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891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识别方法,涉及触控技术领域,能够同时侦测两种不同精度的信号,以实现不同触控模式之间的及时切换。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和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第二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信号线一一对应。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内,且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部分重叠。叠或部分重叠。叠或部分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识别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中采用了触控面板,确保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触控操作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0003]目前,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包括自容式(Self-capacitance)和互容式(Mutual-capacitance)两类。其中,自容式触控面板也称为表面电容触控面板。自容式触控面板中设有采用单层结构的多个触控电极,且每个触控电极通过一条感测线连接至触控IC。在用户进行触控操作(例如接触触控或悬浮触控)的情况下,触控区域内对应触控电极的对地的电容会发生变化,并传输信号至触控IC,以供触控IC根据该信号进行触控识别。
[0004]例如,在采用手指触按进行接触触控或采用悬浮手势动作进行悬浮触控时,二者对应触控区域的面积不同,触控区域内对地电容发生变化的触控电极的数量也不同。此外,同一个触控电极在手指触按下引起的电容变化量远大于在悬浮手势动作下引起的电容变化量。这样触控IC根据单个触控电极传输的信号,可以优先判断出触控操作是否为接触触控;然后在判断为否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其是否为悬浮触控。
[0005]然而,在悬浮触控的情况下,触控区域内单个触控电极的对地电容的变化量很小,其传输的信号极易被触控IC识别为噪声,导致触控IC难以对该信号启动识别或进行准确识别。因此,触控IC需要花时间去收集目标区域内的多个信号,并对该多个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方能完成悬浮触控的识别。这也就导致触控面板在从接触触控切换至悬浮触控的过程中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设备、触控识别方法,能够同时侦测两种不同精度的信号,以实现不同触控模式之间的及时切换。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衬底、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至少一层绝缘层、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和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衬底上,该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与第一衬底之间,或设置于第一导电层的背离第一衬底的一侧。该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绝缘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连接。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与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连接。其中,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一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且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一个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内,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第一触控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部分重叠。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的触控操作,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能够同时生成触控信号。第一触控电极生成第一触控信号,第二触控电极生成第二触控信号。在第一触控电极通过对应的第一触控信号线将第一触控信号传输至触控IC,第二触控电极通过对应的第二触控信号线将第二触控信号传输至触控IC之后,触控IC根据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能够及时识别出第一触控信号和第二触控信号中的有效信号,并根据该有效信号向应用处理器上报触控信息,例如触控区域的位置信息,以使得应用处理器根据该触控信息进行控制处理。从而实现触控面板对触控模式的快速识别,以及其在不同触控模式之间的及时切换。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包括多个亚像素。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相互串接的多个第一子电极,其中每个第一子电极位于对应的一个亚像素内。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相互串接的多个第二子电极,其中每个第二子电极位于对应的一个亚像素内。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亚像素的数量与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亚像素的数量不同;同一个亚像素内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部分重叠。此外,不同亚像素内的各第一子电极采用相同形状,不同亚像素内的各第二子电极采用相同形状,方便于降低触控面板内的布线设计难度,以及简化触控面板的制作工艺。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包括液晶面板。每个亚像素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公共电极包括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第一子电极与对应亚像素内的第一公共电极为同一电极。第二子电极与对应亚像素内的第二公共电极为同一电极。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面板还包括液晶层。第一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均位于液晶层的靠近第一衬底的一侧。像素电极位于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之间,且第一公共电极位于像素电极的靠近第一衬底的一侧。在每个亚像素中,像素电极、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三者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两两部分重叠。
[0013]可选的,像素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公共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且二者正投影的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间隔。第二公共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且二者正投影的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间隔。
[0014]可选的,像素电极、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均为面状电极。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一亚像素中像素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例如,第二公共电极中设有开口,该开口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一亚像素中像素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也即,在沿垂直于第一衬底的方向上,像素电极的部分能够通过该开口裸露。如此,像素电极的裸露部分和第二公共电极之间能形成电场。
[0015]进一步的,第二公共电极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第二公共电极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三间隔。在像素电极与第一公共电极二者的正投影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间隔的情况下,第三间隔与第一间隔相等。在第二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二者的正投影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间隔的情况下,第二公共电极中所述开口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与第二间隔相等。从而能够在触控面板中形成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场,以确保触控面板的显示具有良好的均一性。
[001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液晶面板还包括液晶层以及设置于液晶层的背离第一衬底的
一侧的第二衬底。沿垂直于第一衬底的方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分别位于液晶层的两侧。像素电极位于第二衬底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极、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为狭缝电极。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中每相邻的两个第一公共电极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相连。第二触控电极中每相邻的两个第二公共电极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相连。第一连接部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也即,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错位设置,有利于减小因其正投影重叠设置带来的寄生电容,能够降低触控信号中的噪声影响。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对应的第一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衬底;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一衬底之间,或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背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至少一层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多条第一触控信号线,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连接;多条第二触控信号线,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面积,且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内,多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多个亚像素;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相互串接的多个第一子电极,其中每个第一子电极位于对应的一个亚像素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相互串接的多个第二子电极,其中每个第二子电极位于对应的一个亚像素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对应的亚像素的数量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对应的亚像素的数量不同;同一个亚像素内的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或部分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液晶面板;每个所述亚像素包括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包括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与对应亚像素内的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为同一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与对应亚像素内的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为同一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面板还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均位于所述液晶层的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位于所述像素电极的靠近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在每个所述亚像素中,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三者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两两部分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且二者正投影的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且二者正投影的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均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中的至少一者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
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同一亚像素中所述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三间隔;在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二者的正投影外边界之间沿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间隔的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吉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