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54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属于注塑机构技术领域,其包括料桶,所述料桶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套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卡接在第一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套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第一滑块的上表面。该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通过设置电机、第三齿轮、刮环、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齿板,本装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刮环对料桶内壁残留的残料进行清理,方便了对料桶内的清理过程,保证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保证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保证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机构
,具体为一种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0003]现有的注塑机使用的原材料原本是无色的,当需要加工出有色模具时,一般是将原料和色粉搅拌,搅拌均匀后料桶内会留下残留物,但料桶内的残料晾干后容易粘附在料桶的内壁,现有的清理方法一般是直接用干净的布进行擦拭,清理过程相对麻烦,影响了注塑机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机使用的原材料原本是无色的,当需要加工出有色模具时,一般是将原料和色粉搅拌,搅拌均匀后料桶内会留下残留物,但料桶内的残料晾干后容易粘附在料桶的内壁,现有的清理方法一般是直接用干净的布进行擦拭,清理过程相对麻烦,影响了注塑机构的实用性的问题。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壳体生产用具有清洗结构的注塑机构,包括料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三轴承(12),所述第三轴承(12)内套接有搅拌杆(20),所述搅拌杆(20)的顶端与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20)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三齿轮(2),所述第三齿轮(2)的外表面与第一齿轮(26)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6)卡接在第一转轴(2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转轴(22)套接在第一轴承(23)内,所述第一轴承(23)卡接在第一滑块(27)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滑块(27)设置在第一滑槽(29)内;所述第一滑槽(29)开设在料桶(1)的上表面,第一滑块(27)的背面与第一电动液压杆(28)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28)背面的一端与第一滑槽(29)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2)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锥齿轮(21)的外表面与第二锥齿轮(24)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24)卡接在第二转轴(5)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5)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的外表面与齿板(7)的正面相啮合,所述齿板(7)的背面与连接板(2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5)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内设置有第二滑块(10),两个所述第二滑块(10)的相背面分别与通孔(31)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通孔(31)开设在料桶(1)的上表面,所述齿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环(32),所述刮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路军张旗邹元华莫晓禹胡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庆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