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曲线簧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72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双层曲线簧床垫,尤其涉及床垫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床垫人体工学分区固定且不明显的问题。包括:护框,护框的顶部设置有接触垫,护框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第一隔音层的顶部设置有护边,护边的内腔设置有下层弹簧,下层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上层弹簧,上层弹簧的顶部贯穿至护边的顶部,上层弹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音层,第二隔音层的顶部设置有热熔棉,热熔棉的顶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天然乳胶垫的顶部与接触垫的顶部接触。与原有的支撑方式相比,该装置可以通过不同高度、不同线经和不同软硬度的弹簧互相结合,打造出多点位立体的妥帖支撑,进而能提升软硬度对人体的匹配度。软硬度对人体的匹配度。软硬度对人体的匹配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曲线簧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床垫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双层曲线簧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床垫作为睡眠的平台,是与人体接触最密切、时间最长的夹具,床垫的主要功能是平衡地承托、分配躺卧时的身体压强,以获得健康的睡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知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睡眠也越来越重视。
[0003]目前现有的床垫,支撑软硬度贴合效果差,不能通过不同高度、不同线经和不同软硬度的弹簧互相结合,打造出多点位立体的妥帖支撑,进而不能提升软硬度对人体的匹配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层曲线簧床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软硬度贴合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双层曲线簧床垫,包括:护框,所述护框的顶部设置有接触垫,所述护框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顶部设置有护边,所述护边的内腔设置有下层弹簧,所述下层弹簧的底部设置有上层弹簧,所述上层弹簧的顶部贯穿至护边的顶部,所述上层弹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音层,所述第二隔音层的顶部设置有热熔棉,所述热熔棉的顶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所述天然乳胶垫的顶部与接触垫的顶部接触。
[0007]优选地,所述护边正面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护边的材质为高密度冷泡棉材料。
[0008]优选地,所述下层弹簧的线径为1.4mm,所述上层弹簧的线径为2.0mm。
[0009]优选地,所述下层弹簧的底部与上层弹簧的顶部均套接有布袋,且布袋的内侧通过缝合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接触垫的材质为针织材料,所述接触垫的内腔设置有抗菌防螨垫,所述抗菌防螨垫的底部设置有纳米竹炭海绵。
[0011]优选地,所述下层弹簧的顶部与上层弹簧的底部均为曲线型,所述下层弹簧的内腔设置有多个袖珍弹簧,且多个袖珍弹簧等距离分布在下层弹簧的内腔,所述下层弹簧与上层弹簧的排列数为30*36。
[0012]本技术提供的双层曲线簧床垫有益效果是:与原有的支撑方式相比,该装置可以通过不同高度、不同线经和不同软硬度的弹簧互相结合,打造出多点位立体的妥帖支撑,进而能提升软硬度对人体的匹配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双层曲线簧床垫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双层曲线簧床垫的护框结构爆炸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双层曲线簧床垫的接触垫结构爆炸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的排列示意图;
[0017]图中:1、护框;2、接触垫;3、第一隔音层;4、护边;5、下层弹簧;6、上层弹簧;7、第二隔音层;8、热熔棉;9、天然乳胶垫; 10、抗菌防螨垫;11、纳米竹炭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9]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0020]参见图1

4,双层曲线簧床垫,包括:护框1,护框1的顶部设置有接触垫2,护框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3,第一隔音层 3的顶部设置有护边4,护边4的内腔设置有下层弹簧5,下层弹簧5 的底部设置有上层弹簧6,上层弹簧6的顶部贯穿至护边4的顶部,上层弹簧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音层7,第二隔音层7的顶部设置有热熔棉8,热熔棉8的顶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9,天然乳胶垫9的顶部与接触垫2的顶部接触。
[0021]护边4正面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护边4的材质为高密度冷泡棉材料。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下层弹簧5和上层弹簧6,使下部弹簧能支撑,上部弹簧能缓冲,同时弹簧由不同线径、不同高度和不同软硬度使其构成曲线型,有效提高床垫与人体的承托力,进而使床体的软硬度与人体贴合。
[0023]下层弹簧5的线径为1.4mm,上层弹簧6的线径为2.0mm。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天然乳胶垫9,使乳胶的质地更均匀,增加床垫的透气性,同时使其手感更软糯,拉伸力更好,回弹力更佳。
[0025]下层弹簧5的底部与上层弹簧6的顶部均套接有布袋,且布袋的内侧通过缝合连接。
[0026]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纳米竹炭海绵11,有效增加床垫的净化能力,使其可以吸附杂尘微菌,帮助床垫防霉抗菌,净化睡眠环境。
[0027]接触垫2的材质为针织材料,接触垫2的内腔设置有抗菌防螨垫 10,抗菌防螨垫10的底部设置有纳米竹炭海绵11。
[002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护边4,对下层弹簧5和上层弹簧6起到了放置固定的作用,有效增加下层弹簧5和上层弹簧6的稳定性。
[0029]下层弹簧5的顶部与上层弹簧6的底部均为曲线型,下层弹簧5 的内腔设置有多个袖珍弹簧,且多个袖珍弹簧等距离分布在下层弹簧 5的内腔,下层弹簧5与上层弹簧6的排列数为30*36。
[0030]图4中浅色的表示上层弹簧,深色的表示下层弹簧。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抗菌防螨垫10,能够有效防止螨虫进入床垫内部,打造更加洁净的睡眠环境。
[0032]在使用时,使用者躺在接触垫2顶部,由于使用者自身重力向下挤压接触垫2,接触垫2挤压抗菌防螨垫10,通过抗菌防螨垫10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螨虫进入床垫内部,打造更加洁净的睡眠环境,抗菌防螨垫10挤压纳米竹炭海绵11,通过纳米竹炭海绵11的设置,有效增加床垫的净化能力,使其可以吸附杂尘微菌,帮助床垫防霉抗菌,净化睡眠环境,纳米竹炭海绵11挤压天然乳胶垫9,通过天然乳胶垫9的设置,使乳胶的质地更均匀,增加床垫的透气性,同时使其手感更软糯,拉伸力更好,回弹力更佳,天然乳胶垫9挤压热熔棉 8,热熔棉8挤压第二隔音层7,第二隔音层7挤压上层弹簧6,上层弹簧6对使用者向下挤压的力度进行缓冲,同时下层弹簧5向下挤压下层弹簧5,通过下层弹簧5和上层弹簧6的设置,由不同线径、不同高度和不同软硬度使其构成曲线型,有效提高床垫与人体的承托力,进而使床体的软硬度与人体贴合,在下层弹簧5在对上层弹簧6 进行支撑时,下层弹簧5挤压护边4,护边4挤压第一隔音层3,第一隔音层3挤压护框1,解决了现有的床垫,支撑软硬度差,不能通过不同高度、不同线经和不同软硬度的弹簧互相结合,打造出多点位立体的妥帖支撑,进而不能提升软硬度对人体的匹配度的问题。
[003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曲线簧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框(1),所述护框(1)的顶部设置有接触垫(2),所述护框(1)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3),所述第一隔音层(3)的顶部设置有护边(4),所述护边(4)的内腔设置有下层弹簧(5),所述下层弹簧(5)的底部设置有上层弹簧(6),所述上层弹簧(6)的顶部贯穿至护边(4)的顶部,所述上层弹簧(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隔音层(7),所述第二隔音层(7)的顶部设置有热熔棉(8),所述热熔棉(8)的顶部设置有天然乳胶垫(9),所述天然乳胶垫(9)的顶部与接触垫(2)的顶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曲线簧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边(4)正面的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护边(4)的材质为高密度冷泡棉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曲线簧床垫,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叶李勇陈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