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894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它包括交流充电接口、电池包;交流充电接口连接至断路器,断路器连接至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连接至充电模块,充电模块连接至继电器J1,继电器J1连接至充电枪;电池包置于本充电系统的外部并连接至继电器J2,继电器J2连接至充电模块。本新型充放电形式多样,使用灵活,且能应对的情况更多,极大的提高了本充放电系统的使用范围。本充放电系统的使用范围。本充放电系统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放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充放电装置,输入的交流电源需经电池包转换后才能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电能转换次数增多,导致能源浪费且充电效率慢,进而增加了充电时间;同时,现有的充放电装置其电池包充电方式单一,在无直流电源的情况下,导致电池包难以及时充电,进而会影响到电池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它包括交流充电接口、断路器、交流接触器、充电模块、继电器J1、充电枪、继电器J2、电池包;
[0005]交流充电接口连接至断路器,断路器连接至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连接至充电模块,充电模块连接至继电器J1,继电器J1连接至充电枪;
[0006]电池包置于本充电系统的外部并连接至继电器J2,继电器J2连接至充电模块。
[0007]进一步地,该充放电系统还包括直流充电接口、继电器J3;直流充电接口连接至继电器J3,继电器J3连接至电池包。
[0008]进一步地,交流充电接口与直流充电接口互锁。
[0009]进一步地,充电枪连接直流充电接口并为电池包充电。
[0010]进一步地,该充放电系统放置在移动充电设备上使用。
[001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充放电形式多样,使用灵活,且能应对的情况更多,极大的提高了本充放电系统的使用范围。在通过交流电源充电时,交流电源从交流充电口输入,最终由充电枪输出给待充电设备(如电动汽车)充电,电能可以不经过电池包,减少电能转换此时,提高充电效率。同时,可利用充电枪输出的直流电为电池包充电,解决了无直流充电桩情况下的电池包充电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系统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3]图中:1、交流电充电接口;2、断路器;3、交流接触器;4、充电模块; 5、继电器J1;6、充电枪;7、继电器J2;8、直流充电接口;9、继电器J3; 10、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交流充电接口1、断路器2、交流接触器3、充电模块4、继电器J1、充电枪6、继电器J2、电池包 10;
[0016]交流充电接口1用于连接交流电源,交流电充电接口连接至断路器2,断路器2连接至交流接触器3,交流接触器3连接至充电模块4,充电模块4连接至继电器J1,继电器J1连接至充电枪6。交流电源从加料充电接口1输入,经断路器 2、交流接触器3、充电模块4、继电器J1后,输出直流电给充电枪6,充电枪6 输出的直流电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0017]当无法提供交流电源时,由于本充放电系统设有电池包10,电池包10储存有电能,可实现无交流电源时的应急充电。电池包10在本充电系统的外部,与充电系统连接,即电池包10连接至继电器J2,再由继电器J2连接至充电模块 4;电池包10输出电源,经继电器J2、充电模块4、继电器J1,输出直流电给充电枪6,充电枪6输出的直流电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0018]同时,为实现电池包10的充电,该充放电系统还包括直流充电接口8、继电器J3;直流充电接口8连接至继电器J3,继电器J3连接至电池包10。直流充电接口8用于直流电源的输入,通过直流充电接口8直接外接直流充电桩为电池包10充电。当没有直流充电桩时,也可通过交流电为电池包10充电,交流充电接口1连接交流电源时,充电枪6输出的是直流充电电源,将充电枪6连接直流充电接口8,从而为电池包10充电。
[0019]交流充电接口1与直流充电接口8互锁,交流与直流互锁工作,解决了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同时输入的问题。
[0020]对于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通常应用于移动充电车、移动补电车等移动充电设备上,既可以通交流电源接口连接交流电源,进而通过充电枪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还可以通过电池包输出电源,进而通过充电枪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同时,通过直流充电接口连接直流电源为电池包充电,或者将充电枪连接到直流充电接口处,通过交流电源为电池包充电,其具体工作过程为:
[0021]交流电源从交流电充电接口1输入,经断路器2、交流接触器3输入到充电模块4,,充电模块4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输出,输出的直流电经继电器J1 传输至充电枪6,充电枪6为待充电的装置充电,例如电动汽车;
[0022]电池包10可存储电能,以备用;电池包10输出的直流电经继电器J2输入到充电模块4,充电模块4输出的直流电经继电器J1传输至充电枪6,充电枪6为待充电的装置充电,例如电动汽车;
[0023]电池包10的充电过程则是,直流充电桩连接至直流充电接口8,经继电器 J3给电池包10充电;
[0024]当没有直流充电桩时,也可通过交流电接口1为电池包10充电,此时将充电枪6连接至直流充电接口8,交流电源从交流充电接口1输入,经断路器2、交流接触器3输入到充电模块4,充电模块4输出直流电,经继电器J1传输至充电枪6,充电枪6连接至直流充电接口8,经继电器J3给电池包10充电。
[0025]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充放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交流充电接口(1)、断路器(2)、交流接触器(3)、充电模块(4)、继电器J1(5)、充电枪(6)、继电器J2(7)、电池包(10);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连接至断路器(2),断路器(2)连接至交流接触器(3),交流接触器(3)连接至充电模块(4),充电模块(4)连接至继电器J1(5),继电器J1(5)连接至充电枪(6);所述电池包(10)置于本充电系统的外部并连接至继电器J2(7),继电器J2(7)连接至充电模块(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充电设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进林伟罗林顾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