同地为碳数3~8的支链烷基或苯基。
[0019]通式(2)的R1~R3的说明和通式(1)的R1~R3的说明相同。
[0020]单体(b)可列举作为单体(a)所例示的化合物的名称的“甲基丙烯酸”变更为“丙烯酸”而得的单体。
[0021]单体(c)为通式(3)表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单体(c)为具有丙烯酰氧基或甲基丙烯酰氧基,且具有烷氧基或芳氧基聚乙二醇基的单体。[化3]式中,R4为氢原子或甲基,R5为烷基或芳基,n为1~25。
[0022]聚乙二醇的聚合度(n)为1~25,优选为1~5,具体而言例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层防污涂膜,其特征为具有:下层涂膜、及形成于其上的上层涂膜,上述上层涂膜含有共聚物A,上述下层涂膜含有共聚物B,上述上层涂膜及下层涂膜分别含有防污药剂,上述共聚物A为含有单体(a)与单体(c)且也可含有单体(b)的第1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上述共聚物B为含有该单体(a)与单体(b)中的至少一种的第2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上述单体(a)~(c)分别以通式(1)~(3)表示,上述共聚物A中,令第1单体混合物为100质量%的话,上述单体(a)的含量为10~45质量%,上述单体(b)的含量为0~15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井拓也松木崇和久英典小林慧伊藤基道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