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806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包括水冷热泵、制热蒸发器、冷媒铜管、水源连接管、循环水泵和深井地埋管,所述水冷热泵上设有氟侧进出接口和水侧进出接口,所述氟侧进出接口另一端连接有制热蒸发器,所述水侧进出接口连接有深井地埋管,主机换热通过地下水,没有风冷热泵的风机和排管翅片,无需安装大面积滤灰网,有利于降低设备体积,大大减少了谷物烘干作业时人工清洗更换滤网的麻烦;由于整个系统为分体设计,各部件相对较小,方便嵌入谷物烘干机的前后空当内,无需增加独立的热泵机房,方便传统烧油、烧煤的老旧粮食烘干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分体设计优势,使制热蒸发器避免长距离风管传输的热量损耗。发器避免长距离风管传输的热量损耗。发器避免长距离风管传输的热量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谷物烘干
,特别是涉及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谷物烘干机配套的电力热源装置均为风冷(空气能)热泵技术如图1所示,主要由一台大体积空气能热泵、热风抽吸管道、换热器排风管道和热泵四周大面积防尘滤网组成,一方面因为采用风冷式换热,四周大面积防尘滤网在烘干中心谷物灰尘弥散的环境中,特别容易积聚堵塞网眼,从而影响换热器效果,降低压缩机和蒸发器工作效率。设备工作期间,必需配备一专人不断进行更换清洗防尘滤网,大大增加人工成本和工作麻烦;
[0003]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空气能热泵技术,其风冷结构和换热原理导致成套设备体积庞大,需要在烘干中心专门建设独立的热泵机房,增加土建工程成本。同时,由于体积与传统烧油、烧煤等热源设备相差巨大,无法在目前市场上大量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烘干中心中推广改造;
[0004]因体积庞大,又是换热、蒸发器一体设计,因而现有风冷(空气能)热泵无法将热风出口靠近谷物烘干机安装,需要用十几米铁皮管连接导风,传送过程中致使大量热能衰减,影响烘干效率,以及因满足烘干温度而加大主机功率导致的能耗增加。
[0005]因此需要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既能解决传统风冷烘干设备中需要定期更换防尘滤网的问题,又能提供小体积、便安装和低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能耗高、设备体积大安装不方便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热泵和制热蒸发器,还包括深井地埋管,所述热泵为水冷热泵,所述水冷热泵上设有冷媒侧进出接口和水侧进出接口,所述冷媒侧进出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制热蒸发器,所述水侧进出接口分别通过水源连接管与深井地埋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侧进出接口与制热蒸发器之间通过冷媒铜管连接;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源连接管上还设有循环水泵;
[00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冷热泵邻近设置在谷物烘干机的一侧,所述制热蒸发器邻近设置在谷物烘干机相对的另一侧;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热蒸发器的热风出口与谷物烘干机连接;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深井地埋管为多组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与来水方向和回水方向的两根水源连接管连通;
[0013]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深井地埋管平行排列设在地下。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主机换热通过水冷,没有风冷热泵的风机和排管翅片,无需安装大面积滤灰网,有利于降低设备体积,同时大大减少了谷物烘干作业时人工清洗更换滤网的麻烦;
[0016]2.由于整个系统为分体设计,各部件相对较小,方便嵌入谷物烘干机的前后空当内,无需增加独立的热泵机房,方便传统烧油、烧煤的老旧粮食烘干中心进行升级改造;
[0017]3.分体设计优势,制热蒸发器可以更贴近谷物烘干机安装,产生热量可零距离传送进烘仓,避免长距离风管传输的热量损耗,使得应用本技术改进的供热装置更加节能,可以使用更小功率的水冷热泵主机,相比现有技术节约用电50%以上;
[0018]4.由于采用水冷热泵技术,利用深井地下水换热,快速提升了热泵主机的制热能力,实现稳定、高效、节能的谷物烘干机热源供给,杜绝了风冷热泵运行一段时间需要停机除霜的弊端,可以为谷物烘干机提供持续不断的热源。
附图说明
[0019]图1显示为现有的谷物烘干机风冷热泵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请参阅图2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请参阅图2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热泵2和制热蒸发器3,还包括深井地埋管7,所述热泵2为水冷热泵,所述水冷热泵上设有冷媒侧进出接口8和水侧进出接口9,所述冷媒侧进出接口8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制热蒸发器3,所述水侧进出接口9分别通过水源连接管5与深井地埋管7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冷媒侧进出接口 8与制热蒸发器3之间通过冷媒铜管4连接,所述水源连接管5上还设有循环水泵6;
[0025]所述水冷热泵邻近设置在谷物烘干机1的一侧,所述制热蒸发器3邻近设置在谷物烘干机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制热蒸发器3的热风出口与谷物烘干机1连接,所述深井地埋管7 为多组U型管,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与来水方向和回水方向的两根水源连接管5连通,所述深井地埋管7平行排列设在地下。
[0026]本技术工作过程为:当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时,水冷热泵工作产生高压高温冷媒,经过冷媒侧进出接口8上的冷媒铜管4导出至制热蒸发器3,制热蒸发器3紧贴谷物烘干机1 设置,之后水冷热泵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水,经水侧进出接口9通过水源连接管5,在循环水泵6的工作下,利用水冷热泵内的压缩机组件将冷水与深井地埋管7内的地下温水进行能量板换,利用深井地下水约18℃的自然温度,快速提升热泵主机的制热能力,从而生产出高温高压的制热冷媒,供给谷物烘干机1使用,进而实现高效节能的谷物烘干机热源供给。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主机换热通过水冷,没有风冷热泵的风机和排管翅片,无需安装大面积滤灰网,大大减少了谷物烘干作业时人工清洗更换滤网的麻烦;由于整个系统为分体设计,各部件相对较小,方便嵌入谷物烘干机的前后空当内,无需增加独立的热泵机房,方便传统烧油、烧煤的老旧粮食烘干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分体设计优势,制热蒸发器可以更贴近谷物烘干机安装,产生热量可零距离传送进烘仓,避免长距离风管传输的热量损耗,使得应用本技术改进的供热装置更加节能,可以使用更小功率的水冷热泵主机,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热泵和制热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深井地埋管,所述热泵为水冷热泵,所述水冷热泵上设有冷媒侧进出接口和水侧进出接口,所述冷媒侧进出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制热蒸发器,所述水侧进出接口分别通过水源连接管与深井地埋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侧进出接口与制热蒸发器之间通过冷媒铜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烘干防尘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连接管上还设有循环水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启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