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54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属于吸管弯管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料斗,料斗内部物料出口处设置有下料拨板,下料拨板通过拨板轴与料斗内壁相连接,下料拨板下方设置有毛刷,毛刷设置在料斗内部物料出口处一侧内壁上,料斗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下料辊,下料辊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等分吸管槽,下料辊右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实现了对吸管原料的下料计数功能,提高了料斗的工作效率,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属于吸管弯管设备

技术介绍
吸管,英文straw,或称饮管,是一条圆柱状,中空的塑胶制品,其主要功用是用来饮用杯子中饮料。吸管是运用大气压强原理,使用时对着吸管吸走部分空气,将造成管内压强变小,而为了平衡气压,大气压强将会迫使管内液体上升。停止吸气时,管内液体下降,压强便回到平衡。这就是吸管的奇妙原理与应用。塑胶技术后,因塑胶的柔韧性、美观性都胜于纸吸管,所以纸吸管便被五颜六色的塑胶吸管取代了。吸管的制作过程是把塑料熔融后,通过挤出模,就是所谓的口器,然后机器像注射器一样把塑料挤出(这个过程是连续的,机器上有一个螺杆,会以一定速度挤出),在塑料还软化的时候,送进机器,直接成型,后期再用机器进行切削,就成为我们所看到的一段一段的吸管了。在吸管注塑切削成型后,还需要对吸管进行弯管作业,而弯管作业中需要用到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现有的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无独立下料传动和计数功能,下料数量不稳定,无法计数,下料速度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无独立下料传动和计数功能,下料数量不稳定,无法计数,下料速度缓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包括:料斗,所述的料斗内部物料出口处设置有下料拨板,下料拨板通过拨板轴与料斗内壁相连接,下料拨板下方设置有毛刷,毛刷设置在料斗内部物料出口处一侧内壁上,料斗底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下方设置有下料辊,下料辊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等分吸管槽,下料辊右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吸管原料存储在料斗内部,进行下料作业时,料斗内部的拨板轴驱动下料拨板转动,下料拨板拨动料斗内部的吸管原料,在下料拨板的作用下吸管原料进入料斗底部的物料出口,物料出口侧壁上的毛刷圈转动对吸管原料进行整理防止其堆叠,吸管原料进入物料出口后经料斗底部的下料口逐个排出,同时料斗下方的下料辊转动,吸管原料经下料口落入下料辊外侧表面的等分吸管槽中,下料辊外侧表面的等分吸管槽设置有特定数量,便于对吸管原料进行计数,下料辊顺时针转动将吸管向右输送,弧形限位板设置在下料辊右侧,输送过程中吸管经下料辊的作用输送到下料辊与弧形限位板之间,弧形限位板对下料辊表面的吸管原料进行夹持限位,防止其掉落,然后通过下料辊的旋转将吸管原料输送至下料辊的最下端位置,吸管原料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吸管弯管设备的成型输送板。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斗外侧表面与拨板轴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拨板安装板,拨板轴连接拨板安装板,拨板安装板表面设置有夹块,夹块连接拨板轴,拨板安装板下方左侧设置有偏心轮,夹块一端通过传动杆连接偏心轮。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下料拨板进行下料作业时,偏心轮转动,偏心轮通过传动杆驱动夹块往复运动,夹块与拨板轴相连接,从而驱动拨板轴往复运动,通过拨板轴驱动下料拨板在料斗内部往复转动进行下料作业。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斗外侧表面与毛刷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大O型带轮,偏心轮连接小O型带轮,大O型带轮通过传动带与小O型带轮相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偏心轮转动时带动小O型带轮转动,小O型带轮通过传动带驱动大O型带轮转动,大O型带轮驱动毛刷转动,从而实现毛刷对吸管原料的整理。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小O型带轮和偏心轮同轴连接电机。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电机同时驱动小O型带轮和偏心轮转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斗下方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小同步带轮,下料辊一端连接大同步带轮,大同步带轮通过传动带与小同步带轮相连接。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下料辊运行时,驱动电机驱动小同步带轮转动,小同步带轮通过传动带驱动大同步带轮转动,大同步带轮驱动下料辊转动。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料斗底部两侧设置有料斗支座,料斗支座下方连接下料支撑座。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下料支撑座和料斗支座对料斗进行支撑,提高料斗的稳定性。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料斗内部设置了下料拨板,在料斗出口处内壁上设置了毛刷,通过下料拨板的往复作用使得吸管原料逐个进入料斗底部的出口中,并且通过在下料辊表面设置特定数量的等分吸管槽进行计数,同时通过毛刷的作用防止吸管原料在出口中堆积,有效实现了对吸管原料的下料计数功能,同时防止吸管原料在料斗内部堆积导致堵塞,有效提高了料斗的工作效率,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的下料拨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料斗;2、拨板安装板;3、夹块;4、传动杆;5、料斗支座;6、大O型带轮;7、弧形限位板;8、下料辊;9、大同步带轮;10、小同步带轮;11、下料支撑座;12、偏心轮;13、小O型带轮;14、下料口;15、下料拨板;16、驱动电机;17、毛刷;18、拨板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包括:料斗1,所述的料斗1内部物料出口处设置有下料拨板15,下料拨板15通过拨板轴18与料斗1内壁相连接,下料拨板15下方设置有毛刷17,毛刷17设置在料斗1内部物料出口处一侧内壁上,料斗1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4,下料口14下方设置有下料辊8,下料辊8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等分吸管槽,下料辊8右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7。所述的料斗1外侧表面与拨板轴18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拨板安装板2,拨板轴18连接拨板安装板2,拨板安装板2表面设置有夹块3,夹块3连接拨板轴18,拨板安装板2下方左侧设置有偏心轮12,夹块3一端通过传动杆4连接偏心轮12。所述的料斗1外侧表面与毛刷17位置对应处设置有大O型带轮6,偏心轮12连接小O型带轮13,大O型带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包括:料斗(1),所述的料斗(1)内部物料出口处设置有下料拨板(15),下料拨板(15)通过拨板轴(18)与料斗(1)内壁相连接,下料拨板(15)下方设置有毛刷(17),毛刷(17)设置在料斗(1)内部物料出口处一侧内壁上,料斗(1)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4),下料口(14)下方设置有下料辊(8),下料辊(8)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等分吸管槽,下料辊(8)右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包括:料斗(1),所述的料斗(1)内部物料出口处设置有下料拨板(15),下料拨板(15)通过拨板轴(18)与料斗(1)内壁相连接,下料拨板(15)下方设置有毛刷(17),毛刷(17)设置在料斗(1)内部物料出口处一侧内壁上,料斗(1)底部设置有下料口(14),下料口(14)下方设置有下料辊(8),下料辊(8)外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复数个等分吸管槽,下料辊(8)右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管弯管设备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1)外侧表面与拨板轴(18)位置对应处设置有拨板安装板(2),拨板轴(18)连接拨板安装板(2),拨板安装板(2)表面设置有夹块(3),夹块(3)连接拨板轴(18),拨板安装板(2)下方左侧设置有偏心轮(12),夹块(3)一端通过传动杆(4)连接偏心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启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