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584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包括连接支架、传动皮带、辅助皮带、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从动轴杆以及两个端头支架。通过减速电机的同步转动,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同向转动,在传动皮带与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作用下使传动皮带转动,辅助皮带由两端最内侧的第一从动轴孔、第二从动轴孔以及第二辅助轴孔上的的从动轴杆拉紧,在辅助皮带与第二驱动轴杆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作用下使辅助皮带转动,辅助皮带进一步带动传动皮带转动;应用在实际时,端头支架固定在电动转移床装置上,传动皮带处在最上方,在传动皮带的转动下,可将躺在传动皮带上的病人向传导皮带转动的方向平稳地平移。的病人向传导皮带转动的方向平稳地平移。的病人向传导皮带转动的方向平稳地平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病人或行动不便人士在病床与移动担架之间的转移,一般采取多人抬抱的方式进行,为了减少对病人的损害,还必需是进行过特定培训的若干位医护人员才能参与搬动,仅通过人力进行转移,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为应对决医疗卫生系统护理人员的人力不足问题以及降低病人在换床或转移时造成二次伤害的几率,现市面上出现有电动转移床装置,主要有悬吊式转移床装置和功能全面的转移床两种。悬吊式转移床装置需要较大活动空间,对于现有医院或护理院大规模投入使用有一定困难,局限于特定范围使用,普遍适用性较差,难以规模投入;功能全面的转移床的各类功能齐全且智能便捷,但价格昂贵,现有医院或护理院也不能够承担起换置的费用。现有的电动转移床装置尽管发展较为完善,但由于造价昂贵,添置时医疗室还需停顿整修,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包括连接支架、传动皮带、辅助皮带、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从动轴杆以及两个端头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之间相平行共水平面设置,所述端头支架平行连接在最外侧的两连接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的中部左侧分别开设有贯通前后壁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连接支架在第二轴孔的左上方、右下方分别开设有贯通前后壁的第一辅助轴孔、第二辅助轴孔,所述连接支架的左端由外至内开设有三个贯通前后壁且由高至低间隔分布的第一从动轴孔,所述连接支架的右端由外至内开设有三个贯通前后壁且由高至低间隔分布的第二从动轴孔,所述第一驱动轴杆嵌入在每一个连接支架的第一轴孔中,所述第二驱动轴杆嵌入在每一个连接支架的第二轴孔中;每个连接支架上相共轴的第一从动轴孔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每个连接支架上相共轴的第二从动轴孔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每个连接支架的第一辅助轴孔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每个连接支架的第二辅助轴孔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所述从动轴杆的两端头封闭于最外侧两个连接支架中;
[0006]每两个连接支架之间,两端最外侧的第一从动轴孔、第二从动轴孔以及第一辅助轴孔上的的从动轴杆环套有同一个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底部外壁与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相贴合;每两个连接支架之间,两端最内侧的第一从动轴孔、第二从动轴孔以及第二辅助轴孔上的的从动轴杆环套有同一个辅助皮带,所述辅助皮带的顶部外壁与第二驱动轴杆相贴合;所述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的前侧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减速电机,所述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的后侧端均延伸出最后端的连接支架外侧且连接有另外一
个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均固定设置在端头支架中,所述端头支架的外侧完全包覆有树脂皮革。
[0007]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驱动轴杆共轴心线连接固定。
[0008]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轴杆共轴心线连接固定。
[0009]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上的减速电机相联动同步运作,且使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同向转动设置。
[0010]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支架的第二辅助轴孔以及最内侧的第二从动轴孔的从动轴杆上方的辅助皮带外侧壁与传动皮带底部侧壁相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减速电机的同步转动,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同向转动,传动皮带由两端最外侧的第一从动轴孔、第二从动轴孔以及第一辅助轴孔上的从动轴杆拉紧,在传动皮带与第一驱动轴杆、第二驱动轴杆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作用下使传动皮带转动,辅助皮带由两端最内侧的第一从动轴孔、第二从动轴孔以及第二辅助轴孔上的的从动轴杆拉紧,在辅助皮带与第二驱动轴杆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作用下使辅助皮带转动,辅助皮带进一步带动传动皮带转动;应用在实际时,端头支架固定在电动转移床装置上,传动皮带处在最上方,在传动皮带的转动下,可将躺在传动皮带上的病人向传导皮带转动的方向平稳地平移。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两连接支架之间的竖直面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连接支架;2、传动皮带;3、辅助皮带;4、第一驱动轴杆;5、第二驱动轴杆;6、从动轴杆;7、端头支架;8、第一轴孔;9、第二轴孔;10、第一辅助轴孔;11、第二辅助轴孔;12、第一从动轴孔;13、第二从动轴孔;14、减速电机;15、树脂皮革。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包括连接支架1、传动皮带2、辅助皮带3、第一驱动轴杆4、第二驱动轴杆5、从动轴杆6以及两个端头支架7,所述连接支架1之间相平行共水平面设置,所述端头支架7平行连接在最外侧的两连接支架1上,所述连接支架1的中部左侧分别开设有贯通前后壁的第一轴孔8和第二轴孔9,所述连接支架1在第二轴孔9的左上方、右下方分别开设有贯通前后壁的第一辅助轴孔10、第二辅助轴孔11,所述连接支架1的左端由外至内开设有三个贯通前后壁且由高至低间隔分布的第一从动轴孔12,所述连接支架1的右端由外至内开设有三个贯通前后壁且由高至低间隔分布的第二从动轴孔13,所述第一驱动轴杆4
嵌入在每一个连接支架1的第一轴孔8中,所述第二驱动轴杆5嵌入在每一个连接支架1的第二轴孔9中;每个连接支架1上相共轴的第一从动轴孔12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每个连接支架1上相共轴的第二从动轴孔13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每个连接支架1的第一辅助轴孔10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每个连接支架1的第二辅助轴孔11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所述从动轴杆6的两端头封闭于最外侧两个连接支架1中;
[0020]每两个连接支架1之间,两端最外侧的第一从动轴孔12、第二从动轴孔13以及第一辅助轴孔10上的的从动轴杆6环套有同一个传动皮带2,所述传动皮带2的底部外壁与第一驱动轴杆4、第二驱动轴杆5相贴合;每两个连接支架1之间,两端最内侧的第一从动轴孔12、第二从动轴孔13以及第二辅助轴孔11上的的从动轴杆6环套有同一个辅助皮带3,所述辅助皮带3的顶部外壁与第二驱动轴杆5相贴合;所述第一驱动轴杆4、第二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转移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支架(1)、传动皮带(2)、辅助皮带(3)、第一驱动轴杆(4)、第二驱动轴杆(5)、从动轴杆(6)以及两个端头支架(7),所述连接支架(1)之间相平行共水平面设置,所述端头支架(7)平行连接在最外侧的两连接支架(1)上,所述连接支架(1)的中部左侧分别开设有贯通前后壁的第一轴孔(8)和第二轴孔(9),所述连接支架(1)在第二轴孔(9)的左上方、右下方分别开设有贯通前后壁的第一辅助轴孔(10)、第二辅助轴孔(11),所述连接支架(1)的左端由外至内开设有三个贯通前后壁且由高至低间隔分布的第一从动轴孔(12),所述连接支架(1)的右端由外至内开设有三个贯通前后壁且由高至低间隔分布的第二从动轴孔(13),所述第一驱动轴杆(4)嵌入在每一个连接支架(1)的第一轴孔(8)中,所述第二驱动轴杆(5)嵌入在每一个连接支架(1)的第二轴孔(9)中;每个连接支架(1)上相共轴的第一从动轴孔(12)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每个连接支架(1)上相共轴的第二从动轴孔(13)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每个连接支架(1)的第一辅助轴孔(10)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每个连接支架(1)的第二辅助轴孔(11)中均嵌入有同一个从动轴杆(6),所述从动轴杆(6)的两端头封闭于最外侧两个连接支架(1)中;每两个连接支架(1)之间,两端最外侧的第一从动轴孔(12)、第二从动轴孔(13)以及第一辅助轴孔(10)上的从动轴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葆森城市街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