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25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Z轴上下组件,所述Z轴上下组件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顶部的一侧栓接有R轴旋转组件,所述R轴旋转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抓取组件;所述Z轴上下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顶部与壳体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Z轴上下组件、连接组件、R轴旋转组件,达到了便于对该装置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目的,相比人工操作,机器操作提高了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了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了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盒生产设备
,具体为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家居装修中,接线盒是电工辅料之一,起到保护电线和连接电线的作用,这个就是接线盒。
[0003]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接线盒自动安装设备,在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接线盒安装以简单手工作业为主,通过人工操作方式为主、制造方法落后,效率低,可靠性差,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光伏太阳能组件接线盒安装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提出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具备效率高,可靠性好和质量稳定的优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包括壳体和引线压倒机构,所述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Z轴上下组件,所述Z轴上下组件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顶部的一侧栓接有R轴旋转组件,所述R轴旋转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抓取组件;
[0006]所述Z轴上下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顶部与壳体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与壳体内腔的底部转动安装,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一侧与连接组件的一侧栓接;
[0007]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螺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远离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R轴旋转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
[0008]所述R轴旋转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台,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回转台的连接端传动连接,所述回转台的输出端与机械手抓取组件的顶部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滑动机构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栓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延伸至套筒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底座。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开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螺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滑动卡接。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槽贯穿壳体并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栓接,所述滑轨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一侧与安装板的一侧栓接,所述滑套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与连接杆的一侧栓接。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为L型设置,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三角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Z轴上下组件、连接组件、R轴旋转组件,达到了便于对该装置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目的,相比人工操作,机器操作提高了效率和生产质量;
[0017]2、本技术通过规正气缸、抓取气缸和线束撑开气缸的配合使用,对接线盒和线束进行夹取、定位和安装,解决了人工操作方式可靠性差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壳体的主视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滑套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套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的侧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引线压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壳体;2、Z轴上下组件;3、连接组件;4、R轴旋转组件;5、机械手抓取组件;6、第一伺服电机;7、螺杆;8、螺套;9、连接杆;10、滑动机构;11、安装板;12、第二伺服电机;13、回转台;14、第一固定板;15、第二固定板;16、安装块;17、套筒;18、滑杆;19、安装底座;20、第一限位槽;21、限位块;22、第二限位槽;23、滑轨;24、滑套;25、三角板;26、规正气缸;27、抓取气缸;28、线束撑开气缸;29、引线压倒机构;30、下压块;31、驱动气缸;32、外壳;33、拨爪;34、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包括壳体1和引线压倒机构29,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Z轴上下组件2,Z轴上下组件2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顶部的一侧栓接有R轴旋转组件4,R轴旋转组件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抓取组件5;
[0028]Z轴上下组件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伺服电机6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栓接,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杆7,螺杆7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的底
部转动安装,螺杆7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套8,螺套8的一侧与连接组件3的一侧栓接;
[0029]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杆9,壳体1的内腔且位于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开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0,螺套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20相适配的限位块21,限位块21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槽20的内腔滑动卡接,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槽20和限位块21,螺杆7在移动的同时带动限位块21在第一限位槽20内移动,用于对螺套8进行限定,防止螺杆7带动螺套8移动;
[0030]连接杆9的一端与螺套8的一侧固定安装,连接杆9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机构10,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9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22,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槽22贯穿壳体1并与第二限位槽22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槽22,用于方便连接杆9贯穿壳体1并对连接杆9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防止连接杆9发生偏移;
[0031]滑动机构10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R轴旋转组件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的顶部,滑动机构10包括滑轨23,滑轨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的表面栓接,滑轨2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滑套24,滑套24的一侧与安装板11的一侧栓接,滑套24远离安装板11的一侧与连接杆9的一侧栓接;
[0032]通过启动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包括壳体(1)和引线压倒机构(2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Z轴上下组件(2),所述Z轴上下组件(2)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顶部的一侧栓接有R轴旋转组件(4),所述R轴旋转组件(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械手抓取组件(5);所述Z轴上下组件(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6),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顶部与壳体(1)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螺杆(7),所述螺杆(7)的底部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安装,所述螺杆(7)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螺套(8),所述螺套(8)的一侧与连接组件(3)的一侧栓接;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螺套(8)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滑动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机构(10),所述滑动机构(10)远离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1),所述R轴旋转组件(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的顶部;所述R轴旋转组件(4)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安装板(1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台(13),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回转台(13)的连接端传动连接,所述回转台(13)的输出端与机械手抓取组件(5)的顶部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所述滑动机构(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14)和第二固定板(15)的表面栓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安装接线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海袁得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库瑞奇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