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573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9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混凝土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耐根刺穿保护层、第一蓄水层、第一机械通风层、结构支撑层、疏水层、过滤层、第二蓄水层、土壤层、第二机械通风层和植被层;第一蓄水层通过土壤灌溉管与土壤层连接;第一蓄水层内设置有与土壤灌溉管相连接的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降低由屋面向室内传递的热量。降低由屋面向室内传递的热量。降低由屋面向室内传递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隔热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建筑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和室外空气温度上升,最终导致室内空调能耗以及建筑能耗的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扩张造成建筑用电量的增加,进而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由于城市下垫面由原来的绿地变成了混凝土和沥青下垫面,一方面下垫面的透水性降低,蓄排水功能下降,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增加了困难,频发城市内涝会严重影响城市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下垫面的蓄热能力弱,白天向四周反射长波辐射,被建筑与周边环境吸收,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0003]为避免这样的环境问题继续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的国家战略方针渗透进各行各业,其中,加强雨水管理利用、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源能耗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行业内的较好体现。绿色种植屋面、蓄水屋面和通风屋面等作为建筑行业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几种代表性方式,成本低廉,隔热性能突出,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0004]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发现以下问题:1、对于种植屋面而言,其所需土壤厚度较高且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传热热阻较大,隔热性能较好,但当所需厚度低于120mm时,绿色屋面的热稳定性差,隔热性能较差,并且种植屋面水源一般采用城市用水作为水源,灌溉难度较大,成本较高;2、对于蓄水屋面而言,水的比热较大,其日间蓄热量大,同时蒸发量也高,需要频繁补水,但到了夜间,由于室内温度降低明显,容易出现蓄水屋面向室内反向传热的现象,这样反而增加了室内的夜间冷负荷,另外,蓄水屋面还存在不能上人的问题,使得屋面空间利用不足;3、通风屋面具有热稳定性差,降温效果不明显等特点,要想利用自然通风带走热量,需要营造条件,引导自然风与屋面发生热交换,这不仅对室外空气流速要求较高,还对屋面表面结构、尺寸、规格和倾斜程度等有一定设计要求,如屋面的长度不宜过大、进出风口尺寸应增大、通风层内表面应尽可能光滑少阻等。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使得能够有效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降低由屋面向室内传递的热量。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混凝土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耐根刺穿保护层、第一蓄水层、第一机械通风层、结构支撑层、疏水层、过滤层、第二蓄水层、土壤层、第二机械通风层和植被层;
[0007]所述第一蓄水层通过土壤灌溉管与所述土壤层连接;
[0008]所述第一蓄水层内设置有与所述土壤灌溉管相连接的水泵。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蓄水层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蓄水层内补水的给水管;
[0010]所述第一蓄水层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蓄水层内的水积满溢出的溢流管。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机械通风层和所述第二机械通风层均包括排风机和与所述排风机连接的通风管道;
[0012]所述通风管道为薄壁多孔结构。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蓄水层底部铺设有细沙。
[0014]可选地,所述耐根刺穿保护层为混凝土砂浆。
[0015]可选地,所述疏水层为排水板。
[0016]可选地,所述过滤层的材质为土工布或无纺布。
[0017]可选地,所述结构支撑层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第一蓄水层上。
[0018]可选地,所述结构支撑层为玻璃钢格栅;
[0019]所述支撑柱为混凝土柱。
[0020]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植被层上的太阳能光伏系统;
[0021]所述太阳能光伏系统分别与所述排风机和所述水泵电连接。
[002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屋面隔热系统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混凝土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耐根刺穿保护层、第一蓄水层、第一机械通风层、结构支撑层、疏水层、过滤层、第二蓄水层、土壤层、第二机械通风层和植被层。通过在土壤层上设置植被层,可以有效减少土壤层表面的太阳辐射,使土壤层表面温度低于其他屋面表面温度,有效降低由土壤层向下传递的热量;设置有第一机械通风层和第二机械通风层,分别对第一蓄水层和土壤层进行散热,可以增强热质交换过程,增大空气流速、对流传热系数及传质系数,加快水分蒸发,以带走土壤层和第一蓄水层表面的热量,进一步降低热传导;第一蓄水层通过土壤灌溉管与土壤层连接,在对植被层进行灌溉的同时,使土壤层含湿量维持在较高值,这样土壤层中水分的蒸发便可带走部分热量,另外,由于空气的比热较小,热导率较低,故而维持土壤层较高的含湿量可弱化土壤层孔隙中的气体移动和降低土壤层的导热系数,从而减少土壤层向结构支撑层和第一蓄水层传递的热量;利用第一蓄水层进行隔热,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每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较大,蓄热能力较强,同时,由于表面水分的蒸发会带走了部分热量,进而降低剩余水分的水温,从而降低传入室内的热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细节放大图;
[0025]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细节放大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7]1‑
混凝土结构层,2

找平层,3

防水层,4

耐根刺穿保护层,5

水泵,6

支撑柱,7

第一蓄水层,8

溢流管,9

第一机械通风层,10

给水管,11

结构支撑层,12

疏水层,13

过滤层,14

第二蓄水层,15

土壤灌溉管,16

土壤层,17

第二机械通风层,18

植被层,19

太阳能光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混凝土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耐根刺穿保护层、第一蓄水层、第一机械通风层、结构支撑层、疏水层、过滤层、第二蓄水层、土壤层、第二机械通风层和植被层;所述第一蓄水层通过土壤灌溉管与所述土壤层连接;所述第一蓄水层内设置有与所述土壤灌溉管相连接的水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层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第一蓄水层内补水的给水管;所述第一蓄水层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第一蓄水层内的水积满溢出的溢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通风层和所述第二机械通风层均包括排风机和与所述排风机连接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为薄壁多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建筑复合式屋面隔热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毅杨晚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