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06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射频通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针对现有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拓展性较差,无法根据需要调整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数量,适用性较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壳、伸缩盒、控制结构和若干个安装结构,所述伸缩盒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机壳滑动安装在伸缩盒内,所述机壳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控制结构与伸缩盒相连接,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若干个快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拓展性较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上的连接头数量,适用性较高,且安装连接头时十分便捷。便捷。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射频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射频同轴连接器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通过射频同轴连接器来连接传输线电气,射频同轴连接器时目前常用的一种连接器,经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921637198.9公开了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至少一排的快插式连接头,每个快插式连接头的一端端部具有凸包,每个快插式连接头的同侧端部设有4槽结构,然而现有的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拓展性较差,无法根据需要调整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数量,适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机壳、伸缩盒、控制结构和若干个安装结构,所述伸缩盒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机壳滑动安装在伸缩盒内,所述机壳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机壳上,所述控制结构与伸缩盒相连接,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若干个快插孔,若干个快插孔内均安装有连接头,若干个安装结构均设置在机壳上,所述安装结构与对应的连接头相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夹持杆、两个丝杆、两个带轮一、两个辅助轮、两个第一锥齿轮、两个控制杆、两个第二锥齿轮和两个带轮二,所述快插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控制槽,所述夹持杆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夹持杆均与连接头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杆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丝杆螺纹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槽内,所述带轮一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丝杆上,所述辅助轮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内,两个所述辅助轮均与射频同轴连接器相接触,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辅助轮上,所述控制杆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内,所述第二锥齿轮和带轮二均固定安装在控制杆上,所述带轮二与带轮一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06]具体的,所述控制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辅助转槽,所述丝杆和控制杆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辅助转槽内。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杆和控制杆在辅助转槽内转动,可以稳定其转动的位置。
[0008]具体的,所述夹持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控制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杆移动时带动滑块一起移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稳定夹持杆移动时的位置。
[0010]具体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辅助板、连接块、螺纹杆和调节轮,所述辅助板固定安装在伸缩盒的一侧内壁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在辅助板上,所述机壳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连接块滑动安装在移动槽内,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旋转孔内,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轮上,所述调节轮与机壳的一侧转动连接。
[0011]具体的,所述辅助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控制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旋转槽,所述固定块转动安装在旋转槽内。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轮发生转动时可带动固定块一起转动,固定块在旋转槽内进行转动,能提升辅助轮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3]具体的,两个所述夹持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防滑垫与连接头相接触。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可以提升夹持杆与连接头之间的防滑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的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可以根据实用需要调节机壳的使用尺寸,拓展性更好,调节起来省时省力。
[0017](2)本技术的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在安装时直接将连接头直接插入快插孔内,便可自动稳定连接头的位置,安装便捷。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壳;2、伸缩盒;3、快插孔;4、螺纹杆;5、调节轮;6、连接头;7、夹持杆;8、丝杆;9、带轮一;10、辅助轮;11、第一锥齿轮;12、控制杆;13、第二锥齿轮;14、带轮二;15、皮带;16、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3,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机壳1、伸缩盒2、控制结构和若干个安装结构,所述伸缩盒2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机壳1滑动安装在伸缩盒2内,所述机壳1
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机壳1上,所述控制结构与伸缩盒2相连接,所述机壳1上开设有若干个快插孔3,若干个快插孔3内均安装有连接头6,若干个安装结构均设置在机壳1上,所述安装结构与对应的连接头6相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夹持杆7、两个丝杆8、两个带轮一9、两个辅助轮10、两个第一锥齿轮11、两个控制杆12、两个第二锥齿轮13和两个带轮二14,所述快插孔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控制槽,所述夹持杆7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夹持杆7均与连接头6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杆7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丝杆8螺纹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槽内,所述带轮一9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丝杆8上,所述辅助轮10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内,两个所述辅助轮10均与射频同轴连接器相接触,所述第一锥齿轮11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辅助轮10上,所述控制杆12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内,所述第二锥齿轮13和带轮二14均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2上,所述带轮二14与带轮一9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5,所述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第二锥齿轮13带动控制杆12转动,控制杆12带动带轮二14转动,带轮二14通过皮带15带动带轮一9转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束快插漂移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伸缩盒(2)、控制结构和若干个安装结构,所述伸缩盒(2)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机壳(1)滑动安装在伸缩盒(2)内,所述机壳(1)的一侧为开口,所述控制结构设置在机壳(1)上,所述控制结构与伸缩盒(2)相连接,所述机壳(1)上开设有若干个快插孔(3),若干个快插孔(3)内均安装有连接头(6),若干个安装结构均设置在机壳(1)上,所述安装结构与对应的连接头(6)相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夹持杆(7)、两个丝杆(8)、两个带轮一(9)、两个辅助轮(10)、两个第一锥齿轮(11)、两个控制杆(12)、两个第二锥齿轮(13)和两个带轮二(14),所述快插孔(3)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控制槽,所述夹持杆(7)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夹持杆(7)均与连接头(6)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杆(7)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丝杆(8)螺纹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槽内,所述带轮一(9)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丝杆(8)上,所述辅助轮(10)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内,两个所述辅助轮(10)均与射频同轴连接器相接触,所述第一锥齿轮(11)固定安装在对应的辅助轮(10)上,所述控制杆(12)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控制槽内,所述第二锥齿轮(13)和带轮二(14)均固定安装在控制杆(12)上,所述带轮二(14)与带轮一(9)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15),所述第二锥齿轮(13)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吉利宋中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诚玥微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