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24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其壳体内设有加热器,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加热器进水口与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增压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出水口与增压泵进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管设有止回阀,加热器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电控系统与流量传感器电连接,电控系统控制连接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加热器,热水器进水口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具有自吸功能,从而能够实现主动进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器具有恒温功能,使用体验优异。使用体验优异。使用体验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时市面上的电热水器用于加热自来水,自来水由自身的水压流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即可以说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器是被动进水的。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器不能主动进水,例如当需要加热浴缸内的水时,由于浴缸内的水不能自行流入到电热水器并再流回到浴缸内,所以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器不能加热浴缸内的水,现有技术的电热水器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它能主动进水,适应性广。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 包括壳体、热水器进水口及热水器出水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有加热器进水口及加热器出水口,所述加热器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器出水口通过加热器出水管连接,其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所述自吸泵设有自吸泵进水口及自吸泵出水口,所述离心式增压泵设有增压泵进水口及增压泵出水口,所述加热器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通过增压泵进水管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口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所述自吸泵出水口与所述增压泵进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管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自吸泵运行形成的水流回流到所述热水器进水口的止回阀,所述加热器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电控系统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控系统控制连接所述自吸泵、所述离心式增压泵及所述加热器,所述热水器进水口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
[0006]优选地,所述热水器出水口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出水温度传感器。
[0007]优选地,所述增压泵进水管的内径大于所述自吸泵进水管的内径。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电控系统,加热器进水口与增压泵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增压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进水口与热水器进水口通过自吸泵进水管连接,自吸泵出水口与增压泵进水口通过自吸泵出水管连接,增压泵进水管设有用于防止自吸泵运行形成的水流回流到热水器进水口的止回阀,加热器进水管设有流量传感器,电控系统与流量传感器电连接,电控系统控制连接自吸泵、离心式增压泵及加热器,热水器进水口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电控系统电连接进水温度传感器;使本技术的电热水器能主动进水,从而本技术的电热水器能加热浴缸内的水,适应性广;通过设置进水温度传感器,使本
技术的电热水器应用于加热浴缸内的水体时能够实现恒温功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标号说明:1

壳体;2

加热器;201

加热器进水口;202

加热器出水口;3

加热器出水管;4

加热器进水管;5

自吸泵;501

自吸泵进水口;502

自吸泵出水口;6

自吸泵进水管;7

自吸泵出水管;8

热水器进水口;9

流量传感器;10

离心式增压泵;1001

增压泵进水口;1002

增压泵出水口;11

电控系统;12

热水器出水口;13

止回阀;14

增压泵进水管;15

进水温度传感器;16

出水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本技术的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 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分别形成有用于连接外部水管的螺纹。壳体1内设有加热器2,加热器2为现有技术,加热器2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加热器相同的技术,加热器2设有加热器进水口201及加热器出水口202,加热器出水口202与热水器出水口12通过加热器出水管3连接。
[0013]本技术的壳体1内设有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电控系统11,自吸泵5设有自吸泵进水口501及自吸泵出水口502,自吸泵5可以选用现有技术的直流电动隔膜泵,即自吸泵5可以设置在高于液面地方,且在与自吸泵进水口501连接的管道内有空气的情况下,自吸泵5依然可以实现抽水。离心式增压泵10设有增压泵进水口1001及增压泵出水口1002,离心式增压泵10为现有技术,由于离心式增压泵10属于离心泵,所以离心式增压泵10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且具有流量相对较大、效率较高的特点,但是离心泵在运行前需要使其泵腔和进水管道充满水。
[0014]如图1所示,加热器进水口201与增压泵出水口1002通过加热器进水管4连接,增压泵进水口1001与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增压泵进水管14连接,自吸泵进水口501与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自吸泵进水管6连接,自吸泵出水口502与增压泵进水口1001通过自吸泵出水管7连接,增压泵进水管14设有用于防止自吸泵5运行形成的水流回流到热水器进水口8的止回阀13,加热器进水管4设有流量传感器9,流量传感器9为现有技术,流量传感器9具体可以是霍尔效应式水流量传感器,此类流量传感器主要设有水流转子组件和霍尔元件,水流驱动水流转子转动,水流转子叶片上的永磁铁使霍尔元件产生与水流转子转速相应的电信号。电控系统11与流量传感器9电连接,电控系统11控制连接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加热器2,热水器进水口8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15,电控系统11电连接进水温度传感器15。
[0015]以下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热水器进水口8接上外部水管,与热水器进水口8连接的外部水管必须插入到浴缸的液面之下。热水器出水口12连接安装另一条外部水管,与热水器出水口12连接的外部水管的管口可以设在浴缸液面之上,只需要确保从热水器出水口12流出的水能流回到浴缸内。启动本技术的电热水器,电控系统11首先控制自吸泵5运转,自吸泵5将浴缸内的水抽上,水流充满了自吸泵进水管6、自吸泵出水管7、离心式增压泵10的泵腔及加热器进水管4,如图1所示,止回阀13阻止从自吸泵出水管7流向离
心式增压泵10的水流回流到热水器进水口8,当流量传感器9检测到的水流量达到离心式增压泵10的允许启动流量值时,电控系统11控制离心式增压泵10启动运转,电控系统11随即控制自吸泵5停止运转并开启加热器2,电控系统11停止自吸泵5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吸泵5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吸及恒温功能的电热水器, 包括壳体(1)、热水器进水口(8)及热水器出水口(12),所述壳体(1)内设有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设有加热器进水口(201)及加热器出水口(202),所述加热器出水口(202)与所述热水器出水口(12)通过加热器出水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自吸泵(5)、离心式增压泵(10)及电控系统(11),所述自吸泵(5)设有自吸泵进水口(501)及自吸泵出水口(502),所述离心式增压泵(10)设有增压泵进水口(1001)及增压泵出水口(1002),所述加热器进水口(201)与所述增压泵出水口(1002)通过加热器进水管(4)连接,所述增压泵进水口(1001)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增压泵进水管(14)连接,所述自吸泵进水口(501)与所述热水器进水口(8)通过自吸泵进水管(6)连接,所述自吸泵出水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敬强黄钜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嘉丽奇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