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327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包括空冷塔本体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底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柱、多块内部导风板和多块外部导风板,内部导风板与支撑柱连接,内部导风板和支撑柱均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内部,外部导风板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外部,相同一侧的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的布置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导风板可使塔内气流旋转控制在1/4圆周,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组合使用,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属于空冷塔导风


技术介绍

[0002]在中高速环境风工况下空冷塔侧面及背风面传热恶化,因此只有改善塔侧及背风侧的进风情况,减少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才能减少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本技术内部导风板可使塔内气流旋转控制在1/4圆周,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组合使用,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包括空冷塔本体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底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柱、多块内部导风板和多块外部导风板,内部导风板与支撑柱连接,内部导风板和支撑柱均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内部,外部导风板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外部,相同一侧的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的布置方向相同;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0005]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支撑柱布置在空冷塔本体内部的底部圆心处,内部导风板的一侧与支撑柱的外壁连接,内部导风板的另一侧与空冷塔本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缝隙,第一缝隙的长度为4

6m,外部导风板靠近空冷塔本体外壁的一侧与空冷塔本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缝隙,第二缝隙的长度为1

2m;第一缝隙为内部检修通道,第二缝隙为外侧环廊检修通道。
[0006]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内部导风板的高度。
[0007]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内部导风板设置有四块,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在环境风影响下,内部导风板有效提升了空冷塔通风量,使得空冷塔换热能力得到提升,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在无风或者微风工况下,内部导风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气流流入,减少空冷塔通风量,降低散热器换热性能,对空冷塔是一种负优化形式;在大风工况下,内部导风板改善了塔内流场,减少迎风侧对背风侧气流地挤压,避免了“穿堂风”现象产生,使得空气在塔内的流动更加顺畅,提高空冷塔通风量和热负荷,空冷塔的流动换热性能得到提高,且在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时尤为明显。
[0008]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外部导风板设置有四块,相邻两块外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在环境风影响下,外部导风板使空冷塔通风量有一定量增加,整
体通风量得到增强,对空冷塔冷却性能得到提升,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
[0009]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内部导风板为矩形板,内部导风板的高度为20

40m,内部导风板的长度为30

50m,内部导风板的高度和长度的比例为1:1.25

1:1.5;内部导风板的尺寸可随空冷塔的尺寸变化。
[0010]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外部导风板为矩形板,外部导风板的高度为20

40m,外部导风板的长度为10

15m,外部导风板的高度和长度的比例为1:2

1:2.5;外部导风板的尺寸可随空冷塔的尺寸变化。
[0011]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支撑柱采用钢管。
[0012]前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所述内部导风板包括第一角钢框架和第一木板,第一木板内嵌在第一角钢框架内,外部导风板包括第二角钢框架和第二木板,第二木板内嵌在第二角钢框架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空冷塔本体和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底部,导风装置包括支撑柱、多块内部导风板和多块外部导风板,内部导风板与支撑柱连接,内部导风板和支撑柱均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内部,外部导风板布置在空冷塔本体的外部,相同一侧的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的布置方向相同,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相邻两块外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本技术在无风或者较低风速工况下,空冷塔内部导风板基本都会对塔内气流流动产生一定阻碍作用,此时塔内通风量减少,空冷塔散热器换热性能有所降低;在大风工况下,内部导风板改善塔内流场,使得空气在塔内的流动更加顺畅,提高了三塔合一空冷塔通风量;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相邻两块外部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有效提升了空冷塔通风量,使得空冷塔换热能力得到提升,内部导风板有效提升了空冷塔通风量,使得空冷塔换热能力得到提升,削弱迎风面进塔空气对背风面进塔空气的挤压,增加背风面进风量,外部导风板使空冷塔通风量有一定量增加,整体通风量得到增强,对空冷塔冷却性能得到提升,外部导风板可使侧风面横向风的压制削弱,更多空气导入塔内,内部导风板和外部导风板组合使用,减少了侧风压制和优化塔内流动,减少了环境风对空冷塔传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中内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中方案1中内部导风板的安装角度;
[0017]图4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中无环境风工况下加内部导风板通风量变化;
[0018]图5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中4m/s风速工况下加内部导风板通风量变化;
[0019]图6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中10m/s风速工况下加内部导风板通风量变化;
[0020]图7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中16m/s风速工况下加内部导风板通风量变化;
[0021]图8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2中加入四块内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方案2在不同风速下通风量变化;
[0023]图10是本技术实验过程中方案1、方案2和本技术在不同风速下通风量变化;
[0024]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内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外部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

空冷塔本体,2

导风装置,3

支撑柱,4

内部导风板,5

外部导风板,6

第一缝隙,7

第二缝隙,8

第一角钢框架,9

第一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塔本体(1)和导风装置(2),导风装置(2)布置在空冷塔本体(1)的底部,导风装置(2)包括支撑柱(3)、多块内部导风板(4)和多块外部导风板(5),内部导风板(4)与支撑柱(3)连接,内部导风板(4)和支撑柱(3)均布置在空冷塔本体(1)的内部,外部导风板(5)布置在空冷塔本体(1)的外部,相同一侧的内部导风板(4)和外部导风板(5)的布置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布置在空冷塔本体(1)内部的底部圆心处,内部导风板(4)的一侧与支撑柱(3)的外壁连接,内部导风板(4)的另一侧与空冷塔本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缝隙(6),第一缝隙(6)的长度为4

6m,外部导风板(5)靠近空冷塔本体(1)外壁的一侧与空冷塔本体(1)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二缝隙(7),第二缝隙(7)的长度为1

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高度大于内部导风板(4)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导风装置的空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风板(4)设置有四块,相邻两块内部导风板(4)之间的夹角为90
°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狄凡程小营闫艳蕾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