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914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区和尾部连接区,所述尾部连接区设置有连接压力感应区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检测电阻,所述检测电阻与压力感应区并联,所述尾部连接区连接有固封块,所述检测电阻、导线的端部及尾部连接区的端部均固定于固封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检测电阻,在无人乘坐时,整个电路也处于导通状态,而在有人乘坐时,电路的电阻大幅度降低,即可以时刻检测整个电路的状态,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发现。现。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座椅传感器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运用于汽车座椅乘员感知系统,如安全带报警传感器.出租车自动计费器,气囊感应和驾驶员离座,例如有了这个装置,它可以感知座位上有没有人,假如没有人的话气囊就不会打开。驾驶员离开座位的话就会自动的退回空挡。它可以根据汽车座椅的形状,硬度和蒙皮的松紧度来设计传感器的外形及触点的灵敏度。
[0003]如申请号为202010354433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感应区、第二压力感应区、中间连接区和尾部连接区;第一压力感应区、第二压力感应区、中间连接区和尾部连接区分别设有第一印刷层、双面胶层和第二印刷层;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通过双面胶层粘合;第一压力感应区和第二压力感应区的双面胶层均设有接触点和支路,相邻接触点通过支路连通;第一压力感应区的双面胶层和第二压力感应区的双面胶层还设有排气槽;排气槽与接触点和/或支路连通;第一压力感应区通过中间连接区与第二压力感应区相连;第二压力感应区与尾部连接区相连;当汽车座椅压力传感器上存在压力时,接触点因挤压而通过排气槽将接触点里面的空气排出,从而使得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通过接触点形成导通状态,汽车座椅压力传感器输出变化的电阻值给车辆主控系统;当汽车座椅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消失时,接触点会通过排气槽吸入空气而恢复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重新形成断路状态。
[0004]再如申请号为20182042696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薄膜座椅传感器,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贴合设置的上片线路层、中间夹层和下片线路层;上片线路层包括第一PET层、以及依次印刷于第一PET层的下表面的上线路银浆层和上线路碳浆层;中间夹层设置为第二PET层,第二PET层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下片线路层包括第三PET层、以及依次印刷于第三PET层的上表面的下线路银浆层和下线路碳浆层;上线路银浆层和下线路银浆层均设置有若干相互对应的银浆触点;上线路碳浆层和下线路碳浆层均设置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碳浆触点;第二PET层的通孔、银浆触点和碳浆触点均相互对应设置;工作电阻是(0,150Ω),不工作电阻(1000KΩ,+∞)。当有人坐上去电路接通阻值在工作阻值内,即检测到有人乘坐。人走离开后,接通断开,阻值在不工作阻值内,即检测到人离开。
[0005]上述两薄膜式的传感器均能够达到在有人乘坐时电路导通,电阻较小,而在无人乘坐时,电路完全断开,电阻为无穷大,但在其出现故障时,如电路断开或银浆层损坏无法导通时,此时无论是否有人乘坐,整个电路均处于断开状态,而系统无法得知是何处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检测电阻,在无人乘坐时,整个
电路也处于导通状态,而在有人乘坐时,电路的电阻大幅度降低,即可以时刻检测整个电路的状态,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发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区和尾部连接区,所述尾部连接区设置有连接压力感应区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检测电阻,所述检测电阻与压力感应区并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尾部连接区连接有固封块,所述检测电阻、导线的端部及尾部连接区的端部均固定于固封块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区包括第一印刷层、第一双面胶层、第二印刷层和第二双面胶层,所述第一双面胶层位于第一印刷层和第二印刷层之间,所述第二印刷层位于第一双面胶层和第二双面胶层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感应区包括若干接触点和支路,相邻两接触点通过支路连通,所述支路上设置有排气槽和排气孔,所述排气槽位于第一双面胶层上,排气槽沿水平方向贯穿第一双面胶层的侧面,所述排气孔沿竖向贯穿第一双面胶层、第二印刷层和第二双面胶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槽与排气孔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与压力感应区并联的检测电阻,在无人乘坐时,电路通过检测电阻导通,此时电路中仍然具有电流,而在有人乘坐时,压力感应区的电阻将远小于检测电阻,电流较大,而在电路出现故障时,若在检测电阻之前,则此时电路中无电流,电阻无限大,若在检测电阻之后,则无论是否有人乘坐,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即本技术可以快速的知晓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的发生位置,同时本实用中采用排气槽与排气孔结合的方式实现进出气,以防止其中一种排气方式因意外而阻塞导致排气不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面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16]附图标记:1、压力感应区;11、第一印刷层;12、第一双面胶层;13、第二印刷层;14、第二双面胶层;2、尾部连接区;3、固封块;4、导线;5、检测电阻;6、排气孔;7、排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19]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
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实施例一:
[0021]一种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区1和尾部连接区2,所述尾部连接区2设置有连接压力感应区1的导线4,所述导线4上设置有检测电阻5,所述检测电阻5与压力感应区1并联。
[0022]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尾部连接区2连接有固封块3,所述检测电阻5、导线4的端部及尾部连接区2的端部均固定于固封块3内。
[0023]导线4一端连接至汽车的电气系统,电气系统为传感器供电,并能够检测传感器内的电流或电阻。
[0024]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检测电阻5的阻值远大于压力感应区1电路导通时的电阻。
[0025]通过固封块3将检测电阻5、导线4的端部及尾部连接区2固封在内部,可以实现固定、防水的目的,保证此连接处的稳定工作。
[0026]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包括压力感应区和尾部连接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连接区设置有连接压力感应区的导线,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检测电阻,所述检测电阻与压力感应区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连接区连接有固封块,所述检测电阻、导线的端部及尾部连接区的端部均固定于固封块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式座椅安全系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区包括第一印刷层、第一双面胶层、第二印刷层和第二双面胶层,所述第一双面胶层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涛
申请(专利权)人:启津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