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318880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3
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涉及透明导电技术领域,能够降低透明导电电极的方阻。该透明导电电极包括透明衬底以及嵌入在透明衬底中的金属网格、金属纳米线网络;金属纳米线网络位于金属网格的网孔区域;透明衬底包括位于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金属网格以及金属纳米线网络露出第一表面、且与第一表面平齐;透明导电电极还包括:透明导电修饰层;透明导电修饰层覆盖第一表面以及露出于第一表面的金属网格、金属纳米线网络。络。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


[0001]本申请涉及透明导电
,尤其涉及一种透明导电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透明导电电极(也可以简称为透明电极)基于其自身的透光性而广泛应用于在光电转换、信息显示、固体照明等领域,现有的透明电极中多采用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制成,由于TCO的电阻率相对较高,使得形成的透明电极的方阻较大,尤其是对于柔性衬底场景下,透明电极的方阻一般可以达到几十欧姆甚至上百欧姆,从而导致大面积的透明电极的电阻会大幅增加,进而也就造成了透明电极的应用受限的问题。
[0003]以透明电极在太阳能电池(也可以称为光电池)中的应用为例,透明电极作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透明电极的方阻过高,严重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通常采用多个窄条状子电池串联的设置方式,造成太阳能电池本身出现人眼可见的线条,进而导致其应用场景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例如对于目前出现的智能穿戴领域、消费电子等电子产品,对视觉性、美观度都有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衬底以及嵌入在所述透明衬底中的金属网格、金属纳米线网络;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位于所述金属网格的网孔区域;所述透明衬底包括位于厚度方向上的第一表面;所述金属网格以及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露出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第一表面平齐;所述透明导电电极还包括:透明导电修饰层;所述透明导电修饰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以及露出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所述金属网格、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衬底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侧的第二表面;所述金属网格以及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均未露出所述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嵌入在所述透明衬底中表面覆盖有氧化物纳米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为银纳米线网络。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修饰层中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透明导电聚合物、碳纳米管、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衬底为柔性衬底。7.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导电电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包括光电池;所述光电池中的至少一个电极采用所述透明导电电极。9.一种透明导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基板上形成胶质层;在所述胶质层上形成镂空的网格沟槽,以得到胶质图案层;在位于所述胶质图案层的网格沟槽内的基板上形成金属网格,并去除所述胶质图案层;在位于所述金属网格的网孔区域的基板上形成金属纳米线网络;在形成有所述金属网格和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的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辛凯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