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16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外壳以及嵌入外壳内部的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上下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上挡板与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与下挡板关于骨架本体的中间位置对称;所述挡板开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一侧连通斜向出入口槽,所述斜向出入口槽与卡槽连通,所述卡槽外大内小,所述卡槽内部为弧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与装配方便,在骨架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卡槽,用于直接限位固定引线代替针脚,对于大功率电感器/变压器,用引线做针脚取代传统插针式针脚,减少了材料和工序成本,并且减少了末端针脚功率损耗提高了功率。提高了功率。提高了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线圈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

技术介绍

[0002]线圈被广泛用于电磁开关、变压器、接触器等电路元器件中,因此固定、缠绕线圈的线圈骨架就必不可少,现有的线圈骨架装配繁琐、生产成本高;同时,线圈骨架的针脚整体强度差,长时间使用后易损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线圈骨架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目前
技术介绍
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外壳以及嵌入外壳内部的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上下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上挡板与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与下挡板关于骨架本体的中间位置对称;
[0004]所述挡板开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一侧连通斜向出入口槽,所述斜向出入口槽与卡槽连通,所述卡槽外大内小,所述卡槽内部为弧形状。
[0005]进一步的,所述出入口为“U”形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斜向出入口槽设于挡板的一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外部延伸至挡板的末端。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结构简单与装配方便,在骨架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卡槽,用于直接限位固定引线代替针脚,对于大功率电感器/变压器,用引线做针脚取代传统插针式针脚,减少了材料和工序成本,并且减少了末端针脚功率损耗提高了功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2]图3为本技术的骨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外壳;2

骨架本体;21

上挡板;22

下挡板;23

斜向出入口槽;24

卡槽;25

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外壳1以及嵌入外壳1内部的骨架本体2,所述骨架本体2的上下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上挡板21与下挡板22,所述上挡板21与下挡板22 关于骨架本体2的中间位置对称;
[0016]所述挡板开有出入口25,所述出入口25一侧连通斜向出入口槽23,所述斜向出入口槽23与卡槽24 连通,所述卡槽24外大内小,所述卡槽24内部为弧形状。
[0017]所述出入口25为“U”形状,所述斜向出入口槽23设于挡板的一侧,所述卡槽24的外部延伸至挡板的末端。
[0018]本技术在进行具体使用的时候,引线的一端固定在上挡板21或者下挡板22对应的卡槽24内,引线依次绕过斜向出入口槽23、出入口25至骨架本体2的绕线芯上缠绕后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个挡板对应的卡槽24内,
[0019]本技术结构简单与装配方便,在骨架本体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卡槽24,用于直接限位固定引线代替针脚,对于大功率电感器/变压器,用引线做针脚取代传统插针式针脚,减少了材料和工序成本,并且减少了末端针脚功率损耗提高了功率。
[0020]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边出线的线圈骨架,包括外壳以及嵌入外壳内部的骨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的上下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上挡板与下挡板,所述上挡板与下挡板关于骨架本体的中间位置对称;所述挡板开有出入口,所述出入口一侧连通斜向出入口槽,所述斜向出入口槽与卡槽连通,所述卡槽外大内小,所述卡槽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亚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