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92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本体,机箱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盖,且机箱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盖,前盖的底部开设有自然散热槽,自然散热槽连通机箱本体,且自然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尘罩,第一防尘罩的外壁贴合自然散热槽的内壁,且第一防尘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后盖顶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一端卡接在后盖的内部,且固定框靠近后盖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后盖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罩,第二防尘罩与第一防尘罩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该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降温效果好,提升了散热效率,且智能程度较高。智能程度较高。智能程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主机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进行散热。
[0003]目前,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仅使用风扇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差,而且一启动计算机,风扇就会开始转动,浪费电力,不够智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盖,且所述机箱本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盖,所述前盖的底部开设有自然散热槽,所述自然散热槽连通机箱本体,且所述自然散热槽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尘罩,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外壁贴合自然散热槽的内壁,且所述第一防尘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所述后盖顶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端卡接在后盖的内部,且所述固定框靠近后盖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所述后盖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罩,所述第二防尘罩与第一防尘罩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本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筒,所述冷却液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本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一端连通软管,所述小型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连通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连通冷却液筒。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管呈U型设置,且所述输液管与回液管均固定设置在机箱本体的内壁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在机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机箱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小型电机和小型水泵均电性连接控制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本体一端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
卡槽,所述后盖一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且所述卡块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栓。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配合,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机箱本体内部温度高于预设值时,会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则会启动小型水泵,使其将冷却液注入到输液管内,对空气进行降温,再启动小型电机,使其带动风扇组件转动,将冷气吹到机箱本体内的各个角落,对机箱本体进行降温,降温效果好,提升了散热效率,且智能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的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固定框的结构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冷却液筒的结构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1、机箱本体;2、温度传感器;3、前盖;4、自然散热槽;5、第一滤板;6、第一防尘罩;7、散热孔;8、控制器;9、固定框;10、第二滤板;11、连接板;12、小型电机;13、扇叶组件;14、第二防尘罩;15、小型水泵;16、安装块;17、冷却液筒;18、输液管;19、回液管;20、软管;21、通孔;22、抽液管;23、卡槽;24、卡块;25、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本体1,机箱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盖3,且机箱本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盖25,前盖3的底部开设有自然散热槽4,自然散热槽4连通机箱本体1,且自然散热槽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尘罩6,第一防尘罩6的外壁贴合自然散热槽4的内壁,且第一防尘罩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5,后盖25顶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框9,固定框9的一端卡接在后盖25的内部,且固定框9靠近后盖25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10,后盖25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罩14,第二防尘罩14与第一防尘罩6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7,通过设置的第一滤板5和第二滤板10的配合,能够减少进入机箱本体1内的灰尘。
[0021]固定框9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12,小型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组件13,通过启动小型电机12,使其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扇叶组件13转动,产生风力,将冷却液降温后的空气带到机箱本体1的各个角落,实现对机箱本体1的散热。
[0022]机箱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安装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筒17,冷却液筒1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软管20,软管2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21。
[0023]机箱本体1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小型水泵15,小型水泵15的输入端连通有抽液管22,抽液管22的一端连通软管20,小型水泵15的输出端连通有输液管18,输液管18的一端
连通有回液管19,回液管19的一端连通冷却液筒17,小型水泵15通过抽液管22、软管20和通孔21可从冷却液筒17内抽取冷却液,再将冷却液注入输液管18中,使冷却液对输液管18和回液管19周围的空气进行降温,然后再次回到冷却液筒17内,实现了循环冷却。
[0024]输液管18呈U型设置,且输液管18与回液管19均固定设置在机箱本体1的内壁上。
[0025]机箱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的检测端设置在机箱本体1的内部,机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2、小型电机12和小型水泵15均电性连接控制器8,温度传感器2如检测到机箱本体1内的温度超出预设温度,会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8,控制器8则会启动小型电机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包括机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盖(3),且所述机箱本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后盖(25),所述前盖(3)的底部开设有自然散热槽(4),所述自然散热槽(4)连通机箱本体(1),且所述自然散热槽(4)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防尘罩(6),所述第一防尘罩(6)的外壁贴合自然散热槽(4)的内壁,且所述第一防尘罩(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板(5),所述后盖(25)顶部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框(9),所述固定框(9)的一端卡接在后盖(25)的内部,且所述固定框(9)靠近后盖(25)的一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板(10),所述后盖(25)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罩(14),所述第二防尘罩(14)与第一防尘罩(6)的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9)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12),所述小型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组件(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用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液筒(17),所述冷却液筒(17)的内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田俊殷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先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