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1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包括:导光探条、光源组件和锁紧组件,导光探条为可导光的通体光纤,导光探条设置有入射端、出射端;光源组件设置于入射端;锁紧组件套设于导光探条的外周,锁紧组件用于将瘘管固定套设于导光探条上。导光探条的出射端从瘘口处插入瘘管内部,同时光源组件提供光源至入射端,光沿导光探条传送至出射端,从而术者在插管时可进行探查,并判断瘘管走行和需要切割的位置,在进行切割瘘管时,首先通过锁紧组件将导光探条和瘘管夹紧在一起,避免手术过程中导光探条与瘘管发生相对滑动,使得导光探条可持续辅助术者判断瘘管切割位置,使得瘘管的切割更加快速和完全。的切割更加快速和完全。的切割更加快速和完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瘘管探测的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耳鼻医疗病例中,耳前瘘管和鳃裂瘘管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常引起细菌感染和脓肿,需要手术完整切除,一旦残留则会复发且手术难度倍增,加重患者痛苦,且由于瘘管细小、走行深且弯曲、位置多变、颜色与周围组织相近且被周围组织紧密包裹,所以术中常难以准确判断瘘管走行,难以保证瘘管的完整切除;目前,临床上探测瘘管使用的三种方式具有以下不足:金属探条方式由于材质硬度较高难弯折无法对细小和走行弯曲的瘘管进行探测,且探测后需取出无法用于术中持续指引,染色剂染色方式会污染术腔导致术野结构层次不清,且可视度不明显,存在较大的切破瘘管的风险,显微镜辅助方式设备要求过高一般的医院不具备此条件,并且耗时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包括:导光探条、光源组件和锁紧组件,导光探条为可导光并通体发光的光纤,所述导光探条设置有入射端、出射端;光源组件设置于入射端;锁紧组件套设于导光探条的外周,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瘘管固定套设于导光探条上。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导光探条的出射端从瘘口处插入瘘管内部,同时光源组件提供光源至入射端,光沿导光探条传送,从导管探条四周及出射端射出,从而判断出瘘管走行和需要切割的位置,在进行切割瘘管时,首先通过锁紧组件将导光探条和瘘管夹紧在一起,避免手术过程中导光探条与瘘管发生相对滑动,使得导光探条可持续辅助术者判断瘘管切割位置,使得瘘管的切割更加快速和完全,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和效率,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有效减少了术中污染和术后复发。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射端设置有半球形的探头。
[0008]在导光探条插入瘘管的过程中,瘘管走行发生变化或细小处,半球形的探头易于导向,使得导光探条的插入更为舒畅。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探条的外周套有遮光套。
[0010]导光探条伸入到瘘管后,导光探条会有外露部分,这时可套上遮光套,避免光从导光探条外露的部分散发,影响术野和操作,这也提高出射端的照射效果。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射端连接有设置有安装腔的安装体,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
[0012]在使用时,光源组件安装于安装腔,一来可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术中的液体对光源组件造成损坏,二来也起到防漏电作用,提高瘘管探条使用的安全性。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照明灯、开关、电池,所述照明灯、开关、电池串联连接。
[0014]在使用时,将照明灯、开关、电池串联连接,通过开关来控制照明灯的通电和断电,并且通过电池进行供电,可不需外接电源即可使用,使术者操作更为方便,便于携带。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灯用于提供蓝色光或绿色光。
[0016]绿色光与周边组织反差大,且波长相对较长,有利于穿透组织,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蓝色光配合亚甲蓝染色法一起使用时,由于瘘管壁被染成了蓝色,此时蓝色光x源更易透壁而出,起到比单纯使用亚甲蓝染色更好的提示作用。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固定夹和软胶套,所述软胶套套设于固定夹的外壁上。
[0018]在导光探条伸入至瘘管内的设定深度后,在瘘口处通过固定夹把导光探条与瘘管夹紧在一起,具体地,就是把固定夹夹持在瘘口处的外周壁上,从而可避免手术过程中导光探条与瘘管发生相对的滑动。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具有第一铰接端和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夹体具有第二铰接端和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一铰接端与第二铰接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与第二自由端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
[0020]在使用时,导光探条被夹紧于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并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进行锁紧,使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之间产生夹紧力。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体设置有第一夹槽,所述第二夹体设置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一夹槽与第二夹槽相对设置,所述软胶套设置有设置于所述第一自由端的第一夹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自由端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
[0022]第一夹槽与第二夹槽对应设置形成用于夹持导光探条和瘘管的夹持间隙,进一步增加夹紧时的稳定性;同时,在夹紧导光探条与瘘管的相对位置时,软胶套上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可夹持耳道的皮肤,这时可固定好导光探条、瘘管与耳道之间相对位置,便于术者的操作。并且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还可用于跟瘘管周围要切掉的那部分皮肤缝合或通过血管钳等手术器械夹持在一起的。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夹体上的第一卡扣、设置于第二夹体上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可与所述第二卡扣卡合连接。
[0024]通过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的卡合来实现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的夹紧,对于不同瘘管的长度,可快速脱开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调整固定夹的位置,提高对固定夹操作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瘘管探条,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锁紧组件,其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31]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参照图1~图2,本技术的柔性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作出如下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导光探条(100),其为可导光的通体光纤,所述导光探条(100)设置有入射端、出射端,并可通体发光;光源组件,其设置于入射端;锁紧组件(130),其套设于导光探条(100)的外周,所述锁紧组件(130)用于将瘘管固定套设于导光探条(1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射端设置有半球形的探头(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探条(100)的外周套有遮光套(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端连接有设置有安装腔的安装体(150),所述光源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照明灯(141)、开关(143)、电池(142),所述照明灯(141)、开关(143)、电池(142)串联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141)用于提供蓝色光或绿色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可通体发光的瘘管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日雷虞幼军陈俊明周晓娓杨芳叶海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