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44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包括:壳体,壳体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换热单元,所述回风口设在壳体的一侧,送风口位于壳体的底部。它安装时无需风管的施工。的施工。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室内空调终端设备如风机盘管,风机盘管一般通过风管连接送风口和回风口,空气由回风口进入经风机盘管换热再通过送风口送出,从而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当时现有的这种风机盘管需要在室内的屋顶吊装风管,且由于送风口、回风口以及风管需要分离安装,使整个空调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长时间的安装过程,以及由于风机盘管均位于室内吊顶的上部不便于对于风机盘管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帘盒式对流器,其针对上述缺陷安装时无需风管的施工。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其包括:壳体,壳体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换热单元,所述回风口设在壳体的一侧,送风口位于壳体的底部。
[0005]所述壳体的长度大于其宽度。
[0006]所述送风口为长条形。
[0007]所述换热单元的一侧设有贯流风机。
[0008]所述送风口处设有送风格栅;或回风口处设有回风格栅;或送风口和回风口处均设有格栅。
[0009]所述回风口内侧设有空气过滤网。
[0010]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和内框,面板连接在内框外,换热单元位于内框中。
[0011]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包括顶板,顶板的两端连接端板,两端板间连接一侧连接侧底板,另一侧连接过滤网框。
[0012]所述面板包括前立面上扣板、下扣板和后立面扣板,前立面上扣板设在内框前侧的上部,下扣板的前段设在内框前侧的下部,且下扣板的后段设在内框的底部,后立面扣板设在内框后侧。
[0013]所述前立面上扣板和下扣板间设有回风口,后立面扣板和下扣板间设有送风口;或所述换热单元下设冷凝水盘;或冷凝水盘设有排水泵;或所述换热单元为翅片换热器;或壳体的顶部连接吊装连接装置;或所述壳体与建筑物前面的接触处设有装饰扣条;或一个以上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串联;或所述壳体内设一个以上的换热单元;壳体连接在室内开窗处的屋顶的下方。
[0014]本技术的回风口和送风口均位于壳体上,无需设置和安装风管故此安装简便。其次,设在壳体的一侧,位于壳体的底部且安装施工不受建筑室内装修的影响,只需预留进水和回收管路,以及安装预留位置即可,无需要在吊顶施工前进行本技术的安装。其次,壳体长度大于其宽度,且送风口为长条形,送风宽度大可在窗口或玻璃幕墙处形成一
道风幕,有效减低窗口或玻璃幕墙处的室内外空气对流。第三,一个以上本技术串联安装后整齐美观,无需再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去除壳体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去除端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左视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包括:壳体1,壳体1设有送风口2和长条形的回风口3,壳体1内设有一个换热单元4,换热单元4的一侧设有贯流风机5,换热单元4下设冷凝水盘6,换热单元4为翅片换热器。所述长条形的回风口3设在壳体1的一侧,送风口2位于壳体1的底部。
[0017]所述壳体1的长度大于其宽度,壳体1包括面板7和内框8,面板7连接在内框8外,换热单元4、贯流风机5和冷凝水盘6位于内框8中。内框8包括:顶板801,顶板801的两端连接端板802,两个端板802间一侧连接侧立板803。所述面板7包括前立面上扣板701、下扣板702和后立面扣板703,前立面上扣板701设在内框8前侧的上部,下扣板702的前段设在内框8前侧的下部,且下扣板702的后段设在内框8的底部,后立面扣板703设在内框后侧。前立面上扣板701和下扣板702间的缝隙形成回风口3,下扣板702和后立面扣板703间的缝隙形成送风口2。送风口2和回风口3处均设有格栅9。贯流风机5的出风口和壳体的送风口2连通,回风口3内侧的内框8上卡有空气过滤网10。冷凝水盘6位于端板802的内侧,端板802的外侧设有储水盘11,冷凝水盘6通过管路连通储水盘11,储水盘11内设有排水泵12的进水管,通过排水泵12将从冷凝水盘6中的汇入储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壳体1外。
[0018]为了遮盖壳体两侧与室内墙面在安装时产生的预留间隙,壳体与建筑物前面的接触处设有装U形的饰扣条13。
[0019]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当室内的宽度较大时可根据实际长度将一个以上的本技术串联在一起,比如两个本技术串联,保证各台设备安装的整齐性,为换热器的安装提供了便利。或采用与房屋跨度相同的壳体,在壳体内设一个以上的换热单元和贯流风机。或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包括顶板,顶板的两端连接端板,两端板间连接一侧连接侧底板,另一侧连接过滤网框。
[0020]如图6所示本技术在安装时,需要先通过连接板14将内框连接在窗口15处的房顶上,连接板14呈顺时针倒置的U形,连接板14的上部通过膨胀螺栓连接房顶,连接板14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顶板,然后再将前立面上扣板、下扣板、后立面扣板和格栅连接在内框上,且换热单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管路,管路中流过冷冻水或热水时与管外的空气换热,并通过贯流风机强制将经过换热单元的空气吹出送风口。
[0021]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本实施方式的多种修改对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实现。因此,凡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包括:壳体,壳体设有送风口和回风口,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设在壳体的一侧,送风口位于壳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长度大于其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为长条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的一侧设有贯流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口处设有送风格栅;或回风口处设有回风格栅;或送风口和回风口处均设有格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内侧设有空气过滤网。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和内框,面板连接在内框外,换热单元位于内框中。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和内框,面板连接在内框外,换热单元位于内框中。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面板和内框,面板连接在内框外,换热单元位于内框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包括顶板,顶板的两端连接端板,两端板间连接一侧连接侧底板,另一侧连接过滤网框。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包括顶板,顶板的两端连接端板,两端板间连接一侧连接侧底板,另一侧连接过滤网框。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包括顶板,顶板的两端连接端板,两端板间连接一侧连接侧底板,另一侧连接过滤网框。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前立面上扣板、下扣板和后立面扣板,前立面上扣板设在内框前侧的上部,下扣板的前段设在内框前侧的下部,且下扣板的后段设在内框的底部,后立面扣板设在内框后侧。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前立面上扣板、下扣板和后立面扣板,前立面上扣板设在内框前侧的上部,下扣板的前段设在内框前侧的下部,且下扣板的后段设在内框的底部,后立面扣板设在内框后侧。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面上扣板和下扣板间设有回风口,后立面扣板和下扣板间设有送风口。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面上扣板和下扣板间设有回风口,后立面扣板和下扣板间设有送风口。17.根据权利要求1、2、6、8、9、11、12、13、15或16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串联。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对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以上的一种窗
帘盒式对流器串联。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窗帘盒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瑞德郑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