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34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包括钻头,钻头穿接在活塞上,活塞套接在液体套管内,液体套管内经工件和活塞封闭空腔内置水或切屑液,液体套管压接工件在密封的箱体内,所述活塞经连杆、偏心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钻头为内排屑钻头。其结构简单,加工便捷,能兼顾钻孔冷却、润滑以及高效排屑,有利于提高钻孔质量。有利于提高钻孔质量。有利于提高钻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如今的设计制造中,结构重量是衡量产品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为了提高产品的指标,设计人员在设计产品时,在满足其他性能指标的前提下,会尽可能的压缩结构尺寸以追求更轻的产品。尽管压缩结构尺寸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结构重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产品零件变小,而更小的零件意味着零件上各种特征的尺寸也会变得更小,对于传统机械加工来说,过小的零件特征都是加工中的难点。在零件的各种特征中,孔是较难加工的一种。由于孔本身的特殊结构,在加工中存在如排屑不畅、冷却润滑不及时等各种问题,这问题更是使得加工中出现孔内壁粗糙度差、孔轴线直线度差、孔横截面圆度差、孔直径尺寸精度差,孔定位尺寸精度差等各种问题,这也是零件质量问题的高发点。由于产品的各种限制,实际设计出的零件上的孔往往是各种难点的叠加。当前,国内外已经发展出了很多新的加工方法可以完成小孔的加工,如激光、电腐蚀、高能粒子束等加工方法,均可以比该孔直径更小、长径比更大的孔的加工。但这些加工方法均存在加工效率低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加工虽然没有新方法的加工能力强,无法完成许多有极端要求的特征的加工,但在加工成本和加工效率方面相比较于这些新方法却占有很大的优势。
[0003]传统机械加工经过长期发展,尽管绝大部分加工过程,如车、铣、刨等加工过程中都有了比较完善的排屑措施,日常加工中基本可以不用单独考虑排屑的问题。但在小孔的加工过程中,多数时候排屑不畅的问题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便捷,能兼顾钻孔冷却、润滑以及高效排屑,有利于提高钻孔质量的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包括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穿接在活塞上,活塞套接在液体套管内,液体套管内经工件和活塞封闭空腔内置水或切屑液,液体套管压接工件在密封的箱体内,所述活塞经连杆、偏心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钻头为内排屑钻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外箱体,外箱体上部开口且内腔容置工件,工件上压接中盖,中盖上经上盖压接套装在液体套管外的保护套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盖和/或液体套管经橡胶垫密封圈压接工件上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拉接复位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套管为有机玻璃套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调速电机。
[0011]由于活塞、有机玻璃套管、加工件组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因此在活塞随连杆的往
复运动中,当活塞向上运动时有机玻璃套管密闭空间内的压强减小,当压强减小至低于液体介质的饱和蒸气压时,便有气体析出,产生气泡,这些产生的气泡,随着加工钻头的高速运动,被吸入到加工形变区域。当活塞向下移动时,该密闭空间内的又压强增大,此时加工形变区域的气泡发生溃灭产生微射流对粘附在加工表面的钻削屑进行冲击,导致钻削屑与加工表面的连接处发生断裂,从而使得钻削屑随钻头的排屑孔顺利排出。在此过程中加工区域一直被淹没在空化介质中,因此空化介质也会对整个过程进行冷却。在加工结束后将加工钻头恢复原位并按照装配顺序进行拆卸,拆卸好后空化介质会被排出但可能会残留一部分钻削屑于小孔中,此时可以利用冲洗液冲洗掉小孔中残留的废屑,以防影响对小孔的后处理。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液体套管内置水或切屑液,无需持续射入水射流,直接可以利用管内容积交变产生的压力变化产生空化效应辅助钻削屑的剥离排出,既减少了设备投入,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还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采用有机玻璃液体套管作为液体介质外壁,有机玻璃其成本低较低、硬度高,表面光滑度较好,有效抑制气泡对于表面的粘附现象,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在活塞运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气密性;由电机经偏心轮、连杆带动活塞在液体套管内实现容积交变,对于大多数钻削而言,一般的调速点击即可满足装置所需的工作条件,对于排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电机的转速以增大容积交变的频率,提升钻削屑剥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上盖1、活塞2、有机玻璃套管3、保护套筒4、橡胶垫密封圈5、加工件6、底盖7、连杆8、偏心轮9、调速电机10、液体11、内排屑钻头12、中盖13、外箱14、固定件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所示: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包括上盖1、活塞2、有机玻璃套管3、保护套筒4、橡胶垫密封圈5、加工件6、底盖7、连杆8、偏心轮9、调速电机10、空化接至11、内排屑钻头12、中盖13、外箱14、固定件15。外箱14底部设置底盖7,外箱14内腔经固定件15固定加工件6,中盖经橡胶垫密封圈5压装加工件6上端面且螺纹旋接在外箱14朝上的开口中,中盖内套压装加工件上端面的有机玻璃套管3,有机玻璃套管3外套保护套筒4,保护套筒4经上盖压装并封装有机玻璃套管3上口,有机玻璃套管3内置活塞2且活塞与加工件间容置空化介质的液体11,活塞2上穿接对应加工件的内排屑钻头12,活塞和内排屑钻头均朝上接出上盖,活塞经连杆8连接偏心轮9,偏心轮由调速电机10驱动。
[0017]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性能,可在连杆8中部拉接复位弹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包括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穿接在活塞上,活塞套接在液体套管内,液体套管内经工件和活塞封闭空腔内置水或切屑液,液体套管压接工件在密封的箱体内,所述活塞经连杆、偏心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钻头为内排屑钻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积交变空化辅助小孔钻削排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箱体包括外箱体,外箱体上部开口且内腔容置工件,工件上压接中盖,中盖上经上盖压接套装在液体套管外的保护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印国伟薛沈伟李富柱蒋涛杨佳华陈靓
申请(专利权)人:海明江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