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01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包括墙体、房顶、旋转结构、保护结构,所述墙体的上端安装有房顶,所述房顶内部的两端安装有旋转结构,所述房顶的两侧安装有保护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有双轴电机、进气管、吸气扇、输气管、连接齿、单向阀,所述房顶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输气管转动,使得在进行使用时,可根据风向大小进行调节角度,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时提高通风效果,通过电动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支撑杆带动保护壳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在天下雨时,雨水不进入输气管内部,从而不影响通风效果,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各组成部分基于科学原理的材料选用及其做法。其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材料性质、受力情况、施工方法和建筑形象等要求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现代建筑在安全性、施工高效性、水密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建筑顶部的通风方面,更多的还是采用常规的开窗方式进行自然通风换气,也有的建筑自带通风换气结构。
[0003]现有的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在进行使用时,不能根据风向改变角度,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时降低通风效果,且在进行使用时天若下雨,使得雨水进入通风结构内部,从而影响通风效果,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包括墙体、房顶、旋转结构、保护结构,所述墙体的上端安装有房顶,所述房顶内部的两端安装有旋转结构,所述房顶的两侧安装有保护结构。
[0006]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有双轴电机、进气管、吸气扇、输气管、连接齿、单向阀,所述房顶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端安装有吸气扇,所述双轴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气管,且底端设置有连接齿,所述输气管内部的输入端安装有单向阀。
[0007]所述保护结构包括有电动机、转动杆、中心齿、支撑杆、保护壳,所述房顶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齿,所述转动杆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安装有保护壳。
[0008]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齿,且传动齿传动连接在连接齿的表面。
[0009]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房顶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房顶的两端设置有与保护壳相适配的开口,且房顶的顶端设置有与输气管相适配的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且转动齿传动连接中心齿的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滑块,且转动杆表面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
[0013]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支撑杆的底端,且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保护壳的外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输气管转动,使得在进行使用时,可根据风向大小进行调节角度,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时提高通风效果。
[0016]2、该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通过电动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支撑杆带动保护壳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在天下雨时,雨水不进入输气管内部,从而不影响通风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保护壳闭合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图中:1、墙体;2、房顶;3、旋转结构;301、双轴电机;302、进气管; 303、吸气扇;304、输气管;305、连接齿;306、单向阀;4、保护结构;401、电动机;402、转动杆;403、中心齿;404、支撑杆;405、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包括墙体1、房顶2、旋转结构3、保护结构4,其特征在于:墙体1 的上端安装有房顶2,房顶2的两端设置有与保护壳405相适配的开口,且房顶2的顶端设置有与输气管304相适配的通孔,房顶2内部的两端安装有旋转结构3,房顶2的两侧安装有保护结构4。
[0023]旋转结构3包括有双轴电机301、进气管302、吸气扇303、输气管304、连接齿305、单向阀306,房顶2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双轴电机301,双轴电机 301的动力输出端安装有传动齿,且传动齿传动连接在连接齿305的表面,双轴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302,进气管302的上端安装有吸气扇 303,双轴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气管304,通过双轴电机301带动输气管304转动,使得在进行使用时,可根据风向大小进行调节角度,从而使得在进行使用时提高通风效果,输气管304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房顶2 的内部,且底端设置有连接齿305,输气管304内部的输入端安装有单向阀 306。
[0024]保护结构4包括有电动机401、转动杆402、中心齿403、支撑杆404、保护壳405,房顶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动机401,电动机40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且转动齿传动连接中心齿403的表面,电动机401 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402,通过电动机401带动转动杆402转动,使得支撑杆 404带动保护壳405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在天下雨时,雨水不进入输气管304 内部,从而不影响通风效果,提高使用寿命,转动杆402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滑块,且转动杆402表面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转动杆40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齿403,转动杆40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404,滑块的上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支撑杆404的底端,且支撑杆404的上端通过铰接轴活动连接在保护壳405的外侧,支撑杆404的一端安装有保
护壳405。
[0025]工作原理:当使用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当根据风向调节输气管304,通过外接电源带动双轴电机301和吸气扇303启动,同时使得双轴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带动输气管304转动,继而使得输气管304进行转动,同时气流带动单向阀306打开,使得气流经输气管304进入进气管302内部,当天下雨时,通过外接电源带动电动机401启动,使得电动机401带动转动杆402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杆404带动保护壳405进行移动,从而使得保护壳405将输气管304上部的雨水进行格挡,从而使得在下雨时,雨水不进入输气管304内部,继而不影响通风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构造顶部通风结构,包括墙体(1)、房顶(2)、旋转结构(3)、保护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上端安装有房顶(2),所述房顶(2)内部的两端安装有旋转结构(3),所述房顶(2)的两侧安装有保护结构(4);所述旋转结构(3)包括有双轴电机(301)、进气管(302)、吸气扇(303)、输气管(304)、连接齿(305)、单向阀(306),所述房顶(2)内部的两侧安装有双轴电机(301),所述双轴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进气管(302),所述进气管(302)的上端安装有吸气扇(303),所述双轴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输气管(304),且底端设置有连接齿(305),所述输气管(304)内部的输入端安装有单向阀(306);所述保护结构(4)包括有电动机(401)、转动杆(402)、中心齿(403)、支撑杆(404)、保护壳(405),所述房顶(2)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电动机(401),所述电动机(401)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402),所述转动杆(40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中心齿(403),所述转动杆(402)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404),所述支撑杆(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澳帆智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