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13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包括灶台壳体、炉头、燃料泵及增压风机,所述炉头连接有增压壳体,所述增压风机将灶台壳体外的空气泵入增压壳体给炉头助燃,所述灶台壳体内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环绕设置于炉头及增压壳体外将使灶台壳体内腔与炉头及增压壳体隔开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罩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隔热罩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灶台壳体内还设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将灶台壳体外的空气抽入灶台壳体内腔的同时将部分空气吹往进气口并从隔热罩顶部与炉头之间排出;还包括第一测温头,所述第一测温头位于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内部温度,延长内部元器件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烫伤风险及火灾隐患的优点。火灾隐患的优点。火灾隐患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灶
,具体涉及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柴油灶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已经并不陌生,然而传统柴油灶在社会不断普及使用后,在实际运用当中,却呈现出了一些弊端,传统柴油灶无法控制空气的供给量以应对在不同海拔高度中进行使用,无法解决充分燃烧和使用时油烟和油烟气味问题。对于此点,需要解释的是,根据本领域柴油灶的不断使用,可发现在海拔高度较低的位置空气供给量较少时,柴油灶的使用相对稳定,在海拔高度较高的位置,空气供给量较多时,柴油灶的使用则相对稳定,由此可知,海拔高度的不同可导致柴油灶对空气供给量的需求也有所变化,此外需要给出的解释是,海拔高度可影响空气中氧气成分的稀薄程度。在本领域中,上述弊端依然未有合适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解决,因此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柴油灶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刻不容缓;针对该问题,专利权人于2019年11月8日申请了专利号为:ZL201922091845.7,专利名称为:一种车载脉冲式柴油灶,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0003]但是在市场推广及用户的反馈来看,该款柴油灶在使用时或使用后,容易发生灶台温度升高的情况,根据检测发现灶台温度的升高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0004]一:使用时灶台受炉头的炙烤;
[0005]二:使用完毕后高温炉头的余温炙烤;
[0006]三:用于给炉头助燃的风机发生故障停转、堵转转速过低、进风口受阻等情况下影响灶台内空气流动而造成的散热问题;<br/>[0007]以上问题导致灶台温度异常时,容易影响灶台内部的电气元件,加速内部元器件老化,产生不稳定因素,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内部温度,延长内部元器件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烫伤风险及火灾隐患的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
[0009]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包括灶台壳体、炉头,用于给炉头提供燃料的燃料泵及增压风机,所述炉头连接有增压壳体,所述增压风机将灶台壳体外的空气泵入增压壳体给炉头助燃,所述灶台壳体内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环绕设置于炉头及增压壳体外将使灶台壳体内腔与炉头及增压壳体隔开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罩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隔热罩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灶台壳体内还设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将灶台壳体外的空气抽入灶台壳体内腔的同时将部分空气吹往进气口并从隔热罩顶部与炉头之间排出;还包括第一测温头,所述第一测温头位于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
[0010]上述结构中,在炉头工作时,炉头及增压壳体均会出现高温,尤其是炉头温度极
高,因此设置隔热罩可使灶台壳体内腔与炉头、增压壳体隔开,并使炉头、增压壳体与隔热罩之间形成隔热腔,通过冷却风扇将外部空气抽入灶台壳体,同时将部分空气通过进气口吹入隔热腔并从隔热罩顶部排出,既实现了灶台壳体内腔的冷却,同时在隔热罩内形成空气流动带走隔热腔内的热空气,以此阻隔炉头、增压壳体的高温及热辐射传递至隔热罩后再传递至灶台壳体内腔,使灶台壳体内腔保持低温状态,有利于保证灶台壳体内腔元器件的工作可靠性,避免高温导致的老化,同时也能保证使用者的使用安全,进一步降低了火灾隐患,避免出现意外触碰高温的灶台壳体而发生烫伤;同时在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设置第一测温头,利用第一测温头来检测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阈值时切断燃料泵电源,停止给炉头燃料供给,待排查故障及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温度回归到设定阈值以下后才允许燃料泵重新启动,使避免冷却风扇故障或其它原因导致灶台壳体温度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压壳体上设有用于测量炉头温度的红外传感器及光传感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头设有第二测温头及点火塞。
[0013]上述结构中,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炉头内火焰从均气孔传递出来的亮光;第二测温头用于测量炉头内火焰的温度;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炉头高温所产生的红外线,利用红外线来确定炉头的温度;灶头燃烧时,因溢水、风吹,覆盖缺氧或其它不可预期因素熄灭时,通过第二测温头、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检测并进行交叉分析后,使燃料泵和点火塞停止工作,同时传导信号给增压风机及冷却风扇对炉头进行降温散热进入熄火保护程序;光传感器可在水滴到第二测温头导致第二测温头温度意外降低时来验证火焰是否依旧存在而不至根据第二测温头的低温信号而误触发停机;第二测温头及红外传感器交叉检测温度,可避免强光下火焰熄灭时光传感器无法检测火焰是否依旧存在的漏洞;红外传感器则能在火焰熄灭后,或者同时在水滴到第二测温头导致第二测温头温度意外降低时避免增压风机及冷却风扇过早停机,增压风机及冷却风扇的停机以红外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最低阈值为准;由于红外传感器测量炉头温度来检测火焰是否正常燃烧时,存在一定的温度传递惯性(温飘),因此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时需要结合光传感器及第二测温头进行交叉检测来保证可靠性。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燃料泵、增压风机、冷却风扇、第一测温头、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第二测温头及点火塞电连接的主控制器,所述燃料泵、主控制器位于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
[0015]上述结构中,主控制器用于收集第一测温头、第二测温头、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是否到达预设阈值来控制燃料泵、增压风机、冷却风扇、点火塞是否停止工作,当第一测温头测得温度超过设定阈值(85度)时,燃料泵、点火塞停止工作,增压风机、冷却风扇延时工作进行降温,当温度降至(70度)时,炉头可实现重新手动启动;第二测温头、红外传感器、光传感器交叉检测证明炉头属于意外熄火时,燃料泵、点火塞停止工作,增压风机、冷却风扇延时工作进行降温进入熄火保护程序。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台壳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主控制器电连接。
[0017]上述结构中,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燃料泵、增压风机工作,来调整火焰大小以及其它
燃烧参数。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传感器及光传感器位于增压壳体朝向进气口的一侧。
[0019]上述结构中,使低温空气能吹往红外传感器及光传感器,给红外传感器及光传感器降温,避免红外传感器及光传感器受热辐射影响而发生故障,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头顶部外壁设有锥口朝上设置的锥形散火罩,所述锥形散火罩外锥壁上设有与炉头外壁呈间隔设置,往增压壳体方向延伸的隔热套筒;所述隔热套筒位于隔热罩内并与隔热罩顶部之间形成散热出口。
[0021]上述结构中,隔热套筒可进一步阻隔炉头的热传递,使隔热罩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形散火罩大径端设有集热网。
[0023]上述结构中,集热网可稳定火焰,提升燃烧效率,使未完全燃烧的碳遇到被火焰烧红的集热网而发生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包括灶台壳体、炉头,用于给炉头提供燃料的燃料泵及增压风机,所述炉头连接有增压壳体,所述增压风机将灶台壳体外的空气泵入增压壳体给炉头助燃,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壳体内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环绕设置于炉头及增压壳体外将使灶台壳体内腔与炉头及增压壳体隔开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罩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隔热罩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灶台壳体内还设有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将灶台壳体外的空气抽入灶台壳体内腔的同时将部分空气吹往进气口并从隔热罩顶部与炉头之间排出;还包括第一测温头,所述第一测温头位于隔热罩外的灶台壳体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壳体上设有用于测量炉头温度的红外传感器及光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重防护脉冲式柴油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设有第二测温头及点火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重防护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鹏尤飞包剑王仲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