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40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涉及皂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框,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表面顶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沉淀框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箱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漏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超声波发生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皂角原液在进行加工沉淀时,其不能达到高效的沉淀,且沉淀的效果不能达到要求,使得上清液中含有不少可沉淀的物质,降低了使用的效果的问题。低了使用的效果的问题。低了使用的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皂角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皂角是中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它生长旺盛,雌雄异株,喜光而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干旱,皂角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另外、皂角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皂角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0003]现有的皂角原液在进行加工沉淀时,其不能达到高效的沉淀,且沉淀的效果不能达到要求,使得上清液中含有不少可沉淀的物质,降低了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具备能够增加皂角原液的沉淀效果与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皂角原液在进行加工沉淀时,其不能达到高效的沉淀,且沉淀的效果不能达到要求,使得上清液中含有不少可沉淀的物质,降低了使用的效果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能够增加皂角原液的沉淀效果与效率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框,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表面顶部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沉淀框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箱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漏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置有超声波发生机构,所述沉淀框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横杆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收框,所述接收框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器,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一侧且位于接收框的上方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吸气端设置有吸气管,所述接收框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一侧设置有蝶阀。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框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处理孔,所述沉淀框的外表面一侧且位于处理孔的一侧设置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垫。
[0009]优选的,所述箱门的一侧通过合页与沉淀框的外表面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密封垫的材料为丁腈橡胶。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与沉淀框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横杆、超声波发生机构与加热器的数量均为两组。
[0011]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依次贯穿沉淀框的一侧与接收框的一侧,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顶部之间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吸气管的底端与接收框的顶部之间连通,所述排出管的顶端与接收框的底部之间连通。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采用的搅拌轴、超声波发生机构与加热器,实现能够增加皂角原液的沉淀效果与效率,在进行使用时,将需要进行沉淀的皂角原液从进料管放入沉淀框的内部,然后启动电动机,通过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搅拌杆与搅拌轴转动,在搅拌完成之后,打开电磁阀,使得原液通过漏斗进入到沉淀框的底部,在移动的过程中,启动超声波发生机构,产生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对原液进行震荡,使其沉淀物与原液能够分离,再启动加热器对其进行加热,使其在静置时能够更好的沉淀,在沉淀完成之后,启动真空泵,通过吸气管对于接收框的内部进行吸气,使其内部的气压降低,然后通过进液管与过滤器将上清液进行吸收,使其进入到接收框的内部,在需要使用时,打开蝶阀,通过排出管进行排放,然后当沉淀框底部的沉淀过多时,可以打开箱门对其进行处理,从而增加持续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中沉淀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沉淀框;2、电机箱;3、电动机;4、搅拌杆;5、搅拌轴;6、进料管;7、漏斗;8、电磁阀;9、横杆;10、超声波发生机构;11、加热器;12、接收框;13、进液管;14、过滤器;15、真空泵;16、吸气管;17、排出管;18、蝶阀;19、处理孔;20、合页;21、箱门;22、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实施例一,参照图1

2,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框1,沉淀框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电机箱2,电机箱2的内表面顶部设置有电动机3,电动机3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动机3的型号为Y80M2

1,电动机3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杆4,搅拌杆4的外壁设置有搅拌轴5,沉淀框1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箱2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6,沉淀框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漏斗7,漏斗7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8,沉淀框1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漏斗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杆9,横杆9的一端设置有超声波发生机构10,超声波发生机构10能够产生稳定波长的超声波,沉淀框1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横杆9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1,沉淀框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收框12,接收框12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13,进液管13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器14,沉淀框1的外表面一侧且位于接收框12的上方设置有真空泵15,真空泵15的型号为VAY8828,真空泵15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真空泵15的吸气端设置有吸气管16,接收框12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17,排出管17的一侧设置有蝶阀18。
[0022]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沉淀框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处理孔19,沉淀框1的外表面一侧且位于处理孔19的一侧设置有合页20,合页20的一侧设置有箱门21,箱门21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垫22,便于将沉淀物进行清理,增加持续使用的效果。
[0023]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箱门21的一侧通过合页20与沉淀框1的外表面一侧之间为转动连接,密封垫22的材料为丁腈橡胶,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0024]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料管6的底端与沉淀框1的顶部之间连通,横杆9、超声波发生机构10与加热器11的数量均为两组,实现良好的沉淀效果。
[0025]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液管13的一端依次贯穿沉淀框1的一侧与接收框12的一侧,进液管13的另一端与过滤器14的顶部之间连通。
[0026]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吸气管16的底端与接收框12的顶部之间连通,排出管17的顶端与接收框12的底部之间连通。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皂角原液高效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框(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电机箱(2),所述电机箱(2)的内表面顶部设置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轴设置有搅拌杆(4),所述搅拌杆(4)的外壁设置有搅拌轴(5),所述沉淀框(1)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箱(2)的两侧均设置有进料管(6),所述沉淀框(1)的内表面两侧之间设置有漏斗(7),所述漏斗(7)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阀(8),所述沉淀框(1)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漏斗(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横杆(9),所述横杆(9)的一端设置有超声波发生机构(10),所述沉淀框(1)的内表面一侧且位于横杆(9)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1),所述沉淀框(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接收框(12),所述接收框(12)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13),所述进液管(13)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器(14),所述沉淀框(1)的外表面一侧且位于接收框(12)的上方设置有真空泵(15),所述真空泵(15)的吸气端设置有吸气管(16),所述接收框(12)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17),所述排出管(17)的一侧设置有蝶阀(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飞张华伟吴志红李杨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菡艺日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