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媛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5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按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包括耐磨表皮、左腿包覆层和右腿包覆层,耐磨表皮的右侧固定有右腿包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耐磨表皮设置透气孔,装置能够通过耐磨表皮的透气孔提高透气性,避免患者在长时间佩带装置后腿部出现捂汗的情况,通过将外部电源与充电端口衔接的方式能够将按摩器进行通电,当按摩器在通电状态时通过按下启动开关的方式能够将按摩器通电启动进行振动,而按摩器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带动表面颗粒对患者双腿穴位进行按摩,且将电源从充电端口拔出能将按摩器断电,而按摩器在未通电的情况下不会进行振动可当做普通翻身器进行翻身。进行振动可当做普通翻身器进行翻身。进行振动可当做普通翻身器进行翻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按摩
,具体为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

技术介绍

[0002]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
[0003]但是现有的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进行翻转,从而当需要将患者进行翻身转体时不能及时根据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翻转,需要将装置拆下等患者翻身完成后再次进行佩带,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佩带完成后不能牢固的贴合患者两腿以及针对穴位进行按摩,当患者在翻身过程中装置容易从患者腿部脱落,而且装置佩带后容易对患者腿部造成一定的挤压感,造成患者产生不适,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进行翻转,从而当需要将患者进行翻身转体时不能及时根据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翻转,需要将装置拆下等患者翻身完成后再次进行佩带,不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佩带完成后不能牢固的贴合患者两腿以及针对穴位进行按摩,当患者在翻身过程中装置容易从患者腿部脱落,而且装置佩带后容易对患者腿部造成一定的挤压感,造成患者产生不适,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包括耐磨表皮、左腿包覆层和右腿包覆层,所述耐磨表皮的左侧固定有左腿包覆层,所述耐磨表皮的右侧固定有右腿包覆层;
[0007]所述耐磨表皮的中间固定有隔断层,所述耐磨表皮的一侧贴合有按摩器,所述耐磨表皮的内部中间镶嵌有内嵌板,所述内嵌板的上下两端表面均贴合有软垫,所述内嵌板的内部镶嵌有防水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表皮的表面设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圆形透气孔,且耐磨表皮的后端呈半圆弧状,所述耐磨表皮的前端左右两端均呈凹陷状。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断层的左右两侧均呈弧状,所述左腿包覆层和右腿包覆层的一侧均呈弧状,且左腿包覆层和右腿包覆层呈对称状,所述耐磨表皮的一侧分别设有充电端口以及启动开关,且按摩器与左腿包覆层、右腿包覆层以及隔断层内壁呈紧密贴合状,并且按摩器的表面呈颗粒状。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垫的前端设有贴合膜,且软垫呈双
层设置,所述软垫的内部设有呈交叉状填充的弹性硅胶,且软垫与内嵌板呈紧密贴合状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嵌板的内部呈空心状,所述内嵌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粘连片,且粘连片与贴合膜衔接,所述内嵌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加固线,且加固线的中间横向缝合有缝合线。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填充有弹性软垫,且防水层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密封层,所述防水层的表面与内嵌板的内壁呈紧密贴合状。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能灵活的进行翻转,从而当需要将患者进行翻身转体时能及时根据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翻转,不需要将装置拆下等患者翻身完成后再次进行佩带,有利于实际使用,且装置佩带完成后能牢固的贴合患者两腿以及针对穴位进行按摩,当患者在翻身过程中装置不容易从患者腿部脱落,而且装置佩带后不会对患者腿部造成挤压,避免患者产生不适,有利于实际使用。
[0014]1、通过耐磨表皮设置透气孔,装置能够通过耐磨表皮的透气孔提高透气性,避免患者在长时间佩带装置后腿部出现捂汗的情况,而且通过耐磨表皮的后端呈半圆弧状的设计,使得装置在进行翻转时能够快速进行翻转,省时省力,提高装置的灵活性,从而当需要将患者进行翻身转体时能及时根据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翻转,不需要将装置拆下等患者翻身完成后再次进行佩带。
[0015]2、通过设置隔断层、左腿包覆层、右腿包覆层以及按摩器,使得患者左右腿能够通过分别嵌入左腿包覆层、右腿包覆层的一侧进行佩带,并通过隔断层将双腿分隔,而且通过将外部电源与充电端口衔接的方式能够将按摩器进行通电,当按摩器在通电状态时通过按下启动开关的方式能够将按摩器通电启动进行振动,而按摩器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带动表面颗粒对患者双腿穴位进行按摩,且将电源从充电端口拔出能将按摩器断电,而按摩器在未通电的情况下不会进行振动可当做普通翻身器进行翻身,而且通过隔断层、左腿包覆层、右腿包覆层呈弧状的设计,使得装置更加贴合患者腿部弧度进行佩带,避免佩带后对患者腿部造成挤压,造成患者产生不适。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内嵌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耐磨表皮;101、透气孔;2、左腿包覆层;3、右腿包覆层;4、隔断层;5、按摩器;501、充电端口;502、启动开关;6、内嵌板;601、粘连片;602、加固线;603、缝合线;7、软垫;701、贴合膜;702、弹性硅胶;8、防水层;801、密封层;802、弹性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如图1

3所示,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包括耐磨表皮1、左腿包覆层2和右腿包覆层3,耐磨表皮1的左侧固定有左腿包覆层2,耐磨表皮1的右侧固定有右腿包覆层3;
[0023]耐磨表皮1的中间固定有隔断层4,耐磨表皮1的一侧贴合有按摩器5,耐磨表皮1的内部中间镶嵌有内嵌板6,内嵌板6的上下两端表面均贴合有软垫7,内嵌板6的内部镶嵌有防水层8。
[0024]其中,耐磨表皮1的表面设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圆形透气孔101,且耐磨表皮1的后端呈半圆弧状,耐磨表皮1的前端左右两端均呈凹陷状;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状置能够通过耐磨表皮1的透气孔101提高透气性,避免患者在长时间佩带装置后腿部出现捂汗的情况,而且通过耐磨表皮1的后端呈半圆弧状的设计,使得装置在进行翻转时能够快速进行翻转,省时省力,提高装置的灵活性,从而当需要将患者进行翻身转体时能及时根据患者的翻身角度进行翻转,不需要将装置拆下等患者翻身完成后再次进行佩带。
[0026]其中,隔断层4的左右两侧均呈弧状,左腿包覆层2和右腿包覆层3的一侧均呈弧状,且左腿包覆层2和右腿包覆层3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包括耐磨表皮(1)、左腿包覆层(2)和右腿包覆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表皮(1)的左侧固定有左腿包覆层(2),所述耐磨表皮(1)的右侧固定有右腿包覆层(3);所述耐磨表皮(1)的中间固定有隔断层(4),所述耐磨表皮(1)的一侧贴合有按摩器(5),所述耐磨表皮(1)的内部中间镶嵌有内嵌板(6),所述内嵌板(6)的上下两端表面均贴合有软垫(7),所述内嵌板(6)的内部镶嵌有防水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表皮(1)的表面设有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圆形透气孔(101),且耐磨表皮(1)的后端呈半圆弧状,所述耐磨表皮(1)的前端左右两端均呈凹陷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护理按摩功能的翻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层(4)的左右两侧均呈弧状,所述左腿包覆层(2)和右腿包覆层(3)的一侧均呈弧状,且左腿包覆层(2)和右腿包覆层(3)呈对称状,所述耐磨表皮(1)的一侧分别设有充电端口(50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张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