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66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姜片穿孔无规格、艾柱固定不牢靠、灰烬不易清除的问题,包括姜片穿孔部和艾柱燃烧部,姜片穿孔部包括扁平状的盖子和若干根钢针,钢针安装在盖子下表面,姜片放置在艾柱燃烧部内腔,盖子扣合在艾柱燃烧部上,钢针嵌入艾柱燃烧部内腔,插在姜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姜片一次性扎孔,穿刺的针孔数目和深度统一;同时可将生姜片固定,并与艾柱一并提起,操作简单、安全牢靠、省时省力;可以收集灰烬、方便清洁;并能用于多种隔物灸,扩大了使用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姜灸艾灸器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装置
,特别涉及了一种隔姜灸艾灸器。

技术介绍

[0002]隔姜灸,是借以生姜温经散寒之性,在人体一定部位施灸,加上艾叶的药性,可治疗多种临床常见病,并可根据病情反复施灸。隔姜灸取料方便、操作简单,临床收效显著,目前已经是中医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0003]隔姜灸原始操作方法中存在很多缺点:1、穿刺姜片时,穿刺的针孔数量和大小没有规格,受热不均匀,且耗时费力;2、施灸过程患者感觉灼热时,需将姜片向上提起,提起过程中艾柱固定不牢靠会有脱落烫伤病人的风险,且艾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直接用手触摸,施术者也容易被烫伤;3、多次艾绒燃烧产生的灰烬不容易清除,操作完毕后,清理困难,容易弄脏被单及衣物。
[0004]中国专利局2020年10月02日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隔姜灸装置的技术,其公开号为CN211610732U。该技术公开了一种隔姜灸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在筒体底部设置网,网与筒体形成燃烧腔,在燃烧腔内设置通气的内衬,筒体上方开口;该技术将生姜、艾条或者艾柱收纳在一个筒体内对使用者进行隔姜灸,避免燃烧的艾条或者艾柱掉落,并且灸完后,不会在使用者皮肤上遗留姜片或者其它杂质,保持了隔姜灸部位的清洁;但没有解决姜片穿刺时针孔数量和大小没有规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隔姜灸原始操作方法中姜片穿孔无规格,受热不均匀,艾柱固定不牢靠、有烫伤风险,以及灰烬不易清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可以一次性扎孔,穿刺的针孔数目和深度统一;同时可将生姜片固定,并与艾柱一并提起,减少艾柱脱落造成病人及医护人员烫伤的风险;操作简单、安全牢靠、省时省力;可以收集灰烬、方便清洁;并能用于多种隔物灸,扩大了使用范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姜片穿孔部和艾柱燃烧部,姜片穿孔部包括扁平状的盖子和若干根钢针,钢针安装在盖子下表面,姜片放置在艾柱燃烧部内腔,盖子扣合在艾柱燃烧部上,钢针嵌入艾柱燃烧部内腔,插在姜片上。姜片穿孔部用于对姜片穿孔,钢针能够对姜片进行穿刺,一次就能穿刺数孔,且穿刺的针孔数目和深度统一,使得艾柱放置在姜片上时,姜片受热均匀,同时省时省力,不会扎伤手部,安全性高。艾柱燃烧部用于放置姜片以及艾柱,同时收集艾柱燃烧后产生的灰烬,使姜片固定牢靠,并能将姜片与艾柱一起提起,减少烫伤风险,同时防止灰烬四处散落,弄脏衣物。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钢针为12根,呈四列三行的矩阵排列。多根钢针整齐排列,可以一次对姜片穿刺数孔,省去了多次扎孔的时间,且针孔数量一致,大小均匀。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钢针长为0.3cm 。姜片为0.3cm的薄片,0.3cm的钢针刚好对姜片进行穿孔。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艾柱燃烧部内腔形状与盖子形状相对应。一般采用椭圆形结构,空间更大,便于放置和取出姜片。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盖子上设有一个插入孔,插入孔上插接有一根按压杆。在盖子上设置插入孔,便于在针对姜片进行穿刺后,提起盖子时,可以用按压杆从插入孔插入,按压住姜片,使姜片不会与盖子一起提起。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姜片穿孔部还包括提手,提手安装在盖子上表面。提手方便提起盖子,利用盖子下表面安装的钢针对姜片进行一次性穿孔,同时便于在钢针对姜片穿刺后提起盖子。盖子和提手一般采用木制的,隔热效果较好,且成本较低。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艾柱燃烧部包括为筒体、把手以及设置在筒体底部的可拆卸的网,把手安装在筒体上。在操作过程中,须多次提起生姜,艾柱燃烧部上的把手可以使提起的动作更加简单方便。设置在筒体底部的网可以放置姜片,也可以放置盐、附子饼等其他可用于隔物灸的物体,扩大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筒体和把手一般也采用木制的,木制的比金属制的隔热效果好,成本也更低。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筒体高为0.3cm。使姜片放在筒体内时,盖子扣合在筒体上,钢针刚好能将姜片穿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网为高密度网。高密度网用于收集灰烬,防止艾柱燃烧产生的灰烬脱落,烫伤皮肤。
[0015]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姜片制作过程中,一次性就可对姜片穿刺数孔,穿刺的针孔数目和深度统一,受热均匀,且省时省力、安全性高;2、施灸过程中,此装置可将生姜片固定,并与艾柱一并提起,可最大程度上减少艾柱脱落造成病人及医护人员烫伤的风险;3、此装置不仅可以放置姜片,还可支持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各种隔物灸的操作,操作简单、安全牢靠;4、艾柱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落在装置上的高密度网中,免去了艾灰脱落弄脏床单及衣物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姜片穿孔部结构图;
[0018]图中:1、筒体;2、盖子;3、钢针;4、提手;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本施例为一隔姜灸艾灸器,如图1所示,其结构示意图为:包括筒体1、提手4、盖子2、把手5以及若干根钢针3。钢针3固定安装在盖子2下表面,提手4固定安装在盖子2上表面,把手5 固定安装在筒体1侧面。钢针3 能够对姜片进行穿刺,一次就能穿刺数孔,且穿刺的针孔数目和深度统一,使得艾柱放置在姜片上时,姜片受热均匀,并且且省时省力、安全性高。盖子上的把手方便提起盖子,对姜片进行穿刺,同时便于在钢针对姜片穿刺后提起盖子。姜片放置在筒体内,筒体上设有把手,便于在患者感到皮肤灼热时,通过把手提起装置,减少艾柱脱落造成病人及医护人员烫伤的风险。
[0021]如图2 所示,其为姜片穿孔部结构示意图:包括盖子2和钢针3。钢针3共12根,固定
安装在盖子上,呈四列三行的矩阵排列,盖子2上有一个插入孔。多根钢针3整齐排列,可以一次对姜片穿刺数孔,,省去了多次扎孔的时间,且针孔数量一致,大小均匀,省时省力,减小了扎伤手的风险,增大了安全性。盖子3上的插入孔方便木棒从此插入按压住姜片,使得在钢针对姜片穿刺完毕后,提起盖子时,姜片不会和盖子一起提起。
[0022]下面继续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
[0023]使用时,将生姜切成约0.3cm的薄片,将生姜片放置在筒体1内的高密度网上,握住艾灸装置盖子2上的提手4,将带针的一面按在生姜片上,盖紧盖子。将木棒从盖子2上的插入孔插入,按压住姜片,提起盖子2,生姜片上就有了数个针孔,然后在姜片上放置艾柱进行施灸,若患者自觉灼热时,握住此装置上的把手,将其抬起,再放下,如此反复。艾柱燃烧后的灰烬可用木棒轻轻拨至此装置内部的高密度网上,待使用完毕后,再一起清理即可。
[00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姜片穿孔部和艾柱燃烧部,姜片穿孔部包括扁平状的盖子(2)和若干根钢针(3),钢针(3)安装在盖子(2)下表面,姜片放置在艾柱燃烧部内腔,盖子(2)扣合在艾柱燃烧部上,钢针(3)嵌入艾柱燃烧部内腔,插在姜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针(3)为12根,呈四列三行的矩阵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针(3)长为0.3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姜灸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艾柱燃烧部内腔形状与盖子(2)形状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珠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区滨海新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