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底炉下料溜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溜槽,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底炉下料溜槽。
技术介绍
[0002]转底炉因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的炉底而得名。转底炉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及其成功应用,为处理钢铁厂固废的处理提供了渠道,实现了钢铁企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下料溜槽位于转底炉本体的下方,是转底炉的附属装置,起到连接转底炉和回转冷却装置的作用。由于从转底炉出来的物料温度较高,下料溜槽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而且在物料从转底炉转移至回转冷却装置的过程中,下料溜槽的内壁与高温的物料接触,内壁的耐磨层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维修或者更换下料溜槽,严重影响转底炉的生产运行。另外,由于下料溜槽是切斜设置,因此下料溜槽可分为顶端和底端两部分,底端的内壁持续与高温物料接触,因此底端内壁的耐磨耐高温层使用寿命短,而顶端的内壁与高温物料不持续接触,顶端内壁的耐磨耐高温层平面固定在钢板下面,空间小、维修难度大,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由于下料溜槽的顶端与底端是一体设置,每次检修都要割口或拆卸,因此在更换下料溜槽耐火材料时,还能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转底炉(1)和冷却装置(2)的通道主体,所述通道主体包括拆卸连接的通道顶端(4)和通道底端(3),所述通道顶端(4)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耐火砖(9),所述通道底端(3)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耐磨陶瓷(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顶端(4)的内壁为弧形面,所述耐高温耐火砖(9)设置在通道顶端(4)的弧形的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底端(3)的内壁为滑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底端(3)的内壁平行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挡料条(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多个所述挡料条(15)采用耐高温耐磨陶瓷砖,位于下方的其余挡料条(15)采用耐高温耐磨耐火砖或耐高温耐磨陶瓷砖。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底炉下料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顶端(4)的两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外凸起部(13),所述外凸起部(13)向外水平设置有第一对接部(10),所述通道底端(3)两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内凸起部(6),所述通道底端(3)两侧向外水平设置有与第一对接部(10)配合的第二对接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心岭,何福礼,郭善春,田在富,高翔,王山峰,任勇军,林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曲江盛大冶金渣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