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880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反渗透系统、浓水反渗透系统、冷水池、循环水泵、冷却用换热器和冷却塔,原水通过管路与反渗透系统的入口连接,反渗透系统的出口与冷水池的入口连接,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与浓水反渗透系统连接,浓水反渗透系统的出口与冷水池入口连接,浓水反渗透系统的废料口与外部的处理设备连接,冷水池的出口与循环水泵的入口连接,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冷却用换热器的入口连接,冷却用换热器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连接,冷却塔的出口与冷水池的入口连接。通过反渗透系统与浓水反渗透系统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得到滤液,再进入冷水池循环运行,降低了系统的排污处理成本,实现了零排放。零排放。零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水,工业生产也同样离不开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也越来越大,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的国家,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合理和节约用水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0003]工业用水主要包括锅炉用水、循环冷却用水、工艺用水、清洗用水等。其中,循环冷却水是用水大项,在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循环冷却水占企业用水的50%-90%,特别是像火力发电厂的循环冷却用水占90%以上。由于循环冷却水在连续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大量蒸发、飘洒等,就需要不断向循环系统补水,从而导致循环水系统中的各种物质不断增加浓缩,其中就包括结垢性和腐蚀性的离子,例如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锂离子、碳酸根离子、氯离子和铁离子等,这些离子达到一定浓度就会在设备和管道里结垢,同时会腐蚀设备和管道。按照国家标准,当循环水中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含量大于1100mg/l时,循环系统需要进行排污处理,排污水量大且属于工业废水,需要配置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达标后才能排放。
[0004]传统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处理工艺为:循环水系统需要向循环水中添加阻垢剂、杀菌剂以及缓蚀剂。循环水系统中的系统排污水先进入到沉淀单元加入絮凝剂出去大部分的浊度和悬浮物,沉淀的污泥外送处理。沉淀单元输出的清液进入过滤单元,过滤后滤渣也外送处理。过滤单元的滤液进入生化单元用于出去氨氮和磷离子。生化单元输出的处理液进入到除盐单元,除盐单元产生的淡化水返回到循环水系统中再次利用,除盐单元产生的浓水可以进入蒸发单元处理。传统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需要进行排污,浓水中产生的磷离子需要设置专门的装置来处理磷离子以避免造成污染,其处理成本高,费时费力,并且浓水持续存在循环冷却水系统内,运行不安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降低结垢、使用寿命长的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反渗透系统、浓水反渗透系统、冷水池、循环水泵、冷却用换热器和冷却塔,外部的原水通过管路与反渗透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滤液出口与冷水池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与浓水反渗透系统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系统的滤液出口与冷水池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系统的废料口与外部的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冷水池的出口与循环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冷却用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用换热器的出口与冷却塔
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冷水池的入口连接,原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后形成滤水,反渗透系统排出的浓水进入浓水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也形成滤水,浓水反渗透系统废料口分离出的污泥输送至处理设备中,形成的所述滤水进入冷水池中,在循环冷却后的水经冷却塔后返回所述冷水池内。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原水箱的出口与原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原水泵的出口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反渗透系统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出口与冷水池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原水箱上开设有第一药剂口和第二药剂口,所述第一药剂口与外部的pH输药泵连通,所述第二药剂口与外部的阻垢剂输药泵连通,以用于调整原水箱内的pH值和防止原水箱内结垢。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浓水反渗透系统包括浓水箱、浓水泵和浓水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箱的出口与浓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泵的出口与浓水反渗透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的出口与冷水池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的废料口与外部的处理连接。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浓水箱上开设有第三药剂口和第四药剂口,所述第三药剂口与外部的pH输药泵连通,所述第四药剂口与外部的阻垢剂输药泵连通,以用于调整浓水箱内的pH值和防止浓水箱结垢。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设备包括蒸发单元或除尘单元。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原水箱内调节pH值的范围为8.2-8.3。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浓水箱内调节pH值的范围为8.2-8.3。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渗透装置和浓水反渗透装置的出口均通过管道与冷水池连接,且该出口输送的滤液的pH值范围为7-8。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原水输送至原水箱内,在原水泵的作用下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装置后,并同时添加阻垢剂和酸碱液来调节原水的pH值,形成了滤液和浓水,将滤液输送至冷水池内;
[0018](2)步骤(1)中的浓水输送至浓水箱,在浓水泵的作用下经浓水反渗透装置,同时加入酸液和阻垢剂来调节浓水的pH值,形成了滤液和污泥,将滤液输送至冷水池中,污泥输送至外部的蒸发单元或除尘单元进行处理;
[0019](3)滤液进入冷水池后,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输送至所需的冷却用换热器内,产生的热水通过管路输送至冷却塔;
[0020](4)所述步骤(3)产生的热水在冷却塔的作用下再次形成冷水,返回至冷水池内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与反渗透装置与浓水反渗透装置处理的滤液共同作为冷却水来循环使用。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2]1.通过反渗透系统与浓水反渗透系统预先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大大降低了滤液中的含盐量,使其达到近似纯水的滤液,在滤液进入冷水池后循环运行,与传统的循环冷却
工艺相比,从源头对水源处理,使得循环冷却水在进入冷水池内的水接近于纯水状态,降低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处理成本,不再需要排污处理,实现了零排放。
[0023]2.在反渗透系统与浓水反渗透系统中加入适当的缓蚀阻垢剂、杀菌剂等其他助剂,得到的滤液接近与纯水,并输送至冷水池后使循环冷却水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相比于传统工艺来说,水处理药剂的投加量大大降低,节省成本。
[0024]3.预处理之后的冷水在进入冷水池后,不会再对水进行浓缩,不会随着浓缩倍数的提高而影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其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决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反渗透系统、浓水反渗透系统、冷水池、循环水泵、冷却用换热器和冷却塔,外部的原水通过管路与反渗透系统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滤液出口与冷水池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系统的浓水出口与浓水反渗透系统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系统的滤液出口与冷水池入口连接,所述浓水反渗透系统的废料口与外部的处理设备连接,所述冷水池的出口与循环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冷却用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用换热器的出口与冷却塔的入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的出口与冷水池的入口连接,原水进入反渗透系统后形成滤水,反渗透系统排出的浓水进入浓水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也形成滤水,浓水反渗透系统废料口分离出的污泥输送至处理设备中,形成的所述滤水进入冷水池中,在循环冷却后的水经冷却塔后返回所述冷水池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和反渗透装置,所述原水箱的出口与原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原水泵的出口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反渗透系统连接,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出口与冷水池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箱上开设有第一药剂口和第二药剂口,所述第一药剂口与外部的pH输药泵连通,所述第二药剂口与外部的阻垢剂输药泵连通,以用于调整原水箱内的pH值和防止原水箱内结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用循环冷却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反渗透系统包括浓水箱、浓水泵和浓水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出口与浓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箱的出口与浓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浓水泵的出口与浓水反渗透装置的入口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鑫郭勇朱虹冯艳文刘爽高文泽石代龙何东辉杨金萍陈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职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