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33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汽装置、横向排汽管道、竖向排汽管道和空冷系统,横向排汽管道上连接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母管、喷雾支管和多个喷嘴,喷雾母管的一端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连通连接,喷雾支管的一端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喷雾母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喷雾支管的另一端,喷雾母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凝结水箱和除盐水箱,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侧壁的喷雾支管一端和喷嘴均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内,喷嘴布置在喷雾支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提高了电厂的生产能力,做到了除盐水零损耗,减少了对翅片零污染,对空冷岛底部主变设备等零威胁。设备等零威胁。设备等零威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属于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直接空冷系统(空冷岛)目前主要安装在北方火力发电厂,主要是用空气直接冷却汽轮机的排汽,空气与排汽之间进行热交换。直接空冷的凝汽器称为空冷凝汽器,由椭圆形扁平基管钎焊铝翅片的管束组成。直接空冷系统所需要的冷却空气,通常直接由机械通风方式供应。汽轮机排汽通过粗大的排汽管送到户外的空冷凝汽器内,轴流冷却风机使空气流过散热器外表面,使乏汽凝结为水进入热井,再经凝结水泵送入汽轮机的回热系统,随着空冷岛运行年限的增加,空冷岛整体性能下降严重,目前主要手段是安装喷雾系统及对既有空冷岛扩容改造。
[0003]对空冷岛扩容改造费用极高,对于目前火电厂年利用小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大部分电厂很难有资金改造。目前大部分电厂采用的方式都是为空冷岛安装一套水喷雾系统,这种系统是在空冷岛每个单元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水雾喷嘴,在夏季机组高负荷时在单元内进行喷雾降低机组背压。虽然安装此种系统可以降低机组背压,但是此套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喷雾系统必须采用大量除盐水,本系统使用水后无法有效回收,造成水资源浪费,与空冷岛节水的特点违背;2、在空冷岛内设置的喷嘴使用一段时间后磨损严重,无法形成水雾,而是水滴,最后喷洒在翅片上,长期使用后污染翅片;3、本系统需要在空冷岛各个单元内安装大量管道和喷嘴,系统安装维护复杂昂贵;4、喷雾形成的水落到空冷岛下方电厂主变上,极易造成变压器闪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本技术能够弥补空气环境温度升高对空冷岛散热能力的影响,有效改善空冷岛的散热效率,降低了夏季高温度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电厂的生产能力,还可以做到除盐水零损耗,对翅片零污染,对空冷岛底部主变设备等零威胁。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汽装置、横向排汽管道、竖向排汽管道和空冷系统,横向排汽管道上连接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母管、喷雾支管和多个喷嘴,喷雾母管的一端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连通连接,喷雾支管的一端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喷雾母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喷雾支管的另一端,喷雾母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凝结水箱和除盐水箱,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侧壁的喷雾支管一端和喷嘴均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内,喷嘴布置在喷雾支管上;能够弥补空气环境温度升高对空冷岛散热能力的影响,有效改善空冷岛的散热效率,降低了夏季高温度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电厂的生产能力,还可以做到除盐水零损耗,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侧壁的喷雾支管一端和喷嘴均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内,减少了水滴对翅片零污染,对空冷岛底部主变设备等零威胁。
[0006]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除盐水箱与喷雾支管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多级水泵,第一多级水泵与除盐水箱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进水手动球阀。
[0007]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第一多级水泵与喷雾支管之间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水止回阀、第一出水手动球阀、电动调节球阀和流量计,所述第一出水手动球阀与电动调节球阀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机组水泵排水管。
[0008]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喷雾支管包括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连通,第一管段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并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连接,第二管段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内,第二支管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内,第二管段与第二支管连接,第一管段与喷雾母管连接,第一管段上设置有支管手动球阀和支管电动球阀,支管电动球阀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之间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计压力检测点,第二管段远离第一管段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球阀,喷嘴等距间隔布置在第二支管上;设置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计压力检测点,实现对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保护,达到自动智能化要求,通过对空冷岛背压的监测,还可以自动完成投入喷嘴数量,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0009]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均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第一支管水平平行布置,相邻两根第二支管水平平行布置。
[0010]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喷雾母管还设置有备用管路,备用管路的一端连接于除盐水箱与第一进水手动球阀之间的管段上,备用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出水手动球阀与机组水泵排水管之间的管段上,备用管路依次设置有第二进水手动球阀、第二多级水泵、第二出水止回阀和第二出水手动球阀,第二进水手动球阀布置在靠近除盐水箱的一侧,第二出水手动球阀布置在靠近机组水泵排水管的一侧;当喷雾母管上第一多级水泵、第一进水手动球阀、第一出水止回阀和第一出水手动球阀任意一个发生故障时,可启用备用管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0011]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机组水泵排水管上设置有机组水泵排水手动球阀,机组水泵排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厂区回水管路。
[0012]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凝结水箱的一侧管道连接有热井。
[0013]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所述空冷系统包括多根蒸汽分配管道、多组冷却管束、多组风机组和支撑架,蒸汽分配管道的进口与竖向排汽管道的出口连接,蒸汽分配管道布置在冷却管束的上方并与冷却管束的顶部连接,相邻两组冷却管束的顶部呈人字形连接,风机组布置在相邻两组冷却管束之间的开口处并与与支撑架连接。
[0014]前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还包括现场控制系统,现场控制系统与电动调节球阀连接,现场控制系统与支管电动球阀连接,现场控制系统与流量传感器连接,现场控制系统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现场控制系统与温度计压力检测点连接;现场控制系统实现对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和保护,达到了自动智能化要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汽装置、横向排汽管道、竖向排汽管道和空冷系统,横向排汽管道上连接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喷雾母管、喷雾支管和多个喷嘴,喷雾母管的一端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连通连接,喷雾支管的一端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的侧壁,喷雾母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喷雾支管的另一端,喷雾母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凝结水箱和除盐水箱,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侧壁的喷雾支管一端和喷嘴均布置在横向排汽管
道内,喷嘴布置在喷雾支管上;能够弥补空气环境温度升高对空冷岛散热能力的影响,有效改善空冷岛的散热效率,降低了夏季高温度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电厂的生产能力,还可以做到除盐水零损耗,对空冷岛底部主变设备等零威胁,本技术能够弥补空气环境温度升高对空冷岛散热能力的影响,有效改善空冷岛的散热效率,降低了夏季高温度直接空冷机组空冷岛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电厂的生产能力。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降温性能优越的特点,在有效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降低了煤耗、水耗,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技术不受环境气候的影响,也不受空冷岛既有布置的影响,不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汽装置(1)、横向排汽管道(2)、竖向排汽管道(3)和空冷系统(4),横向排汽管道(2)上连接有喷雾装置(5),喷雾装置(5)包括喷雾母管(6)、喷雾支管(7)和多个喷嘴(8),喷雾母管(6)的一端与横向排汽管道(2)的侧壁连通连接,喷雾支管(7)的一端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2)的侧壁,喷雾母管(6)的另一端连接于喷雾支管(7)的另一端,喷雾母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凝结水箱(9)和除盐水箱(10),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2)侧壁的喷雾支管(7)一端和喷嘴(8)均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2)内,喷嘴(8)布置在喷雾支管(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盐水箱(10)与喷雾支管(7)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多级水泵(11),第一多级水泵(11)与除盐水箱(10)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进水手动球阀(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级水泵(11)与喷雾支管(7)之间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水止回阀(13)、第一出水手动球阀(14)、电动调节球阀(15)和流量计(16),所述第一出水手动球阀(14)与电动调节球阀(15)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机组水泵排水管(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支管(7)包括第一支管(18)和第二支管(19),第一支管(18)包括第一管段(20)和第二管段(21),第一管段(20)与第二管段(21)连通,第一管段(20)贯穿于横向排汽管道(2)的侧壁并与横向排汽管道(2)的侧壁连接,第二管段(21)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2)内,第二支管(19)布置在横向排汽管道(2)内,第二管段(21)与第二支管(19)连接,第一管段(20)与喷雾母管(6)连接,第一管段(20)上设置有支管手动球阀(22)和支管电动球阀(23),支管电动球阀(23)与横向排汽管道(2)的侧壁之间的管段上依次设置有流量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5)和温度计压力检测点(26),第二管段(21)远离第一管段(20)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球阀(27),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潘芸段佳奇胡立恺毕仕娅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