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87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包括若干弹力绳,弹力绳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袖套,袖套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连接槽;连接槽内设有与第一连接装置配合的第一连接件,病床上设有与第二连接装置配合的第二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约束力的大小,避免在约束患者肢体时造成伤害,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自我配合能力,方便医患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约束带,是一种用于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的工具。现有的约束带一般利用布条或布带,将患者的部分或全部肢体绑缚在病床上,常采用卡扣式结构进行锁定。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为了保证约束效果,对患者的绑缚一般都很紧,容易造成患者局部勒伤甚至手部瘀血。而且一般患者处于不同恢复阶段时需要约束的力度也不一样,此外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也不是一直需要进行约束,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自我配合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包括若干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还包括袖套,所述袖套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配合的第一连接件,病床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配合的第二连接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弹力绳一端的登山扣,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槽两侧壁上的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弹力绳另一端的连接螺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连接螺母。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螺母通过连接架固定设于病床的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袖套为柔软的布质材料制成,所述袖套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魔术贴的子面和母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袖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的两侧设有若干沿所述袖套弯折方向布置的连接爪。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约束力的大小,避免在约束患者肢体时造成伤害,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自我配合能力,方便医患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袖套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附图序号及名称:1、弹力绳,11、第一连接装置,12、第二连接装置,2、袖套,3、连接槽,31、第一连接件,4、病床,41、第二连接件,42、连接架,5、连接座,51、连接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7]结合图1和图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包括若干弹力绳1,弹力绳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装置11和第二连接装置12;还包括袖套2,袖套2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连接槽3;连接槽3内设有与第一连接装置11配合的第一连接件31,病床4上设有与第二连接装置12配合的第二连接件41。
[0018]其中,第一连接装置11为固定连接于弹力绳1一端的登山扣,第一连接件31为垂直设置于连接槽3两侧壁上的连接杆;第二连接装置12为固定连接于弹力绳1另一端的连接螺栓,第二连接件41为与连接螺栓配合的连接螺母,连接螺母通过连接架42固定设于病床4的两侧。
[0019]另外,袖套2为柔软的布质材料制成,袖套2的内壁和外壁分别设有魔术贴的子面和母面(类似于血压计袖带的结构),方便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型或者肢体的不同位置灵活调整松紧,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0020]如图3,袖套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连接槽3开设于连接座5上;连接座5的两侧设有若干沿袖套2弯折方向布置的连接爪51。
[0021]因为在临床上,肌力分级的标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零级是指肌肉完全瘫痪,看不到肌肉收缩;一级肌力就是可以见到肌肉的收缩;如果能够在水平移动这种情况称为二级肌力;如果能够将肢体抬起,但是不能够阻挡重力,像这种情况就称为三级肌力;如果比正常的肌力略微差一点,那么就称为四级肌力;最后正常的肌力就称为五级肌力。在本实施例中,袖套最多同时连接五根弹力绳,与袖套连接的弹力绳数量从一根至五根分别对应患者肌力从一级至五级。
[0022]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3]1)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肌力等级取用合适数量的弹力绳,并将这些弹力绳末端的连接螺栓拧入病床两侧连接架内适当位置的连接螺母中;
[0024]2)将袖套固定在患者肢体的相应位置处并利用魔术贴固定好,以扎紧但不压迫肢体为准;
[0025]3)将弹力绳末端的登山扣直接扣入袖套上相应位置的连接杆上即可。
[0026]本申请的约束装置,当患者躯体有不适症状时,可以通过手势交流,甚至用手进行简单的自我处置(如:瘙痒,按摩等),而由于弹性阻力存在的缘故,又不致于导致拔管等意外;由于是利用弹力绳进行约束,避免了局部勒伤甚至手部瘀血的可能,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患者有一定的自助配合能力,有利于医患交流,方便医疗活动的进行。
[0027]综上,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弹力绳(1),所述弹力绳(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装置(11)和第二连接装置(12);还包括袖套(2),所述袖套(2)的外壁上设有沿轴向布置的连接槽(3);所述连接槽(3)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1)配合的第一连接件(31),病床(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2)配合的第二连接件(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调式的柔性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1)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弹力绳(1)一端的登山扣,所述第一连接件(31)为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槽(3)两侧壁上的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2)为固定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