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684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包括切条机、干化腔、顺次设置在干化腔内的振打高效滤尘器和污泥输送网带以及集尘输送带,循环风机、压缩机、膨胀阀、冷却塔、循环水泵、除湿腔、顺次设置在除湿腔内的表冷器和蒸发器以及冷凝器,干化腔顶部的循环空气出口连通除湿腔的顶部入口,除湿腔内的循环空气顺次串联经过表冷器、蒸发器、冷凝器的空气侧通道并连通循环风机入口,循环风机的出口与污泥输送网带下方的干化腔连通,循环水泵设置在冷却塔和表冷器之间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上,压缩机和膨胀阀分别设置在除湿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烘干温度稳定可控,除湿效果好,粉尘少,系统能耗低,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污泥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安全、规范化处理污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经过机械脱水后的污泥普遍含水率较高,有害物质及病毒、细菌较多,污泥性质不稳定,不利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在对其进行进一步焚烧等终端处置前,仍需要进行适当的干化脱水处理。
[0003]在现有的多种污泥干化技术中,污泥低温热泵干化技术具有烘干温度低,对污泥杀菌效果明显,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其特点是:热泵机组产生的热空气通过循环风机从底部进入干化腔对输送带上的湿污泥进行加热烘干并带走水分,随后潮湿的循环空气通过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冷凝析出水分,干循环空气重新被热泵机组的冷凝器加热,再经循环风机送入干化腔,依次循环。
[0004]但目前市场上的低温热泵干化机仍存在部分问题,如循环空气能量利用率低,系统能耗高,干化腔烘干温度不稳定导致设备报警或停机情况发生频繁,对潮湿的循环空气除湿效果差,影响污泥烘干效果,系统粉尘多,除尘效果不好,人工清理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循环空气能量,干化腔温度控制稳定,除湿效果好,系统粉尘可以有效清理。
[0006]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包括切条机、干化腔、设置在干化腔内的污泥输送网带、集尘输送带和振打高效滤尘器、循环风机、压缩机、膨胀阀、冷却塔、循环水泵、除湿腔、顺次设置在除湿腔内的表冷器、蒸发器、冷凝器,其中切条机的出口连通污泥输送网带,振打高效滤尘器设置在污泥输送网带上方,集尘输送带设置在污泥输送网带下方,干化腔顶部的循环空气出口连通除湿腔的顶部入口,除湿腔内的循环空气顺次串联经过表冷器、蒸发器、冷凝器的空气侧通道并连通循环风机入口,循环风机的出口与污泥输送网带下方的干化腔连通,循环水泵设置在冷却塔和表冷器之间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上,压缩机和膨胀阀分别设置在除湿腔外,压缩机入口连通蒸发器,出口连通冷凝器,膨胀阀的入口连通冷凝器,出口连通蒸发器。
[0007]切条机切下的污泥条可以均匀铺设在污泥输送网带上,顺次在干化腔内输送运行,同时由循环风机提供的干热空气从干化腔底部进入,对平铺在污泥输送网带上的污泥进行烘干处理,将污泥内部的水分蒸发带走,干污泥从干化腔排出,从输送网带孔隙落下的污泥颗粒可以被集尘输送带收集并向外输送集中,振打高效滤尘器可以将通过的循环空气中夹带的粉尘吸附过滤掉,并根据过滤效果实现振动打击,从而将滤网孔隙内的粉尘震落,减少人工操作,从干化腔进入除湿腔内的循环空气先通过表冷器用冷却水预冷降温,再通
过蒸发器冷却使携带的水蒸气冷凝析出,脱水后的干循环空气经过冷凝器升温加热后进入循环风机,送入干化腔内循环使用。表冷器和冷却塔内的循环冷却水通过循环水泵实现循环,可以有效的对循环空气进行预冷,即减少了后续热泵系统的能耗,又确保了预冷后空气温度的稳定,提高除湿效果。
[0008]还包括热管组件,热管组件由设置在所述表冷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的热管冷端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热管热端换热器、冷媒蒸汽循环管道和液态冷媒循环管道组成,所述除湿腔内的循环空气顺次串联经过表冷器、热管冷端换热器、蒸发器、热管热端换热器、冷凝器的空气侧通道,冷媒蒸汽循环管道分别连接热管冷端换热器和热管热端换热器的冷媒侧管道顶部进出口,液态冷媒循环管道分别连接热管冷端换热器和热管热端换热器的冷媒侧管道底部的进出口。热管冷端换热器和热管热端换热器之间通过冷媒循环,在热管冷端换热器内冷媒蒸发吸热,对经过表冷器预冷的循环空气进一步降温以便析出水分,减少蒸发器的能耗,在热管热端换热器内冷媒放热冷凝,对经过的循环干空气进行升温,减少后续冷凝器的能耗,冷媒可以利用重力和压力实现自循环,进一步降低整体能耗。
[0009]在所述集尘输送带的末端下方设有活动的集尘抽屉。便于将收集到的尘土回收处理,减少人工操作。
[0010]在所述干化腔上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方便观察确认集尘抽屉是否盛满,便于及时清理。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对系统内粉尘可以集中进行收集和清理,使用冷却水和热管组件稳定烘干温度,除湿效果好,提高能量利用率,系统能耗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热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1、切条机,2、干化腔,3、振打高效滤尘器,4、上层污泥输送网带,5、下层污泥输送网带,6、干泥出料口,7、观察窗,8、集尘抽屉,9、集尘输送带,10、集尘输送电机,11、循环风机,12、冷却塔,13、循环水泵,14、表冷器,15、热管冷端换热器,16、热管热端换热器,17、蒸发器,18、膨胀阀,19、压缩机,20、冷凝器,21、除湿腔,22、冷媒蒸汽循环管道,23、液态冷媒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
[0016]参阅图1

2,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包括切条机1、干化腔2、和除湿腔21、冷却塔12、循环水泵13、循环风机11、压缩机19、膨胀阀18,在干化腔2内从上至下顺次设有振打高效滤尘器3、污泥输送网带、集尘输送带9,其中污泥输送装置包括上层污泥输送网带4和下层污泥输送网带5,切条机1的出口连通上层污泥输送网带4,振打高效滤尘器3设置在上层污泥输送网带4上方,集尘输送带9设置在下层污泥输送网带5的下方,集尘输送带9通过集尘输送电机10控制运行,其末端下方设有活动的集尘抽屉8,可将集尘抽屉8从干化腔2内取出。干化腔2底部设有透明观察窗7。除湿腔21内顺次设有表冷器14、热管冷端换热器
15、蒸发器17、热管热端换热器16、冷凝器20,干化腔2顶部的循环空气出口连通除湿腔21的顶部入口,除湿腔21内的循环空气顺次串联经过表冷器14、热管冷端换热器15、蒸发器17、热管热端换热器16、冷凝器20的空气侧通道并连通循环风机11入口,循环风机11的出口与下层污泥输送网带5下方的干化腔2连通,循环水泵13设置在冷却塔12和表冷器14之间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上,压缩机19和膨胀阀18分别设置在除湿腔21外,可以减少循环空气中水汽产生的腐蚀作用。压缩机19入口连通蒸发器17,出口连通冷凝器20,膨胀阀18的入口连通冷凝器20,出口连通蒸发器17。热管冷端换热器15和热管热端换热器16之间的冷媒侧管道顶部进出口通过冷媒蒸汽循环管道22连通,热管冷端换热器15和热管热端换热器16之间的冷媒侧管道底部进出口通过液态冷媒循环管道23连接。
[0017]切条机1切下的污泥条可以均匀铺设在上层污泥输送网带4上,并顺次落入下层污泥输送网带5上,顺次在干化腔内输送运行,同时由循环风机提供的干热空气从干化腔2底部进入,对平铺在下层污泥输送网带5和上层污泥输送网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低温热泵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条机、干化腔、设置在干化腔内的污泥输送网带、集尘输送带和振打高效滤尘器、循环风机、压缩机、膨胀阀、冷却塔、循环水泵、除湿腔、顺次设置在除湿腔内的表冷器、蒸发器、冷凝器,其中切条机的出口连通污泥输送网带,振打高效滤尘器设置在污泥输送网带污泥输送网带上方,集尘输送带设置在污泥输送网带下方,干化腔顶部的循环空气出口连通除湿腔的顶部入口,除湿腔内的循环空气顺次串联经过表冷器、蒸发器、冷凝器的空气侧通道并连通循环风机入口,循环风机的出口与污泥输送网带下方的干化腔连通,循环水泵设置在冷却塔和表冷器之间的循环冷却水管路上,压缩机和膨胀阀分别设置在除湿腔外,压缩机入口连通蒸发器,出口连通冷凝器,膨胀阀的入口连通冷凝器,出口连通蒸发器。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新颖黄乾泽姚璐张文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