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压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89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压面机,其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压面辊组、上输送带及下输送带,下输送带的输入端对应压面辊组的输入端,压面辊组的输出端对应上输送带的输入端,上输送带的输出端位于下输送带的上方且处于下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上输送带的输送速度大于下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该压面机采用的是全自动压面,面团可以循环进行碾压混和,上下输送带采用差速设置,令到面团从上输送带传输至下输送带时形成一个面团堆叠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压面时更均匀,效果更好;此外,该压面机的整体外观规整,部件不多,体积小,易于存放、不占用地方。占用地方。占用地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压面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面机,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压面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压面机整体的规格比较大,在使用上较为占用空间,造成该原因主要是因为压面机的整体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压面机的机构部件过多造成。
[0003]为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压面机,该压面机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机件紧实、外形规整,整体的体积偏小,而且使用时采用的是全自动压面。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压面机,其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压面辊组、上输送带及下输送带,下输送带的输入端对应压面辊组的输入端,压面辊组的输出端对应上输送带的输入端,上输送带的输出端位于下输送带的上方且处于下输送带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上输送带的输送速度大于下输送带的输送速度。
[000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输送带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上设有收紧上输送带转动角度的紧固件。
[000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面辊组包括前压辊、后压辊和下压辊,机架位于每个压辊处均设有刮刀。
[000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位于压面辊组的两侧设置有塑料垫板。
[000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若干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拉杆,所述压面辊组、上输送带、下输送带均设于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
[0010]本技术同
技术介绍
相比存在的效果是:该压面机采用的是全自动压面,面团可以循环进行碾压混和,上下输送带采用差速设置,令到面团从上输送带传输至下输送带时形成一个面团堆叠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压面时更均匀,效果更好;此外,该压面机的整体外观规整,部件不多,体积小,易于存放、不占用地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全自动压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4]请参看附图1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压面机,其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
的压面辊组1、上输送带2及下输送带3,下输送带3的输入端对应压面辊组1的输入端,压面辊组1的输出端对应上输送带2的输入端,用户将面团放入到下输送带3后,依次传输后,从上输送带2上输出,上输送带2的输出端位于下输送带3的上方且处于下输送带3的输送路径上,面团从上输送带2输出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跌落到下输送到3,然后通过下输送带3再次输送到压面辊组1内重新进行压面,一直循环重复的自动化压面,可以减轻人工压力,提高压面效率,所述上输送带2的输送速度大于下输送带3的输送速度,由于上输送带2的输送速度较快,因此面团在滴落到下输送带3时,会形成面团堆叠,以堆叠的形式进行重复压面,可以确保面团可以充分碾压,并且各个部位之间可以打散后糅合,使压出来的面团更加的均匀、细腻。
[0015]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轮组,驱动轮组用于驱动压面辊组1、上输送带2以及下输送带3,通过在驱动轮组上设置齿数大小不一的传动齿轮驱动,可以实现压面辊组1的压面速率、以及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的输送速度,以此实现差速,所述上输送带2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上设有收紧上输送带2转动角度的紧固件,紧固件可以是螺丝紧固,通过拧松紧固件后,转动上输送带2使上输送带2与下输送带3形成不同角度的夹角,从而可以调整面团从上输送带2跌落到下输送带3时产生不同的堆叠效果,从而得出不同的压面效果,具体可以根据不同面料的面团作出调整,以迎合生产需求。
[0016]优选地,所述压面辊组包括前压辊4、后压辊5和下压辊6,机架位于每个压辊处均设有刮刀7,刮刀7可以将压辊上残留的面团刮起,以免面团粘结在压辊上,刮刀7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胶质材料制成,具有可以选用硅胶。
[0017]所述机架位于压面辊组1的两侧设置有塑料垫板8,塑料垫板8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避免压面辊组1的两侧直接与机架摩擦产生高温。所述机架包括左侧板9、右侧板10以及若干连接左侧板9和右侧板10的拉杆11,拉杆11可以收紧左侧板和右侧板,避免左侧板与右侧板发生变形,主要起到紧固作用,拉杆11上连接有螺母,通过调节螺母的松紧度从而调整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的间距,所述压面辊组1、上输送带2、下输送带3均设于左侧板9与右侧板10之间。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压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设于机架上的压面辊组(1)、上输送带(2)及下输送带(3),下输送带(3)的输入端对应压面辊组(1)的输入端,压面辊组(1)的输出端对应上输送带(2)的输入端,上输送带(2)的输出端位于下输送带(3)的上方且处于下输送带(3)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上输送带(2)的输送速度大于下输送带(3)的输送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压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输送带(2)与机架转动连接,机架上设有收紧上输送带(2)转动角度的紧固件。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俊凌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